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益捐赠中,个人捐赠货币性资产和非或货币性资产如何确定捐赠额?(货币性资产包括哪些)

2298℃ 索宏涛

捐赠非货币资产按什么确定?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资产则是除此之外的.

(货币性资产包括哪些)在公益捐赠中,个人捐赠货币性资产和非或货币性资产如何确定捐赠额?

如何确认捐赠资产的价值?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帐价值.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

个人向单位捐钱,单位不列帐如何定性

看用途,支付款项去向哪里?支付给非捐款项目的属于非法挪用.看保管,如何保管的,是否两人以上管理.管理不严谨的,支付给非捐款项目的,疑似贪污或疑似集体贪污.如果只是未入单位的帐,收到捐款,如数交给受捐人的,签收手续齐全.属于非单位经济业务,不入单位的账,也正常.

受赠非货币资产应纳税所得额为什么包括增值税?

1、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取得的资产,应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同时,企业按税法确定的接受捐赠资产的入账价值在扣除.

新准则关于捐赠的会计处理

转摘 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对企业接受资产捐赠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有明确规定,即分别通过"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但是,新会计准则没有设.

接受捐赠收入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而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的收入又属于免税收入怎么理解

依据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企业接受捐赠按以下规定执行: 1.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帐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占应纳税所得50%及以上的,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 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

捐赠????

首先,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根据财税[2008]160号第八条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接受捐赠时,应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别使用由.

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如何处理

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账务处理一、企业接受货币性资产捐赠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收入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

确定一项资产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主要依据是?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a: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资产,.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如何处理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是:1、接受新设备捐赠:借:固定资产贷:递延收益-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收益 2、年末转入营业外收入:借:递延收益-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收益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3、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将递延收益科目余额正确地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收益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TAG: 货币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