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录用当地居民和参与地方开发是否提高企业在其所在的社区形象?

1661℃ ANTHONY

优先录用当地居民和参与地方开发是否提高企业在其所在的社区形象?

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人员招聘与录用发生了哪些变化

题目一: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员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一、在具体书写招聘启示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准确: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如有的单位在招聘启示写道“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体是有高中还是大学?搞不清楚,日后很容易产生纠纷。  2、内容详尽:录用条件可分为刚性条件、柔性条件,比如,你要求高中以上学历,或者三级技工,这些都是刚性条件,一目了然。还有一些比如个人品质、举止文明程度、责任心、勤劳度、对企业的忠诚度等这些可能需要企业经过一定考核才能得出结论。  3、内容合法、不含有歧视性内容:有的单位在招聘启示中写道“能喝酒”、“能陪客户跳舞”等用语,还有的单位带有明显的歧视性内容,如性别歧视、身高歧视、民族歧视、不招“乙肝携带者”等内容,显然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4、已明确告知:用人单位制定的录用条件必须告知才能发生法律效力。所以用人要特别注意保留好招聘广告或者将录用条件、告知内容写进劳动合同,以便将来有据可查。  二、对应聘人员需审查的事项  1、身份、学历、资格、工作经历等信息是否真实。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8条规定,即使是因为劳动者存在欺诈,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用人单位也要支付劳动报酬。  第8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注意,这里指的是“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与劳动合同没有关系的情况用人单位无权了解。  2、是否有潜在疾病、身体缺陷等。  我建议企业在正式聘用员工前,给员工做必要的体检,看员工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应聘的岗位需要。用人单位不要心痛这一百元的体检费,这是企业降低不必要支出的有效保障。《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即便医疗期届满,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招聘时不严格审查应聘者的身体状况,企业将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3、是否达到了法定就业年龄。  我国的法定就业年龄规定为16岁,根据《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擅自使用童工属于违法行为。  4、是否与其他企业签订有未到期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91条:“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三、用人单位在员工招聘中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8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告知义务,就有可能造成合同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84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居民身份证法》罚200元)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国办发〔2009〕3号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所需资金按现行渠道解决,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

  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相关项目由各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各类基层就业项目之间的政策衔接。2009年,中央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开展地方项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今后相对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对参加项目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所需资金按现行资金渠道解决,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各专门项目相关待遇政策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另行研究制定。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要进一步清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为他们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形成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社会环境。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各地在实施支持困难企业稳定员工队伍的工作中,要引导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更多地保留高校毕业生技术骨干,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按规定在2009年内给予6个月以内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由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资金补助。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补助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具体办法由科技、教育、财政等部门研究制定。高校毕业生参与项目研究期间,其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当地政府规定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并保障其合法权益,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五、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招聘活动安全保障,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政府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提供专场或其他形式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教育部门及高校要给予积极配合。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鉴定补贴。

  七、强化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摸清底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并组织他们参加就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的活动。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各地要将他们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八、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地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确定目标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落实工作责任。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制定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教育部门要指导高校大力加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并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财政部门要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他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一月十九日

2011年10月公共关系学考试试题,哪位知道 选择题的题目将不胜感激!!在线等!!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 )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2.在公共关系中,将追求平等和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 )

  

  A.协调观念B.互惠观念C.传播观念D.服务观念

  

  3.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 )

  

  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种管理职能

  

  C.一门艺术和科学D.一种公众性的关系

  

  4.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 )

  

  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

  

  5.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

  

  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

  

  6.中国最高的公共关系组织——中国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是( )

  

  A. 1985年在广州B. 1987年在北京

  

  C. 1986年在上海D. 1987年在天津

  

  7.某人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负责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关工作的效果,以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他属于( )

  

  A.公关计划人员B.公关技术人员

  

  C.公关调查分析人员D.公关传播人员

  

  8.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 )

  

  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

  

  9.一个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对本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 )

  

  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技术责任D.综合责任

  

  10.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

  

  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

  

  11.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指( )

  

  A.消极受众B.积极受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

  

  12.公共关系也称作( )

  

