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平阴名胜古迹,首屈一指的就是翠屏山宝峰寺,为什么名气这么大? 写出三个名胜古迹

4789℃ THOMAS

济南平阴名胜古迹,首屈一指的就是翠屏山宝峰寺,为什么名气这么大?写出三个名胜古迹

平阴名胜古迹介绍

洪范大寨山   

大寨山 位于洪范池镇东南,海拔494.8米,为平阴县境内最高峰。清咸丰年间,当地居民因避战乱,于上建房扎寨,故名。现在石室、寨门尚存。此山古名大山,因狼溪河发源于此,故又名“狼山”。相传,古时...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东流泉

《水经注》曰:“天池山下有泉,名东流泉。”东流泉,因其在洪范池之东1公里处,故名。又因明代中丞刘隅在此建书院,所以又名“书院泉”。元代东平路兵马总管严实在此建有别墅。该地山泉环抱,环...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日月泉

日月泉位于洪范池镇云翠山南天观内,南天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当时全国四大名观之一,道数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曾修炼于此,主要建筑有玉皇阁、蓬莱仙院、长春阁、...

齐鲁名泉扈泉

扈泉位于洪范池南1公里处,云翠山北侧的山坳中,因泉北便是古代扈国国城旧址,故名扈泉。扈泉源于一天然石洞,该洞直径1米左右,在山坳的一侧石壁上。扈泉水量丰沛,可灌溉周围数千亩良田...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洪范池

洪范池 又名“龙池”,在洪范池泉群中,最为著名。池名源于《尚书·洪范》,取其洪水就范之意。据池前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龙池呈正 方形,四周石砌。边长...详细内容

东阿镇永济桥

永济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根据《...详细内容

东阿石门晚照

石门 位于东阿镇小屯村北,距县城20公里。石门高3米,宽5米,洞深19.5米,为东阿通平阴的要道,东周时开凿。洞西南古寺庙遗址犹存。晚霞从洞中穿射如长虹,古称平阴八景之一...详细内容

翠屏山多佛塔

翠屏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当地人俗称为“水山”。翠屏山自然景观...详细内容

云翠山风景区

云翠山位于洪范池镇政府南2公里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0336365山势南北走向,山脊约5公里,高474.9米。遍山林木青翠,荫接影连。峻峰陡立,奇景叠献。山泉流淌,浸花润木。山寺隐约,古迹众多。...详细内容

于林白皮松

于林位于洪范池北1.5公里处,为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墓地。于林坐北朝南,陵园占地面积4公顷。据明史书记载:于林有牌坊两座,一...详细内容

胡庄天主教堂

胡庄天主教堂建筑群位于平阴县城南8公里的胡庄村。自1604年天主教传入平阴县胡庄村以来,至1966年共建成村内和山上大小教堂7处。&n...详细内容

文物古迹

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4处:北安故城遗址 位于安城村东50米,距县城5公里。是四面临沟的高台地,

云翠山南天观

南天观建于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修炼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此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

济南平阴县有什么名胜古迹?

一、县城周边地区,主要包括圣母山、贤子峪等景点:

1、圣母山风景区:圣母山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5公里的胡庄村,它与上海佘山、吉林江南圣母堂并列为中国三大天主教圣地,每年仅5月份就有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个市县的近10万人前来朝圣。自1604年天主教传入平阴县胡庄村以来,到1966年共建成村内和山上大小教堂7处,现存圣母山露德教堂和圣母无染原罪天主大教堂两座。两座教堂风格迥异,气势恢宏,位于山下村中的圣母无染原罪天主大教堂最早始建于1909年,已有百年的历史,是一座典型的罗马式建筑,圆圆的穹顶,高大的双钟主塔楼,庄严神圣,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一处罗马式天主教堂。位于圣母山主峰顶的露德圣母堂,是每年圣母山朝圣的核心,已400多年的历史,闻名海内外,整座建筑采用哥特式风格,塔尖高耸,壮丽雄伟。圣乐飘飘处处闻,来到圣母山,你不仅会被这里美轮美奂的欧式建筑所吸引所赞叹,浓郁的宗教色彩,不同的异域文化更将会带给你心灵的震撼。

