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尔眩晕症的禁忌有哪些? 眩晕症紧急处理方法

891℃ ELIJAH

美尼尔眩晕症的禁忌有哪些?眩晕症紧急处理方法

‘美尼尔氏’综合症应该禁忌什么?

回答:你好!

 美尼尔综合症多发于中年人,以男性和脑力劳动者居多。80-90%为单侧性。其特点为阵发性眩晕、波动性耳聋、耳鸣。多以突然发作,病人感到自身旋转或周围物体环绕自身旋转,病人常取一定体位闭目静卧,不敢转动,有时因惊骇而倒地,但神志清醒。眩晕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发作后可完全恢复正常,多次发作可遗留耳聋。

    美尼尔综合症的发病急,没有征兆,为了减少该病的发作次数,患者应该平时多注意,有些是该禁忌的:

    1.心情低落 认为这个病无药可治,长期忧愁、紧张心理更易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

    2.登高、剧烈运动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患者平时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塘水边骑车。另外患者最好不要从事责任性强,容易出危险的工作。

    3.饮食高盐 一般说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常食用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气,不宜多食。此外由于本病的特殊性,还要求患者进低盐饮食,并注意少饮水。

    4.过度疲劳 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饮食要清淡、少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患者宜注意加强锻炼,并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一般说来,患者的锻炼方式可选择跑步、散步、打球、舞剑、太极拳、气功等。

美尼尔氏综合症应忌讳哪些食物?

美尼尔氏综合症病人的饮食食谱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如肥肉、油炸物、酒类、辣椒等。

美尼尔氏综合症偏方
1、大枣7个,黄瓜蔓一把,水煎,加少许黄酒服,出汗。主治起床时眩晕、恶心、美尼尔氏综合症。
2、苍耳子10个(为一天量),水煎分2次服,5-7天可愈。脑外伤后眩晕、呕吐、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泽泻30克,白术15克,牛膝10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3、代赭石(先煎),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芍、草决明、钩藤、半夏、茯苓、陈皮、旋复花、竹茹、五味子、紫胡、黄芩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3次分服。颈锥病引起的眩晕、耳聋,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4、山羊角(切片)12克,川芎9克,天麻6克。先煎山羊角1-2小时,再加后2味药同煎10-20分钟,去渣温服,每日1剂。主治头晕目眩,行则欲仆,视则欲呕或头痛。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茯苓、猪苓、泽泻各20克,胆南星15克,半夏、白术、桂枝各12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症状消失后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发作时应卧床休息。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
5、熟地、茯苓各15克,怀山药24克,山萸肉、枸杞、益母草各12克,泽泻、丹皮各9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脑外伤后眩晕、呕吐、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恢复服。
6、白术、白蒺藜各12克,秦艽、郁李仁、天麻各9克,半夏、陈皮、泽泻各6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起床时眩晕、恶心,主治美尼尔氏综合症急性发作期。
7、白姜散 药物:白果仁60克,干姜12克。用法:上药烘干共研末,分成8份,每份9克每天早晚饭后以红枣12克,黄芪20克煎水各服1份。体虚不甚者用温开水送服也可。
这些偏方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不妨试试。

美尼尔氏综合症要注意什么

美尼尔综合征是一种复发性疾病,一生中有人只发作一次,也有人发作多次,因人而异。“根治”大概是指不再发作吧。主要根据病因能否排除,此外,注意调养和体力锻炼,是可以减少发作次数的。 调养方法: 1、调畅情绪 患者应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无所谓”的态度,但亦不要忧心忡忡,提心吊胆。长期忧愁、紧张心理更易加重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平日里患者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舒坦的心情,并适当多参加文娱活动,多与亲戚朋友及同事交往,以清除自己的紧张心理。患者的卧室以整洁安静、光线稍暗为好。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因此患者平时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拥挤的马路上及江河塘水边骑车。另外患者最好不要从事责任性强,容易出危险的工作。 3、注意饮食调养 一般说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常食用鱼、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腻辛辣之品(如肥肉、烟、酒、辣椒、胡椒等)容易助热、耗气,不宜多食。此外由于本病的特殊性,还要求患者进低盐饮食,并注意少饮水。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患者宜注意加强锻炼,并根据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一般说来,患者的锻炼方式可选择跑步、散步、打球、舞剑、太极拳、气功等。 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饮食要清淡、少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护理要点 ◆ 护理者要照顾好患者在发病时的任何起术活动,诸如大小便、漱口等,要防止倾跌受伤。 ◆ 患者尽量不做转体活动,以免诱引晕眩。 ◆ 如眩晕症状持久不退,头痛加剧,应去医院治疗。

眩晕症是什么?有什么禁忌?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原因

  