  A.群众关系B.受众关系C.公众关系D.人群关系

  

  13.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

  

  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

  

  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

  

  15.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 )

  

  A.自尊需要B.胜任需要C.成就需要D.优势需要

  

  16."一窝蜂"现象指的是( )

  

  A.流行B.流言C.时髦D.时狂

  

  17.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霍夫兰B.纳普C.布林D.阿什

  

  18.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

  

  A.实际的社会形象B.公众形象

  

  C.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D.过去已建立的社会形象

  

  19.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视塑造自己的( )

  

  A.文化形象B.产品形象C.社区形象D.环境形象

  

  20.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B.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

  

  C.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D.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

  

  21.双向不平衡模式认为,当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是要求( )

  

  A.组织改变公关行为B.媒介改变行为方式

  

  C.公众改变行为D.组织与公众共同改变行为

  

  22.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 )

  

  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最低效果法则

  

  23.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 )

  

  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

  

  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

  

  24.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 )

  

  A.资料分析法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

  

  C.群体讨论法D.民意测验法

  

  25.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是( )

  

  A.微笑B.拥抱C.握手D.目视

  

  26.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要素是( )

  

  A.标志B.标准字C.标准色D.企业造型

  

  27.公关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种口语传播方式是( )

  

  A.报告B.演讲C.会议D.谈判

  

  28.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这种方法属于整合营销传播的( )

  

  A.主题线法B.统一形式法

  

  C.形象整合法D.同一外观法

  

  29.广告定位的目的在于( )

  

  A.突出广告商品的个性B.确定广告商品的位置

  

  C.明确广告的特点D.提高广告针对性

  

  30.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

  

  A.广告定位B.广告创意C.广告诉求D.广告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以下列学科为依托( )

  

  A.广告学B.新闻学C.管理学

  

  D.传播学E.交际学

  

  32.下列有关艾维•李这一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艾维•李是公共关系之父

  

  B.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性质的公司

  

  C.艾维•李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艾维•李使公共关系学科化

  

  E.艾维•李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

  

  33.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下列类型( )

  

  A.职能机构B.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

  

  C.专业公关公司D.综合职能部门

  

  E.独立公关社团

  

  34.根据组织公关活动的内外对象不同,可将公众分为( )

  

  A.目标公众B.优先公众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E.个体公众

  

  35.成功的公关计划应具备下列条件( )

  

  A.有创意B.有调查C.有约束

  

  D.可行性E.有风险

  

  36.杂志作为公关传播媒介有下列传播优势( )

  

  A.时效长B.针对性强C.感染力强

  

  D.传播迅速E.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37.新闻稿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在于( )

  

  A.便于读者迅速获得最新、最重要的信息B.便于节省读者时间

  

  C.便于编辑修改、保留重要信息D.节省报纸版面

  

  E.易于被编辑接受

  

  38.优秀演讲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

  

  A.足够的权威性B.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

  

  C.热情D.理智与智慧

  

  E.仪表仪态

  

  39.企业产品定位策略分为( )

  

  A.市场教育者定位策略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C.为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D.综合定位策略

  

  E.攻击型定位策略

  

  40.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包括( )

  

  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E.目标公众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公共关系活动(实务)

  

  42.从众心理

  

  43.公关策划

  

  44.整合营销传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46.公关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是什么?

  

  47.赞助活动的公关意义何在?

  

  48.政府公共关系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10分)

  

  49.试述加强组织公关管理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共8分)

  

  50.某律师在消费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时,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他与企业进行了交涉。企业接待人员同意研究后给其一个答复,但此后便没了下文。无奈,律师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拿到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将情况反映给记者。该报社遂派记者到企业进行现场采访。记者们在企业拍摄到了许多违反国家食品生产规定的现场画面。企业领导发现后强行索要记者所拍资料,不成后,将记者扣留。在当地公安人员的解救下,记者们在被困1个多小时后得以安全返回。事后,该报以系列报导的形式将消费者反映的有关该企业的问题,以及记者在企业中所拍摄的材料、经历公诸于众,企业经营一时陷入困境。

  

  问: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你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你如何处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