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宝宝早教怎么进行啊? 大班阶段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877℃ TERRENCE

幼小衔接阶段,宝宝早教怎么进行啊?大班阶段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4岁宝宝如何进行早教有哪些方法

3-6岁的宝宝开始了对于感官、世界的进一步探索,开始对社会规则、社交生活、色彩、逻辑思维、使用工具、写字、情感等产生强烈的敏感,并且3-6岁的宝宝也要开始为幼小衔接开始做准备。赢在起点针对3-6这一阶段的敏感期,以及之后幼升小准备,通过学习能力、数理逻辑与财商、语言与情商三门课程,培养学习能力、数理逻辑、语言发展、情绪情感、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能力的发展,全面帮助宝宝的成长。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应以终身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幼儿教育阶段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不仅要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准备,更要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阶段的教育,两者虽然相互连接但存在较大差异。幼小衔接便是在两者的差异中寻求某种联系,侧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使其具备基本的能力,以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

只有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才能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活环境不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而小学教室中则是固定的桌椅摆放。

作息制度不同。幼儿园中每日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过1小时,且幼儿在园每日有2~2.5小时的午睡时间;而小学的学习生活则较为紧凑,不仅取消了午睡,每天还要按照课程安排学习各科课程。

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不管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都要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的吃、喝、拉、撒、睡;而小学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

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蕴含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无论是专门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分散的区域活动,甚至是楼道与班级的环境布置,处处蕴含着教育的内涵;另外,除了预设课程,生成教育与随机教育也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小学则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完成既定的课程。

教学方法不同。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并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大部分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体验、感受与表达;而小学的教学则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

评价方式不同。幼儿园重视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评价,并不设立专门的考试;而小学则通过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来考察幼儿的学习成绩。

二、全面发展,能力为重

许多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在幼儿园大班教孩子读拼音、识汉字、学算术、说外语,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幼小衔接存在较为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只重视知识技能的片面衔接,忽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便成了幼小衔接中突出的矛盾。如何化解矛盾,使幼小衔接真正成为让幼儿终身受益的教育阶段,以下一些做法可供参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能够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可以用“加法”或“减法”培养好习惯。比如培养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用“加法”,针对大班幼儿在阅读中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可以逐渐增加幼儿有意阅读的时间,从10分钟过渡到15分钟、20分钟,逐步培养幼儿阅读的专注性,将阅读与学习相联系;又如,有的幼儿上课时喜欢随便说话,为了让幼儿能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课堂表现提出要求,逐周减少幼儿每节课说话的次数,如果幼儿能够做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一两个月后,幼儿就能改掉课上随便说话的坏习惯,这便是运用“减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快乐、自信地应对小学课程,让他们在过渡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红黄蓝教育机构携手众多教育专家专门打造了入学准备课程——《红黄蓝快乐入学必看》、《红黄蓝快乐入学必做》,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核心,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学习准备。如其中的《汉字描红本》,在培养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同时,从全部描红到部分描红再到独立书写的描写设计,用小步递进的方式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养社会能力,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经验准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应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合理安排一日作息时间,主动饮水、入厕等。就拿饮水来说,幼儿刚刚升入小学,在没有教师提醒的情况下常常不能主动饮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大班下学期末培养幼儿主动饮水的生活习惯。又如,小学每节课的时间安排在35~40分钟,课堂上一般不允许喝水、上厕所,对于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逐渐减少幼儿每节课喝水与上厕所的次数,最终使幼儿适应小学课堂的时间安排。

增强责任感。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责任与义务的内涵,培养幼儿乐于为他人服务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轮流当值日生,为每名幼儿安排自己的值日岗位,通过对值日生岗位的实践,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应该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孩子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1、注意力培养。六岁有专注力不足现象的孩子,多种注意力练习可促进提升孩子的有意注意力水平,增加注意力稳定性和集中度,同时也拓展注意力的广度和灵活性。让孩子在课堂中坐得稳当,听得全神贯注。

2、视知觉能力培养。通过多种形式锻炼孩子的视知觉能力,集中孩子注意力、不走神,为读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解决幼儿容易漏题、读错行等问题。

3、社会性适应力培养。城市生活格局以及独生子女问题,使如今的孩子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会交流、不会分享、不懂得尊重他人等。

在幼小衔接阶段,需要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呢?你们都是怎么做的?

多多阅读,童话书,历史书,阅读能力是真正的起跑线,看看尹建莉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阅读可以加强大脑神经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