  近年来,环绕圣母山建设了集农业展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占地2万亩,设有三区六园,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其中园区内的精品海棠园占地近1200亩,种植海棠20万株,拥有20个优秀海棠品种,50多个花色,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海棠园艺化栽培基地之一。每年4月,海棠花盛开,花期一个月左右。期间,游客可在园内认领海棠树,品尝葡萄酒,还可以挖野菜、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田园风情。

  目前,在圣母山西麓又建成了“中国玫瑰文化园“,通过种植各色玫瑰,组成一幅巨大的玫瑰仙子图像,充分展现了玫瑰的独特魅力。

2、贤子峪: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距济菏高速平阴出入口3公里。是一处全部由石头建筑组成的古村落,由明代贡生张宗旭始建,后发展成村。村子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林木茂盛,浓荫蔽日,古木、泉水众多,清新幽静。《平阴县志》有“曲涧潺潺,古木蓊蔚”的记载。村中石屋、院落仍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是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村落之一。村中古迹众多,有三泉庵、伏魔殿、观音堂等。

二、玫瑰镇,位于县城西南,主要包括玫瑰园和翠屏山景点:

1、玫瑰园 :始建于1959年,占地100亩。园内有国内外玫瑰花品种60余个,建有全国唯一的玫瑰花专业科研机构。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以栽培历史悠久,花大瓣厚色艳,香味浓郁,出油率高,品质优异而驰名中外。平阴玫瑰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给人们爽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还具有极高的养生和美容等食用、药用价值。玫瑰鲜花蕾提取的精油价值堪比黄金,有“液体黄金”的美誉。每年的五月份,朵朵玫瑰绽放春的色彩,吐露爱的芬芳。无论徜徉在花丛,还是信步花间,玫瑰花都会让您衣袖添香,悠远绵长。牵手今生,玫瑰有约,玫瑰园是情人浪漫旅游的最佳选择地。

2、翠屏山: 翠屏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的玫瑰镇境内。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翠屏山自然景观、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宝峰寺是山西侧半腰处最为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始建于唐天宝十一年(752),初名“保宁院”。金大定三年(1163)重修,改称“宝峰寺”。清雍正年间,改建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多佛塔矗立在宝峰寺内,此塔建于唐贞观四年(630),明嘉靖元年(1522)重修。多佛塔共13层,呈八棱状,用当地青石构筑,每层四周皆辟佛龛,内嵌石雕佛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洪范池镇,位于县城西南约30公里处有“齐鲁泉乡”美誉的洪范池镇,主要包括洪范池、东流泉、云翠山、于林等景观:

1、洪范池: 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洪范池又名龙池,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池名源于《尚书·洪范》,取其洪水就范之意。水深6米,清澈见底。池底及四壁散泉缓缓浸溢,日涌量约1000立方米。泉水“不因旱涝而消长,不因冬夏而变温”。若将一枚硬币掷入水中,硬币就会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飘摇旋转,久久不沉,日照其上,金光闪闪,呈现出“洪范浮金”的奇观。此泉水质优良,是正宗阿胶生产的水源地之一。

2、云翠山: 云翠山位于洪范池镇南2公里处,南北长5公里,海拔474.9米,为泰山西脉。该山突兀耸拔,林木葱郁,翠柏掩映,洞流清泉,曲径通幽,自然风光得天独厚。山上古迹景观众多,主要有天柱峰、子陵寨、南天观、蓬莱阁、日月泉、墨池泉、摩崖石刻等景观。其中,南天观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明隆庆年间重修,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曾修炼于此,与当时的北京白云观、济南长春观、邹县峄山长青观并称全国四大名观。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日月泉”就位于云翠山南天观蓬莱仙院南端的回阳洞内。日泉在南,月泉在北,两泉相邻而不通连。因泉口岩石形如日、月而得名。泉水深约1米,清凉甘甜,大旱不涸。

