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的相差10岁以上就不再是同辈,所以20岁女生叫27岁或33岁男人哥,叫31岁女人阿姨,对么

5128℃ DOROTHY

两个女的相差10岁以上就不再是同辈,所以20岁女生叫27岁或33岁男人哥,叫31岁女人阿姨,对么

古代对女子各个年龄的称呼不同,二十岁被称为什么?

古人不像我们如今这么直接,他们对于不同年段的人有不同的称呼。又因为在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不如男子那么高,因此,对于女子的称呼,也没有男子那么好。古代对女子各个年龄的称呼不同,20岁的女生被称为桃李年华。对于其他不同年龄段,有其他不同的称呼,女生20岁的黄金的年龄就和花朵一样,但在20岁之后,对女子的称呼就一年不如一年。

一、 不同年龄段的称呼不同不管是男生和女生,他们在最初的时候称呼都是一样的,他们在没有超过六岁,被称为孩童。女子七岁的时候被称为始龀,意思是她们刚刚长出新牙。在小孩8到12岁的时候女孩和男孩们被称为总角,一般是因为她们头上扎着两个小小发髻。到了14岁,她们被称为金钗之年,女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收拾自己,在自己的头上插各种装饰物,就有了这个称呼。

二、15岁之后代表女孩成年在15岁的时候,那些小女孩要行成年之礼也叫及笄之礼。在她们的头上梳一个发型,插一个簪子,意思是她们已经到了成婚许人的年龄。甚至有规定在这个年龄之后不成婚,还要罚巨额的款。到了20岁,那些女子都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却仍然面色比较粉嫩就被称为桃李年华,也是就是说她们十分的年轻,像花朵一样,年轻貌美。

女人在20岁是黄金时代,对于我们现在有些不同,但是在古代20岁也是那个女性最美丽的年华。而到了那些女人30岁之后,就会成为半老徐娘,意思是她们已经老了,变得人老珠黄。到了50岁,她们和男人们一样,都成为知天命年。古代女子各个年龄的称呼不同,也代表着她们在各个年龄的作用不一样,在家中,她们都是父母的孩子,而在出嫁之后就成了别人的附属。20岁也是双十年华,是一个女人人生最为宝贵的时候,对于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要珍惜时光,不要在以后空余悔恨。

男子女子各个年龄段的称谓,谢谢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关于年龄之间称呼

20-30的话 一般叫大伯啊 之类

10-20的话 阿姨

以上仅对20岁以上的人这样称呼别人

如果你20以下的话,5-14哥哥姐姐 15-30都叫阿姨好了 30以上的大伯 40以上的就叫爷爷奶奶了

女人在各个年龄段各叫什么

10岁左右称-若兰

18岁-------豆寇

20多-------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