游戏瘾也属精神分裂症?

3873℃ AMBER

游戏瘾也属精神分裂症?

网络游戏成瘾等于精神病吗?

“精神病”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个人认为广义的“精神病”指的是所有精神疾病,而狭义的概念应该是局限在“精神分裂症”这一感念中。而网络成瘾,它是一种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习惯”,这只是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有过渡偏好于网络游戏而已,这仅仅只是一种由于没有自制力或自制力弱的人沉迷而产生的一种状态罢了!精神病是一种没有正常思维能力或行为能力的一类人,网络成瘾它只是一种“恶习”,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当然这种“恶习”没有控制,它的终点也可能演化成精神病,但仅仅是可能,它们之间有质变和量变的区别!

网瘾属于精神类疾病么?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至少出现过三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2006年8月陶宏开提出的标准;2008年1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由陶然制定的标准;以及随后由杨永信自己拟定的标准。对于市场而言,谁制定的标准获得了认可,谁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谁就获得了所谓的“power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money”只是随后的题中应有之义。

  而近日,美国精神病协会首次将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本周末正式出版的“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部分中的网络游戏成瘾。这标志着中国人制定的标准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诊断领域被国际认可,填补了非物质成瘾领域的空白,确立了一个新病种。这次出版是DSM近20年来的第一次重大更新。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委支持下于2006年正式成立的。成立以来,帮助“问题少年”5500余人,免费咨询5.5万人次,绝大部分学员重返课堂,回归社会,解决了近万个家庭的困苦。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在网络游戏成瘾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SM-5中的网络游戏成瘾一共九条诊断标准,全部来自陶然教授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八条症状标准加一条严重程度标准。包括:

  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

  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4.难以停止上网

  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

  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

  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DSM-5,将为更多的青少年尽早的提供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网瘾会导致精神分裂吗

精神分裂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病因比较复杂,精神分裂症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出现障碍,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和的不协调,脱离现实等为主要的特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可有注意、工作记忆、抽象思维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认知功能损害。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生精神活动衰退和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呈多样化,有遗传因素、性格因素、内分泌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

网瘾是有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因为网络成瘾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精神心理方面的隐患,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患者因脑功能受损,无法适应正常持久的学习、工作,会逃避而进入网络世界,而一些家长还以为仅仅是网络问题,从而导致孩子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网络游戏可导致精神分裂吗

可能导致抑郁症,视力下降,重则失明。劳神伤财,有误入歧途遗憾终生的可能。

切忌:你玩的是游戏,不要让游戏把你玩了。你玩游戏主动权在你,可停可走可戒;游戏玩你就只有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