3、东流泉: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该泉最早见录于《水经注》,原名东流泉,位于洪范池镇书院村东的天池山下,因明代中丞刘隅曾在泉旁建书院,又名书院泉。泉水自天池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汇入石砌方池中,日涌水量约8700立方米,是洪范诸泉中涌水量最大的泉池。该地山泉环抱,环境清雅、幽静,冬暖夏凉,山村水廓,小桥流水,自古就有“小泉城”之美名。

4、于 林:位于洪范池北1.5公里处,是省内独有的白皮松古树林。于林本为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墓地,占地4公顷,原有万历皇帝御书牌坊两座,及华表、石狮、石虎、石羊、石马、石碑等,今多已不存。林中植有万历皇帝所赐白皮松59株,尚存40株,属国家稀有珍贵树木,平均胸围2米、高16米左右,树干挺直,通体银白,经阳光照射,闪烁有光,斑斓可爱,历400余年仍生机盎然。

四、东阿镇 东阿镇素有“阿胶之乡”的美誉,位于平阴县城西南20公里处,是正宗阿胶的原产地。

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福胶集团

  东阿古镇与茅台镇、景德镇并称为中国三大古镇,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宝”, 李时珍《本草纲目》:“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所以阿胶以历代老东阿县城——东阿镇生产的阿胶为最正宗。

  山东福胶集团是全国最早的阿胶生产企业,始建于1950年。独家继承了中国阿胶之乡——山东东阿镇历代精湛的熬胶技艺、独家使用现存惟一传统熬胶水质——九泉汇聚而成的狼溪河水、独家依照熬制贡胶所用的狮耳山驴标准而选用纯正原料驴皮,因此福牌阿胶保持了正宗地道的本质和显著而独特的疗效,成为海内外华人唯认的阿胶品牌。1986年东阿镇福牌阿胶获得全国阿胶评比第一名、1988年获国家金质奖、1996年集团所在的平阴县东阿镇被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2003年获阿胶原产地注册、2006年被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200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工艺2007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福胶集团也成为阿胶行业唯一获得以上七项国家级荣誉的企业。2009年福胶集团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的制作工艺被授予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近年来福胶集团为进一步保护和挖掘阿胶文化,将整合东阿镇阿胶文化资源,打造阿胶自然博物馆,建立狼溪河生态公园,建立狮耳山养驴基地,修复明清阿胶作坊,以振兴民族品牌、弘扬民族文化。

赞美家乡 平阴

平阴县是省会济南的市郊县,属沿海经济开放区,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7镇4乡,345个行政村,35万人。素以“玫瑰之乡”和“圣药阿胶”的正宗产地而闻名中外。

平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地处东经116°23′至116°37′,北纬36°01′至36°23′。位于济南、泰安、聊城三地市的结合部,是华北与中原、山东半岛与内陆地区进行经济贸易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物资中转站,今天已成为济南向鲁西南辐射的重要窗口,105、220两条国道和014省道贯穿全境,与京沪、京九两大动脉相连,县、乡道路全部实现柏油化。通讯实现了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全县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并入国际通讯大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平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平阴之名始见于《左传》,因地处古东原北部群山之阴,古济水之南而得名。隋大业二年即设县,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平阴处于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的中心位置,这里人文景观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是旅游观光、寻古览胜的好地方。先圣孔子曾到平阴讲学,留下了“杏坛遗响”;三国时“七步成诗”的一代才子曹植,曾封王於该县东阿古城;明代文学家、学者于慎行领文坛“一时之风骚”,他读书讲学时的书院以及墓地于林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地处城南的胡庄尖山教堂,是全国三大圣母堂之一;还有玫瑰镇的翠屏佛塔,洪范池镇南天观等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这一切都构成了丰富灿烂的平阴文化

平阴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素以花香色艳、品质优异而著称;名贵中草药阿胶,因始产于我县东阿镇一带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滋补珍品,曾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和国内优质产品称号;洪范龙池天然矿泉水甘甜纯正;刁山坡氡锶复合型热矿水,治疗疑难病症具有神奇疗效;白云岩、石灰石、大理石分布广、储量大,开发价值高。

自然地理

泰山余脉纵贯县境中部,西部和北部有黄河流经,南部有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润泽,平均海拔35.5米。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主要地貌类型分为四种:山地占总面积的30.80%;丘陵占总面积的33.30%;平原占总面积的24%;洼地占总面积的11.90%。

