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杆滴液防树虫靠谱吗?

4083℃ SANTOS

树杆滴液防树虫靠谱吗?

请教用什么涂树杆可以防钻心虫(天牛幼虫)蛀入树杆

引其文一段“绿色威雷名叫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又称触破式微胶囊剂,是充分利用微胶囊技术,药芯包囊氯氰菊酯,微胶囊平均颗粒直径在10-20微米,曾称微米技术,是针对天牛虫害的特性,而开发的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新农药。绿色威雷根据天牛成虫耐药力强、成虫羽化期长、不易粘住农药的特点,而研制的一种新型微胶囊剂,它像地雷一样能在天牛踩触时立即破裂,克服了缓释性微胶囊剂短时间内释放剂量不足的缺陷,释放出高效原药粘附于天牛的薄弱处足部与跗节上,通过节间膜渗入天牛体内,进而杀死天牛.施用后未被踩破的胶囊完好保存下来,避免了农药重复使用造成的浪费,对天敌、环境影响小;药效迅速,持效期长,经内蒙、宁夏、甘肃等地大面积试验示范表明,用绿色威雷400倍液将树皮喷湿后,每平方厘米可达400个微胶囊,当大型天牛成虫在喷有绿色威雷药的树干上,爬行距离3米后就中毒死亡,喷药后40多天内,光肩星天牛的校正死亡率仍达到98%以上。对天牛成虫24小时防效在95%以上,持效期达52天;绿色威雷的毒性为低毒,无药害,对人畜安全,在环境中低残留。对天牛成虫药效高、击倒力强、持效期长、环保的四大优点。据有关数据表明,甘肃省临夏、嘉峪关等地利用400倍液喷雾60天时的杀虫效果接近100%,残效期长达60—80天以上,对天牛成虫防治效果好。2007年重庆中邦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区销售绿色威雷50吨,创绿色威雷在该地区销售的新记录。”请大家指教!20110901补充:非忽悠也,后来在网上搜的。

用药挟树叶能防虫害,或者用药包抱树杆能防虫害吗?

一、主要危害杨树的食叶害虫与防治

主要的食叶害虫有鳞翅目舟蛾科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分月扇周蛾、杨二尾舟蛾等,其次危害严重的有杨毒蛾、柳毒蛾等。杨扇舟蛾成虫灰褐色,前翅顶端有灰褐色的扇形大斑一块;雌虫腹部较粗大,末端具毛束。卵圆型,先橙红色,后黑褐色。初孵幼虫淡绿色,3龄后金黄色,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黑色,每节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第1和第8腹节背中央有红褐色大瘤各1枚。杨扇舟蛾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仅啃食叶片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静息时头朝一个方向,排列整齐。2龄后吐丝缀叶,形成大的虫包,白天隐伏其中,夜晚取食。3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取食,可将叶片食尽,仅剩叶柄。当食料不足时,则吐丝下垂随风飘迁他处危害。幼虫的食量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加,5龄幼虫的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0%左右。因此,如前期防治不及时,常在短期内把叶片吃光。该虫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大发生时极易成灾。

分月扇舟蛾成虫灰褐色,头胸部背面有一条浓褐色纵带;前翅有四条淡色的横纹,翅中央有一条灰白色线,把圆斑横割成两半。卵淡绿色。老熟幼虫纺锤形,背面黑褐色,两边黄色;背面有红色瘤和白色小圆点;第4节和第11节背面各有一个大肉瘤,上有4个黑色的小毛瘤。幼虫4龄后分散活动,食量最大,危害最凶。

监测办法:杨扇舟蛾、分月扇舟蛾、杨小舟蛾幼虫危害发生期近似,一年发生5—6代。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舟蛾类第一代幼虫开始危害时,在杨树林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临时标准地多块,每块标准地内随机抽取20棵标准株;道路及水渠两旁的杨树绿化带,随机选择几个路段,每路段选20株杨树进行调查,观察杨树叶片危害状。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取食叶肉,使杨树叶片呈筛网状,幼虫吐丝下垂,随风飘移他处危害;分月扇舟蛾取食叶片边缘,使杨树叶片成为不规则的锯齿状。

防治方法:

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幼虫期防治,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防治效果好,用药量少,成本低。舟蛾类防治时间应在每年的5月底到6月初进行。

2、在杨树高12米以下中幼林地区,幼虫3龄前,采取人工地面防治,选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地面喷雾防治,每亩用量15—20克,喷雾前加入少量的洗衣粉和水搅拌成浆状,再加l 500—2000倍水喷雾;

3、道路绿化带高大杨树可采用高射程车载喷雾,其特点是射程高,穿透性好。垂直射程20米左右,水平射程40米左右,操作方便,防治成本低。超低量喷雾药剂利用率高,污染小,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

4、3年以上生杨树纯林,郁闭度在0.7以上。采用1.2%苦.烟乳油喷烟顺风防治,用药量为每亩35—40克,药剂配比为1份药剂配9份柴油。喷烟时间为早上4—6点,下午16—2l点。也可采用便携式布撒器放灭虫药包防治,3人一组,每天可布撒60一80发,防治面积在500亩左右。

