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这道题为何答案不选第二个B选项? 这道题选b

9257℃ REBECCA

行测这道题为何答案不选第二个B选项?这道题选b

公务员行测 判断推理里的或者A或者B跟要么A要么B是不是都是选A不选B或选B不选A或既A又B啊?

首先,报考职位的选择很重要

如果你是学什么经济法律或者计算机的,那么恭喜你,你可选择的职业就相对来说比较多了。你可以慢慢选,慢慢挑。第一次考,你不一定非要抱着上岸的态度,你主要的目的在于:感受下考试的氛围,难易程度,和你优劣势在哪儿。

第二次考试你就要认真地选择职位了,大部分是想着只要上岸就行了。所以只要满足了条件就随便报了一个,这样是不对的。首先把你看上且符合要求的几个职位标记上,时时观察报名人数和缴费人数,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报名缴费。(PS:这样就要求你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下报名人数,不过可能会忘。我去年和老公正热恋时就错过了报名,哈哈)

如果你说你的专业很恶心,请问你有我的专业恶心吗?我是学物理的,国考从来都没有一个职位符合要求(国家对物理的要求都是硕士),省考永远永远只能报三不限,这就意味着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一点都不夸张。每次报名,我都吐了几口老血,或者有时干脆就报不上。

复习,你要有自己的框架和节奏

我弟是大四狗,这次打电话过来问我行测考什么。我要晕死,你学校没网么?不知道不能查么?想考公务员,都不知道要考啥,你最好别考了。

注意我的顺序!(敲黑板)就是考试的做题顺序,当然你也可以形成自己的顺序。

资料分析

没错,资料分析一般是在行政能力测试的最后一个部分,所以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其实这一部分你说最后做不完都放弃了,而这一部分是最好拿分的。我吸取教训后不管是练习还是考试,都是最先做这一部分。资料分析的数学计算并不难,最主要的掌握近似数,很多比较大的数据,你使用近似数就能轻松解决。还有一个叫首尾法,需要重点掌握。据说在以往各次公考中,它的分值相对较高一点,这个消息不得而知,不过好好复习和练习,它很好拿分就对了。

数量关系

数学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比较难的,对我这个伪理科生而言,也是一样。我曾经一度放弃这一部分,考试的时候把这一部分放在最后写,来不及了随便蒙几个,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导致每次行测分数在60分徘徊都是因为它。

那么怎么复习数量关系这一模块呢?首先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算和数学计算。数字计算就是各位排列组合,这个有些规律比较好找,不过考场上你至少有一个想不出来(不论你复习的再好)不要纠结,你就想着是送给它的就好。

至于数学计算,换句话说都是小学奥数题。比如行程问题,牛吃草问题,抽屉原理,工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基本上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公式。起初我只是背背公式,可是一到做题,又还是不会做。后来发现,要熟练掌握公式里每个量对应的什么才可以,当时因为都是选择题,代入法有时也很管用哦!

行测逻辑判断中,怎么区分选项是另有他因,还是无关项呢?感觉有的题问哪项是削弱的,然后有的选项跟提干

无关选项是所答非所问。比如因为A所以B,选项说因为C所以D。完全与题目没有任何关系。

另有他因是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因为A所以B,答案是因为C所有B,就是指出有另外因素可能与题目中某些因素有关联。

这道选择题的B选项不应该是充分必要条件吗?B选项可以推出行列式为0啊难道不对么?

这道题必要条件是什么意思,就是行列式D=0可以推出下列那个选项是正确的

再者充分必要条件就是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理解了吗

31、 23 29 31 37 ( ) A. 41 B. 40 C.43 D.45 选C为啥?望高手解答 35、 84 12 48 30 39 ( ) A. 23 B

前面一道题目答案是A41 因为都是质数按大小顺序排过来的 23 29 31 37 41 43 47等等。第一题选C是错的 也没有道理 选C的答案不是官方给的吧?网上给的答案不一定完全正确的 我逛了很多行测论坛了 肯定是选A !你看看吧

31. 23 29 31 37 ( )

A. 41 B. 40 C.43 D.45

答案:A

23、29、31、37、41

质数列,就是只能可被1整除的数

补充:第二题选项补全了 我就明白了 把所有数字加起来 如果等于两位数继续加 最后等于3

比如 8+4=12 1+2=3

3+9=12 1+2=3

3+0=3

答案应该是C(3+4+5=12 1+2=3)

TAG: 选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