县境内山脉为泰山西伸余脉,呈西南走向。从肥城县北部的陶山西入境,主峰天堂山;蜿蜒向南、北、中各地延伸,山峦起伏,纵横交错。自天堂山起分北、南两支。北支由毛铺村北经兴隆村东向西北行经三皇殿村,至黄河岸边的望口山。南支从天堂山南行延至分水岭,向南延伸至九峪山,向北延伸至田山。自分水岭向西北经胡山口、堡子、陶庄、刁山坡向西至外山,长20公里。这条支脉又分4条小山脉。主要山峰有黑山、灵芝山、罗寨山、鹤山、卧牛山、外山等;自烂柯山向东北分出一支到安子山,向西分出一支到杨河村东,向北延伸一支经石板台、花石崖、石门至亭山,由石板台向西经龙山头至窑头;自大寨山向北经石碑子至纸房南,向西南经扈山、南天观、云翠山至凤凰山;自旧县村东南向西延伸至大清河边的陈山口、浮粮店村。自旧县村北的华山向北延伸至少岱山、黄山。全县有大小山头848个,其中海拔400米以上的16个,300~400米的75个,其余均在300米以下。大寨山最高,海拔494.8米。主要山脉有天堂山及其支脉,九峪山及其支脉,黑山及其支脉,大寨山及其支脉,大红顶及其支脉,大荆山及其支脉等。县境内主要山头:

天堂山 位于毛铺村东,海拔371.6米,山高坡陡,峰峦环列,形势险要。

馒头山 位于兴隆镇村东北,海拔268.7米。

黄麓山 位于林洼村北,海拔233米。

寨山 位于常天井村西,海拔227米。

尖山 又名文笔山,位于县城东,海拔176米。

青龙山 位于二级站东南,海拔162.7米,山西面有金斗峪山泉、烈士陵园和田山引黄电灌工程二级站。

皇路山 位于蒋沟村西北,海拔195米。

孔子山 位于孔子山村西,海拔168米。

九峪山 位于刁鹅岭村西,海拔419米。主峰邵家寨,东北面有1个大峪和9个小峪,故名“九峪山”。山北有拔箭泉。

晒经山 位于大荆山村东南,海拔260.1米。

狗蹄子山 位于黄坡村东北,海拔259米。

大荆山 位于大荆山村南,海拔285.6米。

烂柯山 位于晃峪西南,海拔398.5米。

翠屏山 位于县城南10公里的刘店村南,海拔229米。山上多泉,草木旺盛,又名“水山”。山顶古塔耸立,古庙遗址尚存。山下多植玫瑰花。

亭山 位于大站村西,海拔159.9米。西面悬崖峭壁,山坳有洞,东靠石门山。

黑山 位于黑山村南,海拔335.9米。

大寨山 又名“山监山”,位于大寨村西,海拔494.8米。东面与华盖山并列,西面与云翠山对峙,南与东平县水牛山相连,北和刘寨山相接,诸山环绕,惟大寨山高耸。山上苍松翠柏,花果满山。

云翠山 又名油篓寨,位于大寨山西,海拔434.9米。山上南天观庙宇残垣尚存,柏树满山,景色秀丽。

华盖山 又名韩寨山,位于丁泉村东,海拔443.9米。

大山 位于任庄村西,海拔371米。

黑风口山 位于张海村西,海拔338米。

凤凰山 位于刘庙村东,海拔411.7米。

大红山 俗称“大红顶”,位于大吉城村东南,海拔377米。

华山 位于旧县村北,海拔288米。山上有洞、有泉、有石佛像。

狮耳山 位于尹村村北,海拔250米。山势峻秀,山上有洞、有泉。

黄河平阴段

黄河从旧县乡前姜沟村入平阴县境,向东北方向流去,流经东阿镇、刁山坡镇、平阴镇、栾湾乡,至栾湾乡东部的王营出境,流入长清县。隔河与东阿县东西相望,南北与东平阴县,长清县相连,全长40.48公里。

