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理解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神经损伤恢复时间

8972℃ NORA

中医如何理解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损伤恢复时间

中医是如何理解马尾神经损伤的?怎么治疗呢?

马尾神经损伤是世界性的疑难病症,临床比较常见,尚无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其病因有很多种,大部分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导致,主要以鞍区感觉障碍、括约肌障碍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还有一些是因为,病人的颈、腰椎部位出现骨折或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副损伤导致。

自1949年首次临床报告成功命名为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时候,后60余年已经在陆续找出了应对的治疗方法。常规性的保守治疗有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比如口服B族维生素、弥可保、甲钴胺片等,主流的治疗方式还是手术治疗,多为全程使用显微外科技术,椎板切除减压术、前方减压或内固定术、马尾神经吻合术、马尾神经松解术等,主要目的是解除压迫,松解黏连。但由于手术方式容易选择不当破坏了脊柱稳定性,以致容易出现医源性腰椎不稳、滑脱、椎管狭窄等,因此则需要二次手术,因手术的不确定性,手术不熟练,动作粗暴,容易进一步损伤马尾神经,导致很多病人也不敢多次尝试。

让病人难以承受导致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加重本病的其他症状。而手术后成功的病人,虽然能短时间改善症状,但是也不能控制病程的进展,同时还存在的各种外在因素的问题,很少有人能实现真正的“根治”。对本病的初期发现和控制进展一直是西医的难点。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就寄希望于中医的治疗。

中医古籍中无“神经”“周围神经”“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之病名 ,但周围神经的功能及损伤后的各种表现在中医典籍中早有描述 。在功能方面,周围神经相似于经络范畴中的“经筋”,其损伤后的症状与中医学“伤筋”“痹证 ”“痿证 ”类似。

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因此,肝肾亏损,髓枯筋痿也常导致筋伤疾患的发生和发展。如前所述,周围神经损伤与肝肾功能失常亦有一定联系。中医学有“久病人络”之说,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而发。某些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迁延难愈,络脉瘀阻在其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血流动力学多发生异常,患者通常出现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神经损伤的气血之 变有虚有实,实则为气滞血瘀 ,虚在于气虚血少。损伤后经筋离断,经隧阻滞,必然瘀阻于内,而气则因瘀而滞,故本病血瘀重于气滞,此与一般外伤无异。神经受损后可形成神经瘤与瘢痕条索等病变,严重影响损伤神经的修复,这与中医瘀血病变相类似,是瘀重于滞的又一原因。神经损伤后,由于气血不能连续,损伤之处瞬间失去气的温煦与血的濡养,气帅血至病所成为康复的关键。神经损伤的修复需要气持续不断地鼓动与温养,而本病耗血多不严重,故气虚血少以气虚为主。

中医疗法是根据马尾神经损伤的致病原因,从疾病的根源入手,运用滋肝养肾、温阳化瘀、益气活血、疏经通络得方式,来治疗促进本病恢复。 遵从《内经》提出的“治痿独取阳明”原则,在治疗马尾损伤的每个阶段都先顾及脾胃。

只有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胃津得复,脏腑气血功能才会旺盛,筋脉更容易得以濡养。首先是滋补肝肾,从身体内部滋养让经筋得到药物的滋补营养从而促进神经因子的再生速度,加速恢复;其次对于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的症状用于温阳化瘀的方法运用红花、桂枝、细辛、牛膝、黄芪等为主的温通活血的药物加减方剂,配合人体本身的运动代谢恢复病情,疗效确切。最后益气活血、疏经通络的方法来疏通整个经络环路,稳定患者的病情。

而经络得到疏通,血液正常流通,濡养功能正常,会使病人整体神经受损的细胞进行修复,使坏死的神经因子毒素排出体外,再生的神经因子会自我更新,修复代替损伤之前的神经细胞,使神经细胞功能得以长期稳定正常,具有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彻底改变传统药物、物理治疗、手术矫正等不能从根源 (神经细胞) 修复神经元的弊端,而且又避免因手术造成患者的再次创伤。

中医中药对马尾神经损伤起到什么作用?

中医药可以从病人的个体差异上弥补西医不针对性用药的不足,同一个病,不同的阶段,类型,时间,地点,性别,年龄,体质,气候等。开出的药物针对性就有不同。抓住了“十个病人十个样”这一点,对待每位患者都是结合个体因素,来综合性判断下药,十分强调动态观念,会根据个体差异,疾病的多变性,来辨证论治。

什么是马尾神经损伤

第2腰椎以下的骨折脱位可以引起马尾损伤。马尾完全断裂者少见,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 反射消失 膀胱无力。若马尾完全断裂,或断裂后进行缝合,通过神经再生,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功能。

马尾神经损害临床较为常见,大多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致腰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1949年Verbiest首次临床报告且将其命名为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equinasyndromeCES)

马尾神经受损,肛门会阴部及下肢出现异感、烧灼样痛,重者可发生大小便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马尾神经根损害时,可以表现为腰2以下各种神经损害症状。全马尾损害时,感觉障碍分界清楚,上界前为腹股沟,后为髂骨上端的水平线,在此以下,臀部、会阴及下肢全部出现感觉障碍,伴有自发痛(电击痛)、会阴有异常感觉并向下肢放射,常有痛性感觉迟顿。马尾损害的高度、程度不同,其上、下界可有不同。

周围神经损伤后,恢复慢且经常恢复不完全,这是共性。马尾神经属周围神经,损伤后同样恢复慢。

但马尾神经损伤后比其他周围神经恢复更慢,其原因可能是:脊神经根和背根神经节,从由侧方进入椎间孔的供应脊神经的动脉及供应脊髓的中央血管获得血液。马尾神经中的脊神经根无局部的或节段性的动脉供应。

中医辩证如何解释神经损伤问题?

1在内主要是血虚,血运无力以养经络。

2在外主要是瘀血壅阻,气机闭塞所造成。

通常内外交错发生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