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前聋是什么意思? 语前聋能说话吗

2740℃ GUSTAVO

语前聋是什么意思?语前聋能说话吗

什么是语前聋与语后聋

正常交流要看什么情况,患者是什么情况,语前聋还是语后聋,产品好坏,医生手术水平都有关系的,

什么是语后聋患者 ?

语后聋患者

因某些原因造成的听力下降、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的听障患者。

什么是“失语症”?

失语症是使用 和理解语句能力的缺陷,通常 由打击和脑部伤害造成。

一、 失语症的定义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语言功能丧失或受损。

    二、失语症的常见病因

    1、脑血管病

    2、脑外伤

    3、脑肿瘤

    4、感染等

    脑血管病是其最常见的病因。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可产生各种言语障碍。

    失语症在所有语言障碍中是一种最复杂的语言障碍。

    三、失语症的言语症状

    一)听觉理解障碍

    是指对口语的理解能力降低或丧失。根据失语症的类型和程度不同而表现出在字词,短句和文章水平。

    1、语义理解障碍

    在失语症最多见,患者能正确辨认语音,但存在着连续的音义中断已致部分或全部不能理解词意。在重症时,对日常生活常用物品名称或简单的问候语也不能理解。在中等重度时患者可以理解常用的名词无困难 ,对不常用的词有困难,或者对名词无困难,但对动词不能理解。轻症患者往往在句子较长,内容和结构复杂时不能完全理解。

    2、语音辨识障碍

    患者能象常人一样听到声音,但听对方讲话时,对所听到的声音不能辨认,给人一种似乎听不见的感觉,患者可能会说听不懂你的话或不断地让对方重复或反问。

    (二) 口语表达障碍

    1、 发音障碍    

    失语症的发音障碍与言语产生有关周围神经肌肉结构损害时的构音障碍不同,发音错误往往多变,这种错误大多由于言语失用所致。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随意说话和有意表达的分离现象,即刻意表达明显不如随便说出,模仿语言发音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可有韵律失调和四声错误。 

    2、 说话费力

    一般常与发音障碍有关,表现为说话时言语不流畅,患者常伴有叹气,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费力的表现。

    3、 错语

    常见有有三种错语,即语音错语,词意错语和新语。语音错语是音素之间的置换,如将香蕉说成香猫,词意错语是词与词之间的置换,如将“桌子”说成“椅子”新词则是用无意义的词或新创造的词代替说不出的词,如将“铅笔”说成“磨小” 。

    4、 杂乱语

    也称奇特语,在表达时,大量错语混有新词,缺乏实质词,以至说出的话使对方难以理解。

    5、 找词和命名困难

    指患者在谈话过程中,欲说出恰当词时有困难或不能,多见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在谈话中因找词困难常出现停顿,甚至沉默或表现出重复结尾词,介词或其他功能词。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找词困难。

    6、 刻板语言

    常见于重症患者,可以是刻板单音,如“嗒、嗒”,“八、八”,也可以是单词如“妈妈”“妈妈”,“人啊”“人啊”,这类患者仅限于刻板语言。即任何回答都以刻板语言回答。有时会出现无意义的声音。

    7、 言语的持续现象

    在表达中持续重复同样的词或短语,特别是在找不到恰当的表达反应方式时出现,如有的患者被检查时,已更换了图片,但仍不停地说前面的内容。

    8、 模仿语言

    一种强制的复述检查者的话,称模仿语言,如检查者询问患者“你多大岁数了”,患者重复“你多大岁数了”。多数有模仿语言的患者还有语言的补完现象,例如:检查者说“1、2”,患者可接下去数数,检查者说:“白日依山尽,”患者接下去说:“黄河入海流”。有时补完现象只是自动反应,实际患者并不一定了解内容  

    9、语法障碍

    (1)失语法表达时多是名词和动词的罗列,缺乏语法结构,不能很完整的表达意思,类似电报文体,称电报式言语。

    (2)语法错乱指句子中的实意词,虚词等存在,但用词错误,结构及关系紊乱

    10、言语的流畅性与非流畅性

    根据患者谈话特点将失语的口语分为流畅型和非流畅利性。

    11、 复述

    (三)阅读

    因大脑病变致阅读能力受损称失读症。阅读包括朗读和文字的理解。

    (四)书写

    (五)计算

    四、失语症评定

    失语症评定的主要目的是判定患者有无失语症,失语症的类型和轻重程度,了解各种影响患者交流能力的因素,评定患者残存的交流能力,确定治疗目标及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情绪方面:是否焦躁、易怒、不安抑郁。还有对周围事物的关心程度,是否能配合检查、训练意欲等。以上各项评价结束后,要结合评价前已掌握的医学情况进行分析,(如发病原因、性质、发病时间的长短、既往是否有脑血管病史、癫痫发作史、心血管疾患、视野、听力、CT、MRI结果)最后判断是否有失语症,轻重程度,可能为哪一种类型。