  [1]1.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1]6.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7.美尼尔综合症 美尼尔综合症是一种内耳疾病,眩晕是美尼尔综合症最主要的表现。

  8.血液疾病 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1)真性眩晕(周围性、前庭外周性):呈阵发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转、倾倒感、堕落感,症状重,多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数十秒至数小时,很少超过数天或数周者。因多见于前庭外周性病变 。

  (2)假性眩晕(中枢性、脑性):为外物或自身的摇晃不稳感,或左右或前后晃动,注视活动物体时,或嘈杂环境下加重。症状较轻,伴发植物神经症状不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月之久,多见于脑部和眼部等疾患 。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

  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

  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

  (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

  (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

  (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

  (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

  (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

  (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3、眩晕伴发症状

  (1)自主神经症状:血压变化,出汗,面色苍白,腹泻;

  (2)耳部症状:耳聋,耳鸣,耳闷;

  (3)眼部症状:眼前发黑,复视,视物模糊;

  (4)颈部症状:颈项部或肩臂疼痛,上肢麻木,活动受限;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意识障碍,感觉运动障碍,语言或构音障碍等。

  眩晕应该做哪些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1)诊室或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直立倾倒试验、原地踏步试验、扭颈试验等;

  (2)眼球震颤

  (3)眼震电图

  (4)平衡姿势图

  听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以明确有无头部占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患。

  其他内科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生化检查等。

  伴眩晕的各种常见全身性疾病

  1、脑血管性眩晕:突然发生剧烈旋转性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10-20天后逐渐减轻,多伴有耳鸣、耳聋,而神志清晰。

  2、脑肿瘤性眩晕:早期常出现轻度眩晕,可呈摇摆感、不稳感,而旋转性眩晕少见,常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出现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

  3、颈源性眩晕: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头昏、晃动、站立不稳、沉浮感等多种感觉。眩晕反复发作,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即多在颈部运动时发生,有时呈现坐起或躺卧时的变位性眩晕。一般发作时间短暂,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亦有持续时间较长者。晨起时可发生颈项或后枕部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颈神经根压迫症状,即手臂发麻、无力,持物不自主坠落。半数以上可伴有耳鸣,62-84%患者有头痛,多局限在顶枕部,常呈发作性跳痛。

  4、眼源性眩晕:非运动错觉性眩晕,主要表现为不稳感,用眼过度时加重,闭眼休息后减轻。眩晕持续时间较短,睁眼看外界运动的物体时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常伴有视力模糊、视力减退或复视。视力、眼底、眼肌功能检查常有异常,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

  5、心血管性眩晕:高血压病引起的眩晕通过血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颈动脉窦综合症可以导致发作性眩晕或晕厥。发病诱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颈动脉受压的因素,如急剧转颈、低头、衣领过紧等。

  6、内分泌性眩晕:低血糖性眩晕常在饥饿或进食前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1小时,进食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劳感,发作时检查血糖可发现有低血糖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眩晕,临床以平衡障碍为主,对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检查可以确诊。

  7、血液病导致的眩晕:白血病、恶性贫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晕,通过血液系统检查可以确诊。

  8、神经官能性眩晕:病人症状表现为多样性,头晕多系假性眩晕,常伴有头痛、头胀、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鸣、焦虑、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官能症表现,无外物旋转或自身旋转、晃动感。对于45岁以上的妇女,还应注意与更年期综合症鉴别。

  眩晕的预防和治疗

  患有眩晕的病人外出时应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1、脑血管性眩晕:夏冬季节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发生各种脑血管意外,导致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生。应注意多饮水,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如夜晚上厕所时猛起,都容易引发脑血管性眩晕。一旦发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经确诊后可以适当给以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脑肿瘤性眩晕:此类眩晕发病多较缓慢,初期症状较轻,不易发现。对于逐渐出现的轻度眩晕,若伴有单侧耳鸣、耳聋等症状,或其他邻近脑神经受损的体征,如病侧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周围性面瘫等,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

  3、颈源性眩晕:应注意平时工作学习的体位,在长时间伏案工作后应适当活动颈部。枕头高度适宜,不能垫枕过高,以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治疗上多采用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内分泌 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眼源性眩晕,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在原发病恢复的基础上,眩晕可以自然缓解。

  5、神经官能性眩晕: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眩晕,首先应解除病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可适当给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但要避免长时期使用镇静药物,以免增加药物的耐受性和依赖性。

  眩晕的临床表现:

  梅尼埃病 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为最典型的内耳病引发的眩晕,其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 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40%。

  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 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突发性聋伴眩晕

  突发性聋伴眩晕 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

  迷路炎

  迷路炎 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瘘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瘘管试验阳性。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瘘管。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迷路震荡

  迷路震荡 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患侧前庭功能低下。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