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有哪些重要性? 塔釜压力和什么因素有关

2992℃ EARL

在汽车维修的过程中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有哪些重要性?塔釜压力和什么因素有关

请问轿车哪些参数最重要?除了制动系统和发动机排量,还有哪些?

轿车主要参数有发动机排量、轴距和车身尺寸,它们是表述轿车等级的主要参数。

发动机排量指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反映了汽车的动力性。一般而言,轿车级别越高,排量越大。在我国关于轿车级别划分中,将排量小于或等于1升的轿车列为微型轿车,大于1升且小于或等于1.6升的轿车列为普通轿车,大于1.6升且小于或等于2.5升的轿车列为中级轿车,大于2.5升且小于或等于4升的轿车列为中高级轿车,排量大于4升的轿车列为高级轿车。

简单地说,轴距指轿车同一侧前后车轮中心之间的距离。轴距的长短对轿车的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轿车级别越高轴距越长。轴距越大,车厢长度越大,乘员乘坐的座位空间也越宽敞,抗俯仰和横摆性能越好,转向操纵也越容易。但是,轴距越大其转弯半径也越大,汽车的机动性也越差。

轿车的车身尺寸与轿车排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轿车尺寸越大排量越大,档次也越高。轿车尺寸参数之间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例如车的长度与轴距、长度与宽度,宽度与轮距,呈现对应的关系,不是随意的。就整车尺寸而言,长、宽和轮距等参数对汽车的性能和造型会带来重大影响。例如车长与车宽有一定的匹配关系,长度增大,宽度也应当有所增大,这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车身造型比例的和谐,视觉上感到平衡;二是长度与宽度比例适当,对汽车的驾驶平稳性有好处,乘坐也舒适。

轮距也要根据车宽确定,轮距越大对操纵平稳性越有利,也对车身造型和车厢的宽敞程度有利。但是轮距太接近车身宽度,会产生车轮向车身侧面甩泥,使车身容易污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车辆在翼子板上设计有凸边的轮口罩,以阻挡泥沙溅击车身侧面。

轿车高度与车厢内高度和离地间隙有关。一些轿车为了使乘坐者感到空间的宽阔,避免压抑感,增大内篷顶至椅面的距离,也就是增大头顶空间。但是,高度增大汽车的重心位置也会随之移动,减低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同时也会增大汽车的风阻系数。因此,高速跑车的高度总是设计得很低,离地间隙小,例如号称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林宝坚尼Diablo SE30 跑车,最高时速可达300多公里,但它的车高只有1.1米,比一般轿车矮了300毫米以上。

按照以往设计观点,汽车高度应当尽量减少,以利于减少空气阻力和提高汽车行驶性能。但为了在有限的长度内争取到尽量大的车厢容积,现在有一个趋势是增大高度以增加车厢的空间,这样必然要考虑到汽车的转弯与行驶平稳性以及经济性问题,这就涉及到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奔驰的A级车初期所遇到的问题就很典型,该车长度只有3575毫米,比奔驰C级车(4487毫米)短了912毫米,但高度却有1603毫米,比奔驰C级车(1424毫米)高了179毫米,整车重心高了55毫米,显然奔驰A级车是一辆又短又高的小型车。它通过了一系列路试及碰撞测试,并已于1997年上市投产,但瑞典用户驾驶该车做蛇形穿杆(杆与杆间距较短)无制动行驶至速度为65公里/小时翻车,令人对其稳定性发生质疑,导致被迫停售。为了提高稳定性,奔驰公司设计师降低了底盘的高度,换上扁宽轮胎,在车辆上加装了电子稳定系统(ESP)及侧倾角传感器,横向速度传感器等,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压力检测在故障检测中的地位与意义?

一般故障只有压力开关或指示器去判断的,压力检测只能用于判断动力源,有些也可以间接判断整个系统。如果还不清楚的话 你说下具体的 我也具体帮你回答下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包括哪些??具体之什么意思啊??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排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

缸数

汽车发动机常见的缸数有3、4、5、6、8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1.5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4缸,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相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提升功率。

气缸排列形式

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一般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6到12缸发动机基本上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四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

气门数

目前国产发动机大部分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已经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

排气量

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下止点到上止点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于(L)来表示。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最高输出功率

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汽车使用说明中一般在标明最高输出功率同时会注明相对应的发动机每分钟的转速,如150KW/4800r/min,即在每分钟4800转时最高输出功率150KW。

最大扭矩

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当然,在选择的同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

压缩比

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国标以ε表示,也等于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汽油机在运转时,吸进的是汽油与空气混合气,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的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就越高,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就能气化得更完全,燃烧也更迅速更充分,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越大,经济性越好,排气质量也能相应得到改善。反过来说,低压缩比的发动机燃烧时间相对延长,增加了能量消耗从而降低动力输出。

