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济南旅游的,都会到济南著名佛教圣地平阴翠屏山宝峰寺?

6720℃ RAFAEL

为什么到济南旅游的,都会到济南著名佛教圣地平阴翠屏山宝峰寺?

济南平阴县有什么名胜古迹?

洪范大寨山

  大寨山 位于洪范池镇东南,海拔494.8米,为平阴县境内最高峰。清咸丰年间,当地居民因避战乱,于上建房扎寨,故名。现在石室、寨门尚存。此山古名大?山,因狼溪河发源于此,故又名“狼山”。相传,古时...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东流泉

《水经注》曰:“天池山下有泉,名东流泉。”东流泉,因其在洪范池之东1公里处,故名。又因明代中丞刘隅在此建书院,所以又名“书院泉”。元代东平路兵马总管严实在此建有别墅。该地山泉环抱,环...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日月泉

日月泉位于洪范池镇云翠山南天观内,南天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为当时全国四大名观之一,道数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曾修炼于此,主要建筑有玉皇阁、蓬莱仙院、长春阁、...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扈泉

扈泉位于洪范池南1公里处,云翠山北侧的山坳中,因泉北便是古代扈国国城旧址,故名扈泉。扈泉源于一天然石洞,该洞直径1米左右,在山坳的一侧石壁上。扈泉水量丰沛,可灌溉周围数千亩良田...详细内容

齐鲁名泉洪范池

洪范池 又名“龙池”,在洪范池泉群中,最为著名。池名源于《尚书·洪范》,取其洪水就范之意。据池前清道光十八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龙池呈正 方形,四周石砌。边长...详细内容

东阿镇永济桥

永济桥为东西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彩虹,因此古今驰名。

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根据《...详细内容

东阿石门晚照

石门 位于东阿镇小屯村北,距县城20公里。石门高3米,宽5米,洞深19.5米,为东阿通平阴的要道,东周时开凿。洞西南古寺庙遗址犹存。晚霞从洞中穿射如长虹,古称平阴八景之一...详细内容

翠屏山多佛塔

翠屏山,位于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当地人俗称为“水山”。翠屏山自然景观...详细内容

云翠山风景区

云翠山位于洪范池镇政府南2公里处。山势南北走向,山脊约5公里,高474.9米。遍山林木青翠,荫接影连。峻峰陡立,奇景叠献。山泉流淌,浸花润木。山寺隐约,古迹众多。...详细内容

于林白皮松

于林位于洪范池北1.5公里处,为明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墓地。于林坐北朝南,陵园占地面积4公顷。据明史书记载:于林有牌坊两座,一...详细内容

胡庄天主教堂

胡庄天主教堂建筑群位于平阴县城南8公里的胡庄村。自1604年天主教传入平阴县胡庄村以来,至1966年共建成村内和山上大小教堂7处。

&n...详细内容

文物古迹

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4处:

北安故城遗址 位于安城村东50米,距县城5公里。是四面临沟的高台地,

云翠山南天观

南天观建于云翠山北侧一环形山腰处。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号长春)曾修炼于此,其弟子在此筑观,名为南天观。此观创建于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

济南平阴有什么名声风景

平阴旅游可以到胡庄教堂、洪范池(那儿吸水石挺多)、玫瑰园(最好在玫瑰花开的季节)、还有大寨山、翠屏山、尤寨山庄

神探狄仁杰中蓝衫记中的翠屏山现在在哪里?

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翠屏山

  翠屏山,位于济南市平阴县城西南12.5公里。以其山势奇峭巍峨,松柏苍郁茂密,恰似一道景色秀美的天然屏障而得名。又因山上泉水众多,有“一条岩缝一处泉”之说,当地人俗称为“水山”。翠屏山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是闻名遐迩的名胜,1985年济南市将翠屏山列入了市八大风景旅游区之一。

靖安县宝峰寺导游词

靖安县宝峰寺导游词

宝峰寺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城以北20公里的宝峰镇宝珠峰下、泐潭之滨。初名为“泐潭寺”,又名“法林寺”,因坐落在石门山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该寺为江南著名古刹,向来在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地享有盛名。

