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丰银行开始社招了,各位大佬建议去吗? 工行社会招聘好进吗

5725℃ DESIREE

恒丰银行开始社招了,各位大佬建议去吗?工行社会招聘好进吗

要不要去银行派遣制的招聘上班?

1、一般不建议去派遣制银行职位上班;

2、虽然派遣制也会有机会转正,甚至薪资待遇超过银行正式工,但是转正难,待遇大多数低于正式工是事实;

3、当然,你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去的,毕竟待遇不会差很多,而且可以积累经验,参加之后的银行社会招聘;

4、再者,可以考其他的考试,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考上了赔钱违约即可,当然可能会积压档案,所以签合同要注意下。

恒丰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怎么样?如果有机会跳槽该如何选择最好?

恒丰银行是个很差的银行!

银行的社招容易进吗

不容易进去。因为银行招聘竞争是很激烈的。你想到银行上班,必须做好准备。

不要招聘那些银行跳槽人员,为什么

要区别对待。我的分法比较粗暴,具体干活的算一类,管理层算一类,总行算一类,分行算一类。

干活的。在总行、分行层面,有业务岗、产品岗、风险岗、操作岗、营销岗。其中,总、分行的产品岗一律不建议招聘,这类人涵盖所谓的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团队负责人、产品专家等。我曾经吐槽过这个问题,有产品经理不为自己产品的销量负责,不背绩效吗?有,就是这批人,他们只负责拍脑袋设计产品,产品的好坏,与他们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当然他们自己也很无奈)。分行的产品岗或许还稍微好一点,带有营销的性质,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总、分行的业务岗是可以考虑的,比如资产端的业务,或者比较火热的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等等,这类人熟悉监管政策,熟悉业务模式,正是非银机构所缺少的。但招聘时,也要瞪大了眼睛,很多纸上谈兵的,满嘴的“名词”,做事却没有执行力。有些情况下,我甚至会选择推荐分行的业务岗,或许更接地气一些。

风险岗是重点推荐,但这其中也有猫腻,银行的风险岗位有两类,第一类是一道防线业务部门的风险岗,第二类是二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岗。优先推荐第一类,懂业务,懂风险,人人爱啊。第二类推荐其中高技术含量的风险岗,例如反洗钱,像操作风险的岗位我一般不推荐,操作风险对非银机构或许是强项。关于风险岗,如果是信贷风险,推荐分行的,其他风险,推荐总行的。

操作岗就不要考虑了,门槛不高,替代性比较强。至于营销岗,那就看非银机构的需求了。银行的客户经理,尤其是资深的对公客户经理,一般手上都有比较优质的对公资源,某种程度上可以带客户资源跳。但说实话,当前的环境,对公客户更看重解决方案,不怎么重视是否跟谁谁关系不错了。

管理层。说到管理层,优先推荐具有总、分行两级经验的管理层,在分行打过仗,在总行扯过皮,基本上独当一面没啥问题。在这其中呢,针对某一个人,应该还有资源型、业务型、营销型、官僚型。

就看非银机构喜欢那一款了,一般而言资源型更受欢迎一些,这也是非银机构从银行挖一个管理层的原因,但资源型都是有时效的。这就是所谓驴和磨得问题,有的驴搞了一堆人脉,觉得自己牛掰得不行,却忘了大家对他的认可或许源于对磨的认可,有的驴一旦离开了磨,几乎无一是处。资源,也要区分,是依靠自身魅力积累的,还是依靠银行平台积累的。

如果一个管理层,只有总行经验,没有分行经验,就要打个折扣了。并且,管理层也有一些官僚人物,习惯了银行的体制和文化,说起事情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情来拖拖拉拉,没格局,没思路,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指手画脚,他们不是银行家,他们是政治家,请问,贵司需要政治家吗?所以,选人,还是要选做事的人,想法还是其次。如果不迫切需要资源型人才,业务型的管理层是优选目标。

再说说,针对总分行人员的看法。一般意义上讲,分行定位于营销,也就是为结果负责。为结果负责的人最有价值,人品或许也更靠谱一些。现在银行的一大弊病就是大总部,过于不接地气。的确总行人员有总行的眼界,有总行的概念,有总行的格局,但,如果不为结果负责,谁知道你什么价值?

按照我的经验,在分行,如果要挖就挖分行的部门总这个级别,年龄一般40岁左右,或者更年轻一些,懂业务,懂市场,懂营销,敢打敢拼,性价比最高。至于省/市分行以下的支行、网点,就不好说了,看需求,没有特殊需要,是不建议的,尽管支行、网点行长都是全功能型人才,但对非银机构不一定贴切,这群人是银行同业圈子的最爱,从这家银行到那家银行。

在总行,管理层如果要挖,一般都是奔着资源型去的,但个人还是推荐业务型,更有长远价值。想挖个干活的,资深的、骨干的经理/经办级别就够了,可以奔着业务岗、风险岗。如果想要反洗钱等专业门槛较高的风险人员,倒是可以挖一个高级别的。

总结一下,如果一个银行从业,遍历了总、分行,既懂业务,又懂风险,还背着营销指标搞市场,应该是非银机构的抢手货了。这样人可能又待价而沽,不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