压缩比越大,通常伴随着的是发动机工作时抖振会明显增大(现在的发动机大都经过专门的调校,因而不是很明显),压缩比过大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爆燃会引起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甚至损毁发动机。表面点火也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使其寿命降低。另外,压缩比的提高还受到排气污染法规的限制。

通常的低压缩比指的是压缩比在10以下,数值在10以上的就算是高压缩比发动机了。压缩比的高低对发动机使用汽油等级的要求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压缩比越大,要求使用的汽油标号越高。如果使用了低于建议标号的汽油,可能会产生“敲缸”、发动机振动加剧、不匀速行驶等问题,还会损害发动机性能,缩短使用寿命。通常,压缩比低于7.5可使用90号汽油,压缩比在7.5~8.0应选用90或93号汽油;压缩比在8.0~10.0应选93或95号汽油;压缩比在10.0以上的应选用97号汽油。

具体到每一款车,还要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而且现在的油品也存在问题,实在分不清楚,一般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但这并不是说汽油标号越高就越好。因为发动机的压缩比、点火提前角等参数已经在出厂时设置好了,并且在电脑程序中对抗爆性较差的汽油设置了微调节的适度性程序,而对高标号汽油则没有相应的程序。所以,盲目使用高标号汽油,不仅是一种金钱的浪费,还可能会因其高抗爆性的优势无法发挥而产生加速无力的现象。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说明书或者按照油箱盖上标明的要求选择油号。

升功率

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体现发动机品质高低主要是看动力性和经济性,也就是说发动机要具有较好的功率、良好的加速性和较低的燃料消耗量。影响发动机功率和燃料消耗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有排量、压缩比、配气机构。但这只是泛指而言。具体到发动机的比较,由于用途、设计、材料及制造工艺的差别,往往造成显著差别。有一些排量大的发动机功率不一定比排量小的发动机功率大,例如以排量比较,甲车是2.0升发动机最大功率是97千瓦,乙车是2.2升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能只有79千瓦。同样,有些车排量相同,同是2.0升发动机但输出功率却不一样。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指标,称为“升功率”。

发动机以曲轴输出功率为基础的指标称有效指标,这种指标表示整个发动机性能的高低。有效指标包括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升功率等等。一般以为,功率和扭矩这两项指标就能够反映发动机的优劣,其实不然。不是功率和扭矩越大的发动机就越好,真正能够反映发动机动力的指标是每升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即“升功率”。升功率表示了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率,升功率越大表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发出的功率越大。那么,当发动机功率一定时,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重量利用率就越高,相对而言发动机就越小,材料也就越省。

升功率的高低反映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的质量。因为升功率(N)大小主要决定于气缸平均有效压力(P)和转速(n)的乘积,即N=(P)×(n)。提高升功率就要从提高气缸压力和转速入手,因此提高升功率的具体措施也就有:

(1)提高充气量。这是四冲程发动机增加热量的首要条件,因为燃料燃烧需要空气,燃料与空气比较,后者更难以充入气缸,所以就要改善换气条件,减少进气阻力增大气门通道截面积,有些发动机就采用4气门形式。当多气门结构布置困难时,首先要满足进气门的需要,不管气门布置形式怎么样,都是进气门数量等于或者大于排气门数量。

(2)提高转速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充气量。现在轿车的发动机一般都是高转速发动机,每分钟转速在5千转以上。

(3)改善混合气质量和燃烧过程。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所有工况下混合气的质量尽可能达到最佳,空气与燃油的混合地点从节气门处移至喷油嘴处,燃油直接与吸入的空气混合,从本质上改善了混合气的均匀性。

(4)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增加有效功的输出,减少机械损失主要是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涉及到零件加工的精度、表面加工质量、润滑质量、温度控制及减少附件等。这里指出的是,多气门与2气门设计的结构上最大差异,就是多气门的配气结构复杂,增加气门、导管、凸轮轴摇臂等,有些还要专门增加一支凸轮轴,即双顶置凸轮轴(DOHC),这些增加的装置必然会增加机械损失。因此,一些讲究实际的厂家仍然在中小型汽车发动机上采用2气门设计。

以上四点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发动机转速越高引起的每次循环充气量减少问题也越突出,这就要采用增大气门通道截面积的措施,加大进气门头直径或者采用多进气门形式。但采用多气门形式又会涉及到发动机机械效率的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矛盾并存的,厂家工程师怎样调整平衡点,尽量完善地处理各种矛盾,就体现在各种发动机的性能表现上了。

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汽车的主要特征和技术特性随所装用的发动机类型和特性的不同,通常有以下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汽车有问题,问汽车大师。4S店专业技师,10分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