黄河平阴段是河道由宽向窄过渡的起点,左岸(东阿县)有堤防险工护滩工程,右岸(平阴县)为山地。河道最宽处5公里,最窄处不足0.5公里,形成天然卡水口。大水时上下水头相差30多厘米。1958年最大流量12600立方米/秒,水位43.13米。河床高出地面,给沿黄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不断的治理河道,修筑控导工程,护滩工程,护城堤工程,引黄电灌工程,逐步的把黄河水害变为水利。先后在平阴段河岸修筑了8个坝头,10处控导工程。长3913米,顶宽8米,高程44米的护城堤;全长29.4公里,顶宽3--4米的沿黄生产堤;1968年修建了山东最大的灌溉面积2.1万公顷的田山引黄电灌站;1970年建成了连接东西黄河两岸,全长963.5米的平阴黄河大桥;历年修筑小型引黄电灌工程6处,把黄河变成了灌溉良田,造福平阴的生命之源。

1996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黄河滩区村庄搬迁和筑台重建的决策。三年来,平阴县黄河滩区共搬迁村庄27个,4323户,新建住宅47.29万平方米,新建搬迁小学19处,建房1.56万平方米;77个滩区村,10433户村民筑村台528.98万立方米,加固学校22处,安置学生8991名。滩区103个搬迁村和筑台村均达到了防御10000立方米/秒洪水的安全标准。滩区村民可以安心的脱贫致富奔小康。

2002年国家又投入200多万元,对田山一级站设施进行维修,翻新了机房,维修了水渠和其它设施,美化了环境,把田山一级站变成了吸引人们驻足观赏黄河景色的新亮点。黄河平阴段堤岸,随山岭曲折蜿蜒,时断时续,如巨龙盘旋。水面时窄时宽,窄处如银练飘动,宽处如湖波浩渺。秋末春初常有迁栖的大雁成群结队的在河水边休息觅食。

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平阴段河道稳定,岸边人民安居乐业。堤外河水奔流,堤内阡陌相连,村庄相望,绿野无边,果园成片。滩外的40公里防护林带,绿草如茵,林木参天,鸟雀鸣叫,景色诱人。近年来,这条绿色的屏障也成了人们旅游休息的好去处。

浪溪河

发源于洪范池镇的南部山区,源头由三条较大的支流汇成:一条发源于云翠山西侧,大山顶东侧的刘庄一带。另一条发源于云翠山东侧,大寨山西侧,两条支流在张海村东汇流。从张海村东向北至纸坊村,又和发源于大寨山东侧与韩寨山之间的支流狼溪汇流,为浪溪河上游。这段河道两岸山高坡陡,水流湍急,一般沟深30米左右。

浪溪河从纸坊村向北流经东阿老城,把旧东阿城分为东西两半,著名的永济桥,就坐落在浪溪河上。穿过东阿城,向西北由小河口流入黄河,河道长18公里。旧县志记载:“浪溪河与大清河、运河相连,航运货船能直通南(江南)北(河北)和海边(利津),黄河夺清后,漕运不通,黄水倒灌,河道淤积,山洪泛滥。清光绪三十年、三十一年(1904、1905)和民国十年(1921)旧官府曾数次对下游河道疏浚。”浪溪河宽30至50米,流域面积118平方公里。最大流量150立方米/秒。

浪溪河上游汇集了各具特色的泉水,各泉虽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却各有风韵,景色佳妙,让人称奇。主要有洪范池、丁泉、白雁泉、扈泉、书院泉等,常年清水长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对浪溪河进行了多次治理。在上游建成了大小水库15座,塘坝11座,扬水站35座,水电站4座,已装机5台430千瓦。1957年建成的东阿水电站,被山东省水利厅称为“山东省第一颗夜明珠”,解决了人们磨面、照明和浇地用电。发展灌溉265公顷。如今的东阿水库水量丰富,水面广阔,已更名为九汇湖。湖东宽阔高大的公路大桥飞架南北,为九汇湖增了几分姿色,更引的人们流连忘返。浪溪河上,因水库相连,如同一串用硕大的珍珠穿成的项连,把平阴县的西部山区装扮得闪光耀眼。1999年东阿镇政府曾组织农民对浪溪河下游进行了统一治理。