    六、失语症的预后:

    一般失语症的预后与原发病的预后一致,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人口已趋向老年化,也产生了失语症趋向重度化,复杂化的趋势。再加上随年龄增加所带来的脑机能低下,有时会见到症状加重的现象。若为再次脑卒中或以进行性疾病为基础,失语症状也会加重。

    失语症的预后相关的因素

    ⑴训练开始期 :越早越好。

    ⑵年龄: 越年轻越好。

    ⑶轻重程度: 轻度好。

    ⑷原发疾病: 脑损伤范围小,初次脑卒中的好,脑外伤比脑卒中好。

    ⑸合并症: 无合并症者好。

    ⑹利手: 左利或双利比右利者好。

    ⑺失语类型: 表达障碍为主比理解障碍为主者改善好。

    ⑻智能水平: 智商高者比低者好。

    ⑼自纠能力: 有自纠能力和意识者好。

    ⑽性格: 外向性格者好。

    ⑾家属和本人对恢复的愿望高的好。

    如何治疗

    1.临床医生的早期处理

    2.言语治疗师的专业评定和治疗

    3.物理治疗师的相关治疗

    4.心理治疗的协助

    5.家属的配合治疗

(1)重视日常性的原则

    采用日常交流活动内容为训练课题,选用接近现实生活的训练材料(如实物、照片新闻报道等。

    (2)重视传递性的原则

    除了用口头语以外,还利会用书面语、手势语画图等代偿手段来传递信息。

    (3)调整交流策略的原则

    计划应包括促进运用交流策略的训练,使患者学会选择适合不同场合及自身水平的交流方法。

    (4)重视交流的原则

    设定更接近于实际生活的语境变化引出患者的自发交流反应。

    谢谢!

关于助听器的知识

现在,助听器可以说是解决听力障碍的重要手段。那么,您了解助听器吗?

在了解助听器之前,听觉

耳损大致分为三类:传导性损、混合性损和感音神经性损,传导性损的原因包括中耳炎、耵聍堵塞外耳道、外耳道闭锁、 耳硬化症等,而老年性耳损多属于感音神经性损,占大多数。

  传导性损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而对于感音神经性损,药物基本无效。事实上,患者不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听力减退,无论是传导性损、感音神经性损还是混合性损,只要听力损失影响到日常交谈,药物或手术方法无效,没到全听不见的程度,都应该选配助听器。

  从工作原理上,助听器主要分气导和骨导两种。气导助听器就是通过话筒传导声音,耳机像个喇叭把声音放大,送到患者耳朵里。骨导助听器是将放大的电信号转化成机械能,通过振动耳蜗内部结构来传递声音,因此适用于有外耳或中耳畸形等气导助听器无效的患者。

  总之,一个患者该不该戴助听器,戴什么样的助听器,单耳戴还是双耳戴,如果是单耳戴应戴在哪一侧,应结合耳损的性质、程度、病史、年龄、生活习惯及听力需求、经济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整体考虑。

  有些老人认为“人老耳背”是自然规律,听不听得见无所谓,或者怕花钱、怕麻烦,不愿戴助听器。时间长了,老人会越来越封闭、孤独,行为上也显得迟滞,让晚年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所以说,助听器该戴就得戴。

  助听器是最主要的听力康复装置,绝大多数听障人士可以获益。但对于听力损失严重(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损)以及接近全损的患者,助听器是无效的,需要植入人工耳蜗来解决。此外,骨锚式助听器及振动声桥,都是特殊形式,也是特别有用的新型助听器。

  在助听器的选配中,除了考虑患者的听力受损情况和助听器性能以外,一定要遵循常规流程,才能实现成功选配。通常验配助听器有8个步骤:

  1.收集患者的情况,包括病史、听力受损带来的困惑、最想解决什么问题等,判断还有没有其他的康复手段。

  2.基于以上情况,对患者的听力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判断患者是否有佩戴助听器的禁忌症(如中耳炎、耳道湿疹等)。

  3.和患者达成共识,让他们意识到听力问题是可以得到帮助的,然后在众多的品牌中为患者选择若干个不同档次、但都适合他们的助听器。

  4.患者试戴助听器,体验助听效果,从而挑选一个最合适的。

  5.助听器确定下来了,就要取耳样用于制作定制机或耳背机的耳模,患者确认订单。

  6.患者取机的时候,医生还要根据他们的听力情况进行微调,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并且评估助听后的效果并指导患者使用助听器。

  7.选配工作基本完成了,但患者的听力状况和心理因素可能还有变化,所以应定期随访。

  8.对老年患者来说,言语测试是助听器选配时重要的评定和评估工具。另外医生还要向老年听障者介绍老年性损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有道先带您来了解一下耳损。

TAG: 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