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肢体麻木刺痛发冷? 肢体麻木中药方剂

1839℃ GRADY

为什么肢体麻木刺痛发冷?肢体麻木中药方剂

手脚麻木,并且感到浑身发冷

手脚麻木在中医的角度来讲,第一,肝主筋,若手脚麻木,便是肝不主筋引起的,您的肝出现问题了。这种情况需要疏肝理气即可解决问题。可服用中成药舒肝丸或龙胆泻肝丸。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是导致您不适的原因。

第二,人体是依靠中气来御寒的,若中气不足,人便会容易畏寒怕冷。并且若是气虚导致气不达四肢,手脚的血液便会流通缓慢或淤塞,手脚便会麻木。所以这种情况是中气不足导致的。而中气是脾气的别称,中气不足便是脾气不足,脾气不足便是脾虚导致的,所以只需健脾益气,即可解决您因气虚引起的畏寒怕冷、手脚麻木的问题。您很符合这一种,所以可用以下方法:

用山药50克、薏米250克、茯苓15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气、祛湿升阳。坚持服用即可解决您的问题。或者可以服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或归脾丸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还是建议您找位好中医仔细辩证后再进行调理,那样最为稳妥。

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手脚发麻腿脚发冷

朋友手脚发麻乃是由于末梢血液流通不畅而导致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的现象。

  手脚麻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症状,如怀孕、不正确睡姿、如厕蹲久了均可引发,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的人手脚麻木后长时间(超过一天)无法缓解,就可能是身体出现了疾病的信号。

  引起手脚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患有糖尿病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只要身体任何部位经常出现麻木、酸痛、肿胀,就要及时检查血糖。

  二是药物或化学制剂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三是神经炎引起的麻木。神经炎最常见的病症即手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无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达半个月之久,就会引起神经炎。

  四是四肢分散性地出现麻木。四肢不是同时出现麻木,而是分散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手脚麻木不能对症治疗,而是要对病因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都应该首先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判断神经有无损害,受过何种刺激。若是神经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作肌电图检查,进一步确认神经受损程度、范围、性质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脚麻木,则再转到其他相关科室治疗。神经损伤引起的手脚麻木,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性质来选择是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配合针灸、理疗同时进行,促使其快速恢复。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引开受压迫神经以达到解除神经受压迫、刺激的目的。

  病情治愈程度,主要取决于神经病变原因和性质。如果是周围神经(除脑、脊髓以外的神经)损伤,一般恢复的时间比较长。

  老人手脚发麻多与脑血管硬化密切相关,其中以小中风及高血压引起发麻现象最多。所谓“小中风”,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质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脑缺血可引起一侧上肢或下肢麻木,或者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半身不遂症,甚至危及生命。“小中风”除有手脚麻木或软弱无力外,还伴有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复视等)、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下降),以及血压增高或偏低等现象;手脚麻木多为半侧,以大拇指或连同食指麻木者为常见。高血压者当血压波动或升高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动脉管腔变窄,可使胶体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发麻。除手脚麻木外,患者肢体可有僵硬、蚁行感,以及常伴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等症状。此外,血压突然降低,有时也可出现手指发麻感觉。

  春季,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手脚发麻,这多与初春时气候干燥、寒冷,易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除可有手脚发麻外,有时还可能导致短暂脑缺血至脑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瘫痪、失语及昏迷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脑血管硬化以60 岁以上老人发病最多。所以,当老年人近期如反复有手脚发麻现象,首先应考虑是脑血管方面疾病。由于脑血管疾病又常与血压、血糖、血黏度等有关。为明确诊断,患者应到医院查血压、血脂、血糖、眼底及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查,必要时应配合X线摄片或CT检查。一旦确诊原发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降血压、溶栓、降血脂、降血糖等。

  手脚发麻亦有可能是颈椎的毛病,如果经常伏案工作或者电脑工作者要考虑是否有颈椎疾病,颈椎病容易压迫神经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出项手脚麻木 【对于办公室一族和电脑工作者导致手脚发麻的预防方法】

  颈部与肩部运动

  1、十指交握放在脑后,重量置于手和手臂,将头往下压,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将右手置于左耳,轻轻勾住,让头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复数次后换左手练习。