玉带河

发源于平阴县南部的李沟山区,蜿蜒向北,流经玫瑰镇至刁山坡的外山村南入黄河。全长27.5公里,河道宽50米至70米,流域面积134.2平方公里。河水最大流量150立方米/秒。玉带河源短流急,上游山泉较少,旱季河水断流,雨季山洪下泄,下游洼地常受其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平阴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对玉带河进行了五次治理,建起水库18座,总库容1775立方米,修渠道50多条,建扬水站35座,涵洞3座,对调节水量,削减洪峰,解除下游涝灾发挥了巨大作用。

玉带河流域是全县文物古迹较集中的地带。河两岸已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达10处,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的遗址有陈洼、河套、半边井、胡坡、团山、张庄、罗寨、斗祭台、崔山头等。另有罗寨汉墓群、李之绍墓、双王墓、焦则墓及翠屏山多佛塔等古迹。

玉带河流域特殊的气候、土质和勤劳智慧的人民培植了独具特色的平阴玫瑰。每年的五月中旬,玉带河中游的玫瑰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香的世界。河谷两岸,田间地头到处是竞相开放的玫瑰花,姹紫嫣红,花香四溢。赏花游山的人们络绎不绝。2003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平阴玫瑰为全国首家原产地域保护花类农产品,纳入WTO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锦水河

锦水河又名平阴河。水源有三:一来自分水岭以西的胡庄、尹庄、孙官庄一带,一来自分水岭以北的三山峪,桥口的山峪,一来自城东的山峪。三处来水成“川”字形,在老城南门外汇在一起,故又名锦水。秋日,水清流缓,南门外一段河面景色秀丽怡人,成为平阴旧志载的八景之一,曰“锦水秋萦”。锦水绕平阴老城一周后由城西北流入黄河。全长15公里,来水面积57.2平方公里。

安栾河

安栾河发源于安城东南部山区,流经段天、安城,入栾湾,栾湾东南部山峪之水汇入,经东平洛,至望口山入黄河。平阴县志载的八景之一的“天井飞泉”即在其上游。全长约20公里,流域面积74平方公里。

汇河

汇河是平阴县的第二条过境河流,发源于泰安(一说发源于毛铺),由肥城市石横镇衡鱼村西入境,流经孔村镇、店子乡、孝直镇,由孝直镇谷楼村南官桥出境入东平县境,过境长11公里,属季节性河流。河道宽50--70米,最大流量103立方米/秒,枯水量0.6立方米/秒。境内流域面积243平方公里。汇河在封建社会时,是济运河水源之一,停止漕运后,河道年久失修,逐渐变得窄浅。两岸无堤,夏季洪水泛滥,秋季沼泽一片,至冬季洼内积水不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阴县政府带领群众对汇河进行了治理,开挖了新河道,在两岸筑了河堤,同时对汇河的支流康王河、齐心河、小辛河(大兴)、环河(谷楼)进行了治理,修建桥函20多座,挖排水沟100多米。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沿汇涝洼进行了排灌路林统一规划治理,使6667公顷土地成了“地成方,渠成网,道路两旁树成行”,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2000年,平阴县对汇河平阴段11.73公里河道进行疏挖治理,共开挖土方133万立方米,河底由原来的30--40米,展宽到70米,上口宽98米。堤高7米,堤顶宽8米(形成两条生产路),边坡1:2,行洪能力达到每秒1000立方米。现在,汇河两岸已成为绿树成林、桑园连片、蔬菜大棚相连的富庶之地。

平阴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秋长于春,夏季来的早。这样的气候很适于人类居住和各种生物的生长及繁衍生息。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在平阴境内留有古人类生活的遗址多处,还发现有大象的牙齿。

山东最有名的风景区、名胜古迹有哪几处?最杰出的人物是谁?

山东最有名的风景区当然是蓬莱了;另外济南有三大名景,其中一个是趵突泉,别的两个我还真不知道。

最杰出的人当然是孔子了。你可以去曲阜的孔庙看看。

用心作答,鄙视复制粘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