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岁女子遇到三十五六岁女人肯定是要叫阿姨的,遇到三十一二岁男人可以叫哥,对么?

5494℃ THEODORE

二十四岁女子遇到三十五六岁女人肯定是要叫阿姨的,遇到三十一二岁男人可以叫哥,对么?

叫30出头的女人为阿姨,这有错吗

要看你年龄了,如果没有成年可以叫阿姨,如果成年了就不要叫了。

请问女性更年期大概多少岁?更年期有什么症状?

一般妇女在45-55岁便进入更年期,排卵和月经停止,失去生殖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卵巢功能衰退以至消失。

更年期的表现,在绝经之前,主要是月经改变:

月经节律改变:周期延长,月经期间隔延长,或二、三月不来,几个月后又恢复其自然规律。这样停经与规律的行经交替出现,可以持续一、二年。有的妇女则在一段时间周期较短,月经次数过多。

经血外观变化:血色变浅,呈粉红色,甚至发黑,杂有小血块及纤维碎片。经血量也有改变,有的妇女经血量逐渐减少;但出有出血增多或大出血的。经期长短也有变化,有的逐渐变短,而另一些妇女,则经期延长,可持续10天。

在绝经之后,大约有10~20%的妇女,会出现一些症状,主要有:

面部潮红发热,自下部开始向上蔓延到整个面部,面部常有显著的血管扩张、发红、全身出汗。同时出现头晕、眩晕,潮红程度不一,有的限于面、颈部发红,但也可能很频繁而严重。

植物神经失调,肢体麻木,特别在夜间肢端感觉异常、痉挛,下肢沉重,两腿好象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小肚子痛,心慌、心前区痛,头痛、头晕,失眠及晕厥;常有急躁、情绪不稳定,好发脾气,有时多疑与抑郁。

到了更年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舒适的感觉,这是必然的生理过程,不必担心,这些不舒适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要做好思想准备,以平静而坚定的心情进入老年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可给予一些药物治疗。

恰当的用药:出现面部潮红、个性改变、急躁、疼痛、骨质疏松时用雌激素常有效果。如已烷雌粉每天服0.5~5豪克,或快雌醇每天服20~30微克。以上两种药的具体用法:可用20天停药10天,或用药3天停4天;或用6天停1天。

注意用药的副作用,用药前应作全身和妇科检查。用药后要定期复查,因为雌激素可使糖尿病、高脂血症加重,也可促使子宫肌瘤发展。

更年期容易得的病

1.暂时性关节强直及酸痛。这是由于血管舒缩引起的关节痛,用雌激素治疗,效果很好。

2.下腰痛、坐骨神经痛或颈项及背部疼痛。是由绝经后发生的骨质疏松或肌肉松弛和肥胖引起,有时出现扁平足、膝外翻、静脉曲张等。

3.骨质疏松。通常发生在停经后的10年内,主要特点是背痛、脊柱楔形变,引起驼背、变矮,并易发生骨折。

4.绝经期高血压,是植物神经失调的一种表现,常为良性,收缩期血压增高,心脏、眼底无明显改变。血压不稳定,用镇静剂及激素治疗有效。血压可在更年期之末自然恢复正常。

5.动脉粥样硬化。绝经后和切除双侧卵巢的妇女,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但用雌激素能否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还不肯定。

6.甲状腺机能亢进。

7.腹部及肢体近端发胖,多毛,声音及性格改变。

8.妇女绝经后的肥胖,可能由两个原因引起:饮食增加;代谢降低。控制饮食有较好的效果。

快20岁的女生应喊30多岁的男人叫什么?喊40几岁的男人叫什么?喊50几岁的男人叫什么?喊60几岁的男人叫什么?

要是你父亲的年龄来定 假设你父亲45岁的话

你喊35以下的叫哥哥或叔叔随你 喊35岁以上45以下的叫叔叔

喊45岁以上60岁以下的也就是比你爸爸大的叫伯父

喊60岁以上的叫爷爷 但是建议喊75岁以上的再叫爷爷

因为一般人都喜欢别人把自己叫年轻

我20左右,在路上遇见陌生的20,30……60岁女性该怎样称呼?

