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扬树5年了从春天就黄叶到现在落叶是什么原因? 松树不落叶的原因

2175℃ PHILIP

我的扬树5年了从春天就黄叶到现在落叶是什么原因?松树不落叶的原因

五年杨树 黄叶落叶怎么防治

一、病毒引起的白毛杨黄叶症

有花叶型的叶片上呈深浅相间的不规则黄色,边缘不清晰。有斑驳型的叶片上呈现大小不一的鲜黄色斑块,边缘清晰。有条斑型的沿叶脉失绿黄化,呈较宽的带状或细密的网状。

防治要点:

①严禁在病株上采接穗作为繁殖材料。

②坚决毁弃病株,积极推广无毒苗木。

③用农药病毒A500至600倍液喷洒;或病毒必克500至600倍液喷洒。

二、缺氮引起的白毛杨黄叶症

由于叶内氮的重复利用,基部叶片黄化,并逐渐向枝梢顶端发展,使新梢嫩叶逐渐变黄,老叶先落而后向新叶发展。防治要点:可多施氮肥或叶片喷洒0.3%的尿素液。

三、干旱缺墒引起的白毛杨黄叶症

叶片呈黄白色,阳面和内膛较多,并逐渐脱落。  

防治要点:有灌溉条件的抓紧灌水,无条件可采用暮喷清水法。

四、缺镁引起的白毛杨黄叶症

镁存在于叶绿素胞间层中,是叶绿素的重要构成元素。缺镁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幼树缺镁时基部叶片先开始褪绿脱落,最后只在顶梢残留几片薄而软的淡绿色叶片。

老树表现为老叶叶脉间首先失绿,逐渐变成黄褐色。沙土和酸性土中易发生缺镁症。防治要点:施含镁的复合肥;向树干注射硫酸镁500倍液;向叶面喷施硫酸镁溶液,浓度为0.5%

我种的杨树 现在叶子发黄.掉叶子是为什么急

这个季节注意观察树木树皮:有黑斑、烂皮、或红菌丝是皮溃疡病、尽快治疗

也有可能是旱的

老叶子发黄可以不管。这个季节会落一些叶子

速生杨叶子发黄是什么原因

二、杨树黑斑病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该病病菌能侵染多种杨树,苗木、幼树、大树都可感病。

  1、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为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天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菌的分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若全部叶片枯死,易导致植株死亡,若小苗于出土时发病,小叶及苗颈将全死变黑,病苗扭曲不直。

  2、病源杨生盘二孢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盘二孢菌属的真菌引起,其分生孢子盘生于寄主表皮下。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夏秋最盛,直至落叶为止。可为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直径约1毫米,有的达5毫米。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大块斑,引起早期落叶。次年五六月间病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落在幼苗叶片上,由气孔侵入叶片,3~4天出现病状,5~6天形成分生孢子盘,进行再侵染,7月初至8月上旬若高温多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过大,发病最为严重,9月末停止发病,10月以后再度发病,直至落叶。

  4、综合防治方法①加强苗圃管理。应选用抗病品种育苗,注意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搞好排水等田间管理,减少发病条件,苗圃地应避免连作或避免将苗圃设在感病植株附近,可有计划地换茬育苗,种子带菌需化学处理,防止实生苗发病,可用8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和多果定喷粉处理干燥种子。②合理密植、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以减少病源。③发病期间,苗圃和成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锰锌250倍液喷洒,雨季喷药时,药水中应加入0.3%明胶(或豆粉汁、豆浆),防止被水冲洗掉,并应随时清扫处理病叶、落叶,消灭病原菌,也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

  三、杨树叶枯病该病从杨树叶片抽生开始,为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使病株大量提前落叶;尤其易为害苗木和幼树。

  1、症状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初为灰褐色,后为灰白色,直径1~5厘米,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及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呈棱形,上有绿色霉层。

  2、病源链格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

  3、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丝在病落叶和冬芽内越冬。孢子从4月下旬至9月均能借风传播,但受侵害叶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出现第一高峰,7月下旬孢子飞散出现第二高峰。孢子有伤口或气孔侵入,潜伏期4天左右。10月后停止发病。

  4、防治方法①从发病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在整个生长季节喷2至3次药,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②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埋沤制肥,以减少菌源。

  四、杨树腐烂病杨树腐烂病又称杨树烂皮病。为害杨树枝干、枝条的各个部位,引起皮层腐烂,常使林木大量枯死。

  1、症状主要发生在树干及枝条上,表现为干腐及枯梢(枝枯)两种类型。(1)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及枝干分杈处。发病初期病部呈暗褐色水肿状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后失水干缩下陷,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即分生孢子角。该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当包围枝干一圈时,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烂病发病严重。(2)枯梢型:主要发生在1~4年生幼树或大树枝条上。发病初期病部呈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斑绕枝干1周后,其上部枯死。此后枯枝上散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

  2、病源污黑腐皮壳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黑腐皮壳属。

  3、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子囊壳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当温度达到10~15.2℃,相对湿度60%~80%时,以成熟的分生孢子传播,孢子萌发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为6~10天。该病于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病斑,老病斑继续扩展。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盛期,10月停止发病。

  4、综合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派系或品种,杜绝从病区或发病苗圃调运苗木。经专家鉴定由中国林科院向玉英、朱湘渝、黄东森教授选育的中林115、中林379、中林34品种对杨树腐烂病和杨树溃疡病有较强抗性。②清除重病株,减少侵染源。③用刀刮除病斑,应刮至健部,在病斑上涂食用碱水、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连涂2~3次即可。④春天或秋天,在树干下部涂上白涂剂,生石灰、食盐、水的配制比例为1:0.3:10。⑤加大秋季造林面积,据宁阳县造林试验证明,在秋季造林有利于杨树根系的恢复和早发根,具有减轻病害的效果。⑥药剂防治以秋防为主,春秋防治结合。药剂选用100倍的代森铵液、50%退菌特100倍液或10倍的食用碱液等。

我的杨树叶为什么变黄了?

树叶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叶子中有叶绿素。可树叶中除了有绿色素外,还有红色素、黄色素等许多色素,只是数量很少而已。到了秋天,绿色素慢慢褪去,红色素、黄色素便露了出来,使树林变得一片金黄或一片火红,十分好看。

秋天到了,山野间的树叶转眼变成很美丽的颜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夏天时,树叶工作得很努力,可是,天气转凉后,它就停止了工作。树叶所制造的营养也就不能送到树枝和树干上,而沉淀在叶子里。树叶的叶绿素也会遭破坏,就和留在叶子里的养分或枯萎了的茶褐色混合,这样就变成各种美丽的颜色了。

秋天的绿叶为什么会变色

所有的树叶中都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树木利用叶绿素捕获光能并且在叶子中其他物质的帮助下把光能以糖等化学物质的形式存储起来。除叶绿素外,很多树叶中还含有黄色、橙色以及红色等其他一些色素。虽然这些色素不能像叶绿素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能够把捕获的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在春天和夏天,叶绿素在叶子中的含量比其他色素要丰富得多,所以叶子呈现出叶绿素的绿色,而看不出其他色素的颜色。

当秋天到来时,白天缩短而夜晚延长,这使树木开始落叶。在落叶之前,树木不再像春天和夏天寻样制造大量的叶绿素,并且已有的色素,比如叶绿素,也会逐渐分解。这样,随着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减少,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渐渐显现出来,于是树叶就呈现出黄、红等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