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种植好的小麦? 小麦1000公斤高产栽培

5925℃ ERNESTINE

怎样才能种植好的小麦?小麦1000公斤高产栽培

怎样才能种植好的小麦?

1、选地与施肥  实行精播高产栽培,必须在土、肥、水条件良好,常年小麦产量在350公斤以上的地块。较高的土壤肥力不仅可以提高单产,而且有利于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实现450~550公斤的高产,必须以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特别要注意保持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平衡。

    施肥种类和数量应考虑到土壤养分的丰缺,平衡施肥,在总量保证的前提下,可根据当地的肥源任意选择肥种。在施肥中要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和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起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补充钾素的作用。有的农民朋友把玉米秸秆烧掉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太可惜了。只有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总施肥量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化肥用量,一般每亩施纯氮(N)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6~8公斤、氧化钾(K2O)4.5~7.5公斤、硫酸锌1公斤。

    上述总施肥量中,应将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和氮肥总量的50%,作底肥于耕地时使用,第二年春季看苗于小麦起身或拔节期再施总氮量的50%。

    根据上述施肥用量,秋种底肥的化肥施用方案为:方案1:亩施尿素13-15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7.5-12.5公斤。施肥方案2: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40-50公斤。 方案3: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7.5-12.5公斤。过去施肥量高于推荐施肥量高限的、土壤肥沃的选施肥量的低限,相反,选高限(这个原则适用于以下施肥量选择)。

    2、选用良种  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要求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高产品种。适于精播栽培的品种有:泰山23号、烟农24、济麦21、济麦19号、济麦20、鲁麦21号等。适于半精播栽培的品种有:山农664、淄麦12、潍麦8号等为主。

    3、整地作畦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幼苗生长,而且通过耕作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性能,提高地力,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发育。高产麦田要求深耕翻,打破犁底层,一般要求耕深23~25厘米,并做到随耕随耙,耙细耙透,做到上松下实。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应适当扩大畦宽,以2.5~3.0米为宜,畦埂宽不超过40厘米。为节约用水,提倡短畦,畦长以50~60米为宜。采用等行距种植的地块,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株型特点,平均行距一般定在22~25厘米为宜。采用小麦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的地块,可采用大小行种植,提倡采用“20+40”的模式:即大行40厘米,小行20厘米,秋种时大行内间作菠菜等低温蔬菜、春季套种玉米、棉花等其他作物;小行内种两行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如泰山23号、济麦19等。

    4、做好种子处理  提倡使用包衣的良种。小麦专用种衣剂含有防病和防虫药剂、微肥和生长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没有种衣剂的要采用药剂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即100公斤种子加0.2公斤药剂)拌种。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地块,可选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即100公斤种子加0.1-0.15公斤药剂)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即100斤公斤种子加0.15公斤药剂)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十杀虫剂)混合拌种。采取药剂拌种的播种量应适当加大10%~15%。

    5、适期播种 播种过晚,蘖少、根少、苗弱,形不成壮苗;播种过早,苗旺长、缺位、病虫害严重、易发生冻害。不同项目县冬前积温和前茬作物各不相同,难以统一确切的时间,适宜的播期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7~16℃左右,冬前≥0℃积温650℃,越冬时能形成6叶1心的壮苗为宜。鲁南、鲁西南以10月5日~10日,鲁北、鲁中、鲁东以10月1日~5日为宜。采用冬性品种可在适期内适当早播;采用弱冬性品种可在适期内适当晚播。

    6、足墒播种  适宜的土壤墒情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小麦出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手感标准为:手抓能成团,松手落地能散开)。墒情不足的,应采取多种形式造墒,反对抢墒播种或沟墒播种,确保适墒播种。当墒情和播期发生冲突时,宁可晚播3~5天,也要造墒播种,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7、确保适宜的播种密度 

    每亩基本苗应根据不同品种特点,千粒重、发芽率、出苗率等情况确定,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适期播种的高产麦田适宜基本苗每亩10~12万基本苗,每亩40万穗。对于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每亩13~18万,每亩30万穗。为确保适宜的播种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每亩播种量(公斤)=[要求基本苗×千粒重(克)]/[1000×1000×发芽率×出苗率]

    地力水平一般,整地水平差的可用半精播栽培,每亩13-18万基本苗(一般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千粒重40克左右的,以斤籽万苗计算即可)。

    做好播种机具的调试,建议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

    (二)冬前管理要点

    1、保证全苗   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有缺苗断垄的,要补种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同时拔除疙瘩苗,这是确保苗全的第一个环节。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划锄,破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

    2、化控或深耘断根   若越冬前麦田群体偏大超过80万/亩,有旺长趋势,可在气温降至零上5℃前,使用壮丰安化控(使用方法见说明)或镇压,或深耘断根,以缓解生育中后期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深耘断根的方法是去掉2齿的耘锄隔行深耘,深度10厘米,耘后将土搂平,压实,接着浇冬水,防止透风冻害。一般长势正常的麦田也可采用这一措施,但群体偏小、长势较弱的麦田不宜采用。

    3、冬季水分管理  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使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主动。对于部分抢墒播种的麦田,及群体偏小长势较弱的麦田,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浇过冬水,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防止地表龟裂,疏松土壤,除草保墒,促进根系发育,促苗壮。对造墒播种,麦田冬前墒情较好,土壤基础肥力较高且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一般不要求浇冬水。