  3、慢慢旋转颈部,顺时针、逆时针各5次。

  4、将肩膀提高,吐气并放下,重复4~5次。

  5、晃动肩膀,向后5次,向前5次。

  6、脸向右看后下方,重复3~5次,再反方向进行。

  7、放松坐着,手臂垂直平放于膝,然后抬头挺胸,二者交替运动3~5次

  脚部与足部运动将腿弯曲提起与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让你备感舒适。

  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脚踝各10次。将脚趾并拢,弯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脚平贴于地然后换脚,重复练习20~30次。

  手部与脸部运动

  1、用指尖按住头顶部,上下移位。(轻按)

  2、用指尖轻轻由太阳穴按摩到下颚处。

  3、食指与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复多次。

  4、沿着面颊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颚,再回到原点。沿着下颚向下按摩。下颚左右转动各5次。手掌按住鼻尖做圆周运动,每个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后向前、向后各转动3次

  办公族“保健操”13招

  1、双手捂住耳朵,手指弹动脑袋,10~20次,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2、扯耳朵,右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左耳垂;随后,左手经过后脑勺,往下扯动右耳垂,每次做10~20次。

  3、炼眼,双眼远眺窗外的景观,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缓眼睛晶状体的疲劳。

  4、“转颈”,脖子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转动,可放松颈部紧张神经。

  5、肩周的最疼点,可采用压抓揉的手法,可缓解痛楚。

  6、“搓脸”,双手相互搓热后,搓脸,使脸部发热,可起到活血的效果。

  7、“伸懒腰”,反复数次。

  8、双臂过头,扶住墙壁向下压,可拉伸、牵引劳累的肌肉。

  9、“搓肚”,手掌搓肚皮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搓动,可帮助消化。

  10、“腹式深呼吸”,平时我们采用的胸部呼吸,可采用腹部深呼吸,一舒一张。

  11、“提肛”,肛门缩起,放松,可防止痔疮等疾病。

  12、散步。

  13、不坐电梯,爬楼梯,办公室简单实用的运动。

  手脚发麻更严重的可能是中风先兆.。如果手脚发麻伴随着:腰酸、腿痛、腿抽筋等不适,其实这是体内缺钙的信号。可以喝点牛奶,另外一个就是多做运动,可以解决

  若手脚发麻伴随着:出虚汗,眼花,四肢无力,留鼻血等不适,可能是贫血引起的,需要到医院查个血常规。

  另外:如果出现3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话,就容易导致末梢血液流通不畅,会出现手脚麻木;

  非疾病引起的手脚麻木原因: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六欲。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哀、思、悲、恐、惊。而几个关键的是:

  喜伤心,

  悲、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惊、恐伤肾。

  如果这几项太过于强烈,都会伤及身体。在长时间的大哭后,肝脏和肺都会受到“冲击”。由于肝脏主血,是怒则伤肝,血库震荡,则血脉乱,肺主气,在它们受“伤害”时,会造成血液流通不畅,呼吸系统暂时“衰竭”,就会出现手脚发麻,无力,面部无控制的抽搐,头晕,胸闷喘不过来气、等症状。这是身体内脏的机理问题,并非是神经上有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大哭、大悲,若哭过之后,要多喝一些水,也可以睡一会觉缓解。手脚发麻亦可是气血不足造成,既是血虚。因为阳气虚弱,造成血虚,并且阳气无力行血,血液就达不到血管末梢。手脚是人体的末梢,因此血虚会有发麻的感觉。平时注意保养,阳虚应该少吃寒凉食物。

  解决方法:以上几点非实质性疾病引起的手脚发麻可吃些中药来慢慢调理

  另外:有时偶尔休息不足,缺乏运动,身体虚弱,常坐办公室的也会导致手脚发麻,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清晨起来跑步,注意休息。

四肢常常发麻带刺痛,肌肉颤抖,感觉不管做什么动作都会微微发抖,心慌求帮助!!!!!

