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家人应该怎么帮助他

9276℃ JERMAINE

怎样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家人应该怎么帮助他

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的调养   精神分裂症除应及时、正规、系统地住院治疗外,出院后的维持治疗,预防疾病的复发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就简单谈谈家庭维持调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了解常用抗精神药物的一般常识,抗精神病药物大致分为典型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包括利培酮、奎的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对来说副作用小,服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好,对阴性症状有效,并且能改善认知功能,但价格比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贵。   2、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效作用,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精神症状有着相对的选择性,不同的药物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疗效也有很大的差异。   3、家属要为病人保管好药物,防止病人受精神症状支配而一次吞服大量药物而发生意外。每次服药时,家属都要督促,检查病人的服药情况,保证病人服药到肚。   4、家庭治疗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出院时一定要按出院时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地帮助病人服药,再定期门诊复查。另外,精神科药物治疗技术性很强,每加减一片药物都是依据病人情变化而决定的。家属决不能认为患者目前病情已好或担心服药后有副作用而自行停药。   5、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在医院复查:①病情波动:家属要密切注意病情复发的征兆,最先出现的失眠,注意力为集中、发呆,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阻止病情复发。②病人出现较重的药物副人作用时,如急性肌张力障碍导致患者眼睛上翻,口颈歪斜,严重的导致吞咽困难而出现意外。③发现病人身上出了皮疹。及时送到医院复查。④病人出现家属弄不明白的问题,也应尽快到医院复诊。

家属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摆脱“患者的角色”

展开全部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比较长,容易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形成“患者角色”即使在病愈出院以后,仍背着精神病患者的包袱而自卑。他们不能主动地走出家门,迈向社会,而把自己禁锢在家庭的小圈子里。因而妨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社会功能的恢复,这对于患者获得进一步的疗效是不利的。对这个问题,家属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能够给患者最有利、最直接帮助的是家属。 首先,家属要端正认识,不要认为患者患过精神分裂症,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担心患者出门受刺激再犯病,担心把患者的脑子累坏了,又担心受到社会的歧视,干脆把患者关在家里,不让患者抛头露面。家属的这种态度,严重地感染了患者,就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精神疾病的确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但是事实上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能够依据科学的道理,坚持服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注意生活技能、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不仅可以维持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复发,而且能够从事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重要的是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而不是消极地把患者关在家里才是“保险的”。

怎样去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

你好!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方法,但是积极主动的自我调适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 接受现实,树立信心:人生是不可预测性的,充满了各种不幸和逆境。当我们打开电视、阅读报纸时,每天都会看到各种人间的不幸。癌症、脑中风、车祸、地震、洪水、战争、种族冲突等,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遭受痛苦或者受伤、死亡。所以说,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疾病,得病与否不是患者的意志力所能控制的,因而得病不是你的错,也不能说明你的道德或智力有问题。因为只要合理用药,坚持用药,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多数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症状或者带症状生存,甚至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要敢于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相信科学,增强自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2.积极配合治疗:要冷静接受已患病的现实,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定期复查,不随便停药减量。了解病情复发的规律和复发的先兆症状,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减少危险因素,增加保护性因素。

     3.调动自己的潜能,积极交往和劳动,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急性期和巩固治疗期间,整个治疗过程由精神科医生为主导,进入维持期用药以后,由于治疗的长期性,患者本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此期患者的阴性症状较明显。主要表现为生活懒散,个人卫生差,不愿与人交往,不愿意承担责任,对家人不关心,个人爱好和兴趣减少,做事主动性差,工作责任心下降等,这些症状目前尚无特别好的药物可以治疗。因此,根据“用进废退”的道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此期不可心存“养”病的思想,像“心脏病”患者那样,整日躺于家中,无所事事,相反,更应该下床,走出去,积极与人交往,培养亲情和友情,多多参加生产、社会实践,增强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防止丧失已获得的能力,加重阴性症状。

    4.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情绪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负性的情绪(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往往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疾病复发,或症状加重。所以,在维持用药期间患者要注意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分焦虑、紧张、悲观和抑郁。要学会向家人或朋友倾诉,或转移目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过积极的行为方式改变自己负性的情绪。

    5.寻求家人和社会的支持:社会支持是一个人抵御心理疾病、防止心理崩溃的重要资源。要善于利用自己可利用的家庭和社会资源来帮助克服自己的困难,调整自己的心态,平稳地渡过难关。可通过电话寻求亲人、朋友、同事甚至心理医生的帮助,来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

怎样安慰精神分裂病人

怎样安慰精神分裂症患者?安慰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抚慰。首先你要建立信心,多比较周围比他不幸而且好好活着的人,多给她讲明天是美好的,多让人和他聊天,让她感觉到都在关心和爱护他,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让别人给他分析,安慰他,这样才能释放,心里医生再好,也比不上天天和他聊天开导他效果要好。

  一、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因此,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

  “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二、要倾听对方的苦恼

  怎样安慰精神分裂症患?由于生活体验、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等不同,形成了每个人对于苦恼的不同理解。因此,当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

  安慰人,听比说重要。一颗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非逻辑敏锐、条理分明的脑袋。聆听是用我们的耳朵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给对方空间,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聆听时,要感同身受,对方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够“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这就是给予他的最好的帮助。

  三、要探索对方走过的路

  安慰者常常会感到自己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办法。殊不知,每个被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其抗争的经历,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慰。

 提醒(1):安慰者一个重要的观念:“安慰并不等同于治疗。治疗是要使人改变,借改变来断绝苦恼;而安慰则是肯定其苦,不试图做出断其苦恼的尝试。”实际上,在安慰人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任何解决方法都很可能会失灵或不适用,令对方再失望一次,故而不加干预、不给见解,倾听、了解并认同其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提醒(2):怎样安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人急性发作期最好是进行药物治疗以好控制病情,在病情康复和缓解期,患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他们同样需要被欣赏、被重视、被关爱,才能够平复内心的失落,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