    (三) 春季(返青-挑旗)管理要点

    拔节期追肥浇水   项目区麦田返青期、起身期一般不追肥不浇水,主要进行划锄,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使麦苗稳健生长。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拔节肥、水的具体施用时间,还要根据地力水平和麦苗情况灵活变化。肥力中等、群体偏少的麦田一般在拔节期稍前或拔节初期(基部第一节间伸出地面1.5~2cm)追肥浇水。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追肥浇水。

    (四)中后期(挑旗-成熟)管理要点

    浇好挑旗水或开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小麦挑旗墒情较好,也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

    酌情浇灌浆水。小麦开花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小麦的品质,所以,在开花后应注意适宜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用再浇灌浆水,若只浇挑旗水且天气较旱,一直没有降雨,可考虑在花后10-20天浇一次灌浆水,以提高小麦的综合品质,以及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减少灰分含量。

    及时防治病虫害。小麦生育后期容易受到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麦叶蜂等病虫害的危害,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适时收获。实践证明,蜡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以籽粒到蜡熟末期收获为宜。

怎样种植小麦才高产

合理的种植方式可保证高产小麦单株有适宜的营养面积,群体得到很好的发展,是合理密植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麦区采用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等行距窄幅条播:行距一般有16厘米、20厘米、23厘米等机播。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单株营养面积均匀,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对亩产350千克以下的产量水平较为适宜。

  宽幅条播:行距和播幅都较宽,如宽幅耧,播幅7厘米,行距20~23厘米。优点是:减少断垄,播幅加宽,种子分布均匀,改善了单株营养条件,有利于通风透光,适于亩产350千克以上的产量水平的麦田使用。

  宽窄行条播:各地采用的配置方式有窄行20厘米、宽行30厘米,窄行17厘米、宽行30厘米,窄行17厘米、宽行33厘米等,高产田采用这种方式一般较等行距增产5%~10%。其原因,一是株间光照和通风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是群体状态比较合理;三是叶面积变幅相对稳定。

  小窝密植:西南地区麦田土质比较黏重,兼以秋雨较多,整地播种比较困难,采用小窝密植方式。每亩45万窝左右,行距20~22厘米,窝距10~12厘米,开窝深度为3~5厘米,氮、钾化肥一般配在人畜粪水中充分搅匀后集中施于窝内;过磷酸钙、油饼等混在整细的堆厩肥中盖种,盖种厚度以2厘米左右为宜。使用工具为小橇橇窝、小锄挖窝点播,近年来研制的简易点播机,也可开沟点播一次完成。

除了好的种植方式以外,选一个好的小麦品种也非常重要。三抗1号小麦就不错,矮杆抗倒伏能力强,产量也很好。

怎么样种植小麦才能高产

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小麦选种。对于小麦选种来说应该根基当地的土壤实际环境,选择最为适合的小麦品种;其次,整地施肥。在播种之前,应该根据每块土地和土壤的区别,施用每个不同的腐熟农家肥,然后对突然进行深耕处理,除去田间的杂草和害虫,降低这些问题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在农作物收获之后,应该进行秸秆还田工作,补充土壤中腐熟养料。

二、小麦播种时的要求

适时的播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气候环境之下,应该确定不同的播种时间。小麦播种的最佳条件是冬季前气温累积到600度~650度之后。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之间播种比较适宜。

三、合理的施肥

对于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来说,其对于氮磷钾的需求量是十分大的,但是由于田地中小麦的氮磷钾的含量有限,无法满足小麦正常的生长需求,因此就需要定期的施肥。小麦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内对于氮磷钾的吸收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小麦合理的进行施肥。

四、田间管理

1.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分为看苗施肥和防治除草两个方面,看描述施肥主要以尿素为主,对于小麦叶子颜色偏淡绿的小麦应该在小麦五叶期追施冬肥。对于告密的小麦应该进行镇压或者深中耕处理。防治杂草主要是在11月中下旬开展防治活动,根据田间杂草的情况,对小麦田喷洒特定的药剂进行防治。

2.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分为水肥管理和防治虫害草害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春季比冬季的雨水较多,但还是不能够满足小麦的需求,在春季应该进行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对于弱苗应该及时的进行追肥处理,保证期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春季是小麦病害发生的高发季节,此时应该及时的进行防治,对于小麦病虫害在防治应该选择合适的措施和药剂进行防治。

五、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小麦病虫的防治应该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病虫害一般发生于小麦的孕穗抽穗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点针对田间病虫害情况给予适当的药剂处理,小麦病害一般出现在小麦的返青拔节时期,以红蜘蛛为主,而在小麦的灌浆期主要以吸浆虫为主,在进行防治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治理,切实保证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家里怎么种植小麦呢

家里种植小麦方法:

  第一步,浸种:取不超过3两(用手抓大约3把)小麦种子,放在瓶子里,用水清洗。将空壳、坏的种子挑出来。加满水,浸泡8-10小时左右。夏天泡时间短,冬天浸泡时间长一些,到种子吸饱水份泡软,可以看到小麦种子的胚芽长出来。

  第二步:当种子吸收充足水分,长出白芽后就可以种了。

  第三步:催芽。准备苗盘。铺上一层餐纸,用水淋湿,把种子均匀撒上。上下各放一个苗盘,铺上纸并且淋湿。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盘盖上。

  第四步:等到嫩芽长出来将近1厘米,就可以把上下盖着的苗盘撤掉,让小麦草自由生长。注意每天淋水保湿,可能需要一天2-3次。

  第五步:经常让小麦在阳光下面吸收阳光,这样才能提高收成。

  第六步:过10几天浇一次水,等到8月底就可以收获了。

TAG: 小麦 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