手抖主要有两种情况:1.特发性震颤.这种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主要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神经系统检查除手抖外无其它异常,目前治疗这种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服药可以改善症状,停药后又复发,所谓“治标不治本”.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或不进展,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2.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如果不治疗,症状将越来越重.这种病需专科医生帮助诊治

肢体麻木,冰凉

1.肢体麻木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麻木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也是许多疾病的早期信号。那么,肢体麻木究竟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一、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性肢体麻木:病人可有长时间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或有严重营养缺乏的病史。上述疾患导致病人体内维生素B族严重缺乏,而引起肢体麻木。 二、中毒性神经性麻木:病人可有长时间与有汞、砷、铅或有机磷等重金属或农药以及呋喃类、异烟肼等化学药品的接触史。这类化学物品可引起中毒性神经炎,该病初期即可出现肢体远端麻木感,多伴有疼痛、皮肤蚁行感。 三、感染引起的神经炎性麻木:这是由于细菌分泌的神经毒素或病毒直接侵犯神经系统而引起肤体麻木。这类疾病主要有白喉性神经炎、麻风性神经炎等,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感觉丧失。 四、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性麻木:病人先表现为发热,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个月后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呈对称性。同时产生肢体无力,严重的还会出现瘫痪、呼吸困难。 五、脊椎骨质增生性麻木:这种麻木在老年人中相当多见,其主要原因是椎骨骨质增生压迫了椎管内神经,有些病人还可伴有肢体疼痛等感觉。 六、骨髓病性麻木:某些骨髓病的早期,可出现至下而上的肢体麻木,随病情加重而向上发展,进而出现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 七、动脉硬化性麻木:多见于患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缺血,大脑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发生了功能性障碍,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这类麻木的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 八、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麻木:这种麻木部位多不固定,呈游直走性,时轻时重,病人常伴有焦虑、烦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和周身乏力等症状,一般多能自愈。 肢体麻木 【别名】:肢体麻木【类别】:内科【症状】:肢体麻木: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性肢体麻木 病人可有长时间的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或有严重营养缺乏的病史。上述疾病导致病人体内维生素B严重缺乏,而引起肢体麻木。 中毒性神经性麻木 病人可有长时间与有机汞、砷、铅或有机磷等重金属或农药,以及呋喃类、异烟肼等化学药品的接触史。该病初期即可出现肢体远端麻木感,多伴有疼痛、皮肤蚁行感。 感染引起的神经炎性麻木 这类疾病主要有白喉性神经火、麻风性神经炎等,除了表现为肢体麻木、肢体感觉丧失外,还会有原发病的其他症状。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性麻木 病人先表现为发热,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个月后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呈对称性。严惩的还会出现瘫痪、呼吸困难。 脊椎骨质增生性麻木 这种麻木其主要原因是椎骨骨质增生压迫了椎管内神经,有些病人还可伴有肢体疼痛等感觉。 骨髓病性麻木 某些骨髓病的早期,可出现自下而上的肤体麻木,进而出现肢体活动不灵等症状。 动脉硬化性麻木 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能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麻木 这种麻木的部位多不固定,呈游走性,时轻时重,病人常伴有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慌气短等症状,一般多能自愈。 中国医搜网广告招商【病理】: 多因受压迫,以致气血痹阻,或悬吊,致气血失和,血行不畅,以致血不荣肤,或素体虚体,气血不足,肌肤失营所致。或因劳累过度,活动过频而起。 【治疗方法】: 取穴方一:局部和邻近体穴。 方法:用密刺放血法。用梅花针在所选部位和穴位叩刺,至微出血为度。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肢体麻木证。 效果:治疗40例,有效率为92.5%。 附记:引自《云南中医杂志》(6)1985。 取穴方二:患处(局部)。 方法:用密刺放血法。用梅花针在局部(略大于患部范围)叩刺至微出血后,然后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中病即止。 主治:皮痹。 效果:治疗34例,均获痊愈。 附记:引自《辽宁中医杂志》(1)1985。 取穴方三:曲泽、阳池、合谷(均取患侧)。 方法:用点刺放血法。用三棱针在所选穴位或穴位附近血络点刺放血,总流出紫黑色血50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腕与指关节僵硬、下垂。 效果:疗效卓著,一般1-2次即愈。 附记:引自《江西中医药》(2)1984。 取穴方四:阿是穴(患趾前端)。 方法:用捏紧放血法。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数滴。多1次即愈。 主治:大趾麻木肿痛。 效果:疗效卓著,多1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