5、打孔注药防治。采用红太阳集团生产的20%吡虫啉原液。2年生以下的杨树注射2毫升,3—4年生杨树注射3毫升,5—6年生杨树注射4毫升。注射药剂的速度要缓慢,以免药液溢出洞口造成浪费。

二、主要蛀干害虫与防治

杨树蛀干害虫居所隐蔽,不易被发现,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旦发生危害,则难以根治。前几年,防护杨树林天牛危害严重,许多地区不得不将多年辛辛苦苦营造的杨树林忍痛砍掉。

杨树主要的蛀干害虫:

粒肩天牛成虫体密生暗黄色的细绒毛,鞘翅基部密布黑瘤突。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两年一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成虫6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为盛期。幼虫取食木质部,是杨树、桑树等多种林木、果树的重要害虫。

星天牛成虫体黑色,鞘翅具多个大小白斑如星星,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

光肩星天牛成虫体黑色,鞘翅基部无黑色小颗粒。

两种天牛幼虫均为乳白色至淡黄色。

两种星天牛幼虫均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一年一代,是我市杨树的重要害虫。星天牛成虫5月初开始羽化,6月上旬一7月中旬为盛期。光肩星天牛5月中旬一6月中旬开始羽化。

云斑白条天牛成虫体大黑色,鞘翅有云状白斑。幼虫淡黄白色,粗肥多皱。初孵幼虫在韧皮部蛀食,环绕树干螺旋式危害,受害处变黑,树皮肿胀纵裂成很多小口,流出树液,排出木屑、虫粪。幼虫长大后逐渐蛀入木质部,蛀道垂直长达25厘米一l米。

监测办法:每年4—5月幼虫开始活动期在杨树林内进行踏查,若发现树干和树枝上有新鲜虫粪和木屑排出,则表明有蛀干害虫的危害,就要及时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1、新造杨树林设法远离桑树、柳树等虫源地,距离最好在1000米以上。

2、选择抗病虫的杨树系列品种植树造林。

3、保持林内卫生,及时清除虫害木、衰弱木、风倒木、雪压木等。

4、饵木诱杀。选择天牛喜食的树种栽植杨树林内,每亩5—6株。如合作杨、箭杆杨、复叶槭等作为饵木,吸引成虫产卵,集中除治。

5、人工捕捉。利用杨树天牛成虫体大,行动迟缓,具假死性特征,在成虫羽化后第一周,每天早上6—8点和晚上18—20点直接摇树,成虫假死坠地后捕杀。或用竹竿绑铁钩,制成长柄的“摇树器”振落成虫捕之。

6、化学防治。应用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期还没有产卵前,在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杀灭成虫。

7、药签防治。树干有新鲜的天牛虫粪和木屑排出时,用电工刀挖开蛀道口,将天牛毒签插入或注入2毫升敌敌畏原液,再用黄泥巴封死洞口。防治效果好。

8、打孔注药法。在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钻深达木质部的斜孔,注入20%吡虫啉或40%氧化乐果原液,用药量一般0.3一O.9毫升每厘米胸径,也可从排粪孔直接注药,再用黄泥巴封口。防治效果很好。

三、 主要杨树病害

1、杨水疱型溃疡病:水疱型病斑仅发生在光皮杨树上,最常见症状通常以水渍状病斑为主,在皮孔的边缘形成水疱,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2.0厘米,边缘不明显,手压病斑有褐色液体流出,遇空气变黑褐色,并将病斑四周染成黑褐色。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一纵裂缝。

2、杨枯斑型溃疡病: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渍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湿润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在春季出现的病斑上,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秋季形成的病斑,分生孢子器常在下一年形成。病斑下的皮层变褐坏死。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中下部,严重时扩展到主干上部及枝条。受害最重的是新定植的幼树,不仅发病率高,病斑总面积占主干表面积的比例也大。

防治方法:

l、选用抗病性强的杨树品系造林。

2、加强抚育管理,促使杨树生长旺盛,提高抗病能力。

3、对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剂,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l: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

4、病斑刮除:对于抗病性较强品种的病树,可用小刀或钉板将病部树皮纵向划破,划刻间距3—5毫米、范围稍超越病斑,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选择的药剂,涂药后再涂以50—100mg/L赤霉素,以利于伤口愈合。

5、化学防治:发病高峰期前,可用1%溃腐灵稀释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处。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白涂剂制作方法:按硫磺粉0.5份,生石灰l份,食盐0.3份,水10份的比例配制。

杨树病虫害首先要做到选择抗病虫的杨树品系育苗,加强检疫措施,测报准确,防治及时,杨树病虫害可防可控。

怎样给柿子树输液治虫树杆里的虫

钻孔,到木质部,从上向下斜钻2~3个,用树木专用注液袋。

我公司有几棵生长了10年的红叶李,今年树干生虫,不知道怎么防治,急求帮助,谢谢!

近几年国家禁止剧毒农药的生产,给蛀心害虫的防治带来不小麻烦,建议用敌敌畏或氯氰菊酯农药原液灌注或用脱脂棉球蘸原液堵塞熏蒸。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