历史沿革

  唐大中四年(850)宣宗赐“宝峰”匾额,遂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宝峰寺周围层峦叠嶂,危崖壁立,树木葱茏,山川回合。寺后七岭奔来,左右两峰环抱,俗称“九龙聚会”之地,  宝峰寺气势灵奇,环境清幽。与宝峰寺历史有关的著名人物是马祖。马祖,中国佛教著名禅师,俗名马,僧名道一。他根据六祖慧能的主张,提倡心性本静,佛性本有,觉悟不假求外,宣扬“自心是佛”,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民族文化、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宝峰寺是马祖道一的重要道场,自唐贞元元年(785)起,马祖曾多次率徒来此弘法。唐贞元四年(788年)二月初一,马祖圆寂,世寿八十,弟子奉灵骨归寺于建昌石门山泐潭等。贞元七年(791),左仆射德尔奉德宗圣旨来为马祖建舍得塔。唐宪宗赐马祖谥号为“大寂禅师”。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世宗加封马祖为“普照大寂禅师”。

  宝峰寺自创建1200余年来,几度兴废,历尽沧桑,“文革”中列蒙厄运,香火中断。1992年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真如寺方丈一诚禅师倡议修复宝峰寺,得到靖安县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1993年开始兴工重建。一诚禅师亲自设计,所有资金也由他向海内外募化。

  宝峰寺在修建过程中,海内外诸山长老,十方大德,檀越信士,四众弟子,随缘解囊,鼎力襄助。全县上下,有关部门、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因而各项工程进行顺利,很快完成。农历九月十二日,为虚公和尚圆寂四十周年之纪念,大雄宝殿暨山门殿等落成开光,法会隆重,僧俗共喜,同日举行,以绍马祖之宗风,重振宝峰。

建筑格局严格

  宝峰寺整个建筑格局严格按照佛教寺庙的定式,寺门朝南,建有高达13米的仿古牌坊,额枋正中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的“马祖道场”四个大字。牌坊前有一处呈半月形放生池,池南建有九龙壁一座,用青石雕制而成,造型古朴,与牌坊交相辉映。进入牌坊后,向西行数十步,在南北纵向的一条中轴线有正殿四重:一进为山门殿,单层翘角,门楣上镌有“宝峰禅寺”四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二进为天王殿,两侧有虚怀楼、云海楼、;三进为大雄宝殿,系砖木结构,面积1100平方米,双重复檐,檐下斗拱密致。歇山式屋顶,覆盖黄琉璃瓦,翼角悬铃,随风作响。殿内正中塑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像,高13米,全身贴金,庄严如法。龛后塑有观音海岛,大殿四壁塑有五百罗汉,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形态逼真,服饰鲜艳,富有艺术美感,全国少见;四进为法堂、藏经楼,为两层阁楼,建于高处,登楼凭眺,全寺殿堂历历在目。正殿两边有厢房、配殿,均为两层,砖木结构。东侧自南北,依次为钟楼、客房、功德堂、伽蓝殿、斋堂、上客堂、影堂。外侧与之平等的有内客堂、祖堂、韦驮殿、学戒楼、方丈室。其外侧有禅堂。总建筑面积有一万余平方米,整个殿宇布局为长方形,所有殿堂与厢房均建有游廊,在雨天绕殿一周不致湿鞋。

马祖塔

  寺内珍贵文物为马祖塔,始建于唐朝中期,宋代重建,为马祖舍利处,全称为“宝峰马祖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并建有一石亭,护罩塔身,曾于1957年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塔被毁,亭尚存。1993年,马祖塔重建。全部采用从山东运来的汉白玉构建。塔高4.5米,底层为正方形须弥座造型,塔身是正方形,正面碑石上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马祖道一大寂禅师舍利之塔”东西两面的碑石上,分别刻有唐朝权德舆和当代一诚禅师所撰写塔铭。塔亭以花冈石为原料,六柱六角宝盖式造型,用石板覆盖,檐首六角均有昂首龙头状饰物。   

游览胜地

  寺内古柏参天,树木成荫,花圃星罗棋布,形成园林式寺庙。近年来江西佛学院就办在此处,培养了不少佛门弟子,成为江西佛教文化的中心地之一。此外,全国各寺和香港、台湾、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苏联、美国、加拿大等地僧侣、居士、游客纷纷前来礼佛、参观,已成为弘扬佛法道场,游览观光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