  这个困惑我也有同感,本来很简单,可是细想之后,却又很复杂。

  前几天我也看见了一档关于这个话题的综艺节目,编导用小电影的方法将女主人公在大街商场饭馆遭遇的称呼尴尬再现:路上推销员叫她“小姐”她嫌这个称呼有隐辱头也不回就走;服务生人叫她“大姐”,她气别人说她老;别人叫她“小姐妹”她又嫌太俗气”……几位主持人还对此发起了讨论,结果讨论到最后还是没有什么结果。

  其实这也没办法啊,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社会上比较通用的中文称谓已经严重沙漠化了,还能用的所剩无几了。我同意那种把小的往自己同辈称呼,年长的往年轻称呼,疏远的往亲近称呼说法,这样不仅别人听了乐意,也能增加亲切感。

  对于20岁左右的人我觉得可以叫“女士”,“姐妹”,不过后者可能会引来一些人诧异的目光,或者也可以叫“小姐”,虽然这词现在带有某种色彩,但还没有到全民否决的地步,绝大部分通情达理的人还是不会介意的。再者可以直接叫“朋友”啊,这个称呼最亲切也是最通用了。

  30—40段的可以叫阿姨或大姐。还有女士,这个词在20—40都是通用的,不过如果对方虽年过三季但仍比较注重打扮和穿着,你还是要再考虑一下用哪个。

  50的可以叫阿姨或伯母,现在的人一般都保养的好,到了50时也不显老,我平时也不敢像过去一样直接叫她们“大妈”“婆婆”“阿婆”什么的呵呵。

  60岁的人应该算正式的长辈了,和她们说话应该给予礼貌和尊重,不能一个劲往年轻称呼直叫她们阿姨,大姐的了,否则有点显得轻浮。一般的叫“婆婆”“阿婆”“奶奶”都行。

  有时也看地方,在市场里的话就叫“老板娘”,咖啡厅里叫“服务生”云云。或者称别人的职位,但在国外不要这样。

  现在还流行一些叫法是把别人都叫做“老师”,这或许是应用了老师长时间在大众心目中的以身作则,博学专业,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但我觉得除了教育界和文艺界的人士外最好还是不要这么叫,泛滥的东西永远不会值钱的,即使它曾经崇高。就像“小姐”“同志”一类,很多东西就是这样毁掉的。

  认识的人吗就不用说了,还是直接叫名字来得亲切。无论用什么称呼,以诚待人还是最重要的。

  还有我觉得楼上huntercha说的也很有趣,不妨试试哦。

  参考资料:

  五、六十年代,最好的称呼是“同志”,叫一声同志,双方都感觉很亲切。到了六十年代末,曾有人提出世界上最亲切的称呼就是同志,于是,不分长幼,见面都是同志。随着阶级斗争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就有了“陌生人是不是同志”之争,以后称同志就要小心些了。

  到了七十年代,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阶级,于是不管是什么人,见面就称“师傅”。即使大学教授听到有人叫他师傅,也会倍感亲切,“啊——我也成为工人阶级了!”

  到了八十年代,一些“洋”称呼“忽如一夜春风来”,见面就是“先生”“小姐”。称呼别人的和被称呼的都认为自己已经成为改革先锋了,称来呼去,好不快哉。

  到了九十年代初,随着全民经商,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人们见面就是“老板”。别人叫自己老板,就像是自己真有了钱,真当了老板,自然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这些称呼虽说是仍然保留着,却是令一番含义了。“同志”成为同性恋的代词。本人才疏学浅,曾误入聊天室的“同志阵营”,叫一声“同志”,马上有人紧紧相追,让人哭笑不得。现在如果称呼别人“师傅”,马上会招来对方的白眼。仔细一想,现在工人工资微薄、地位低下,随时有下岗、失业的危险,随便叫人师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再叫陌生人为“先生”、“小姐”,总感觉有“鸭”之嫌,“鸡”之疑,就是在骂人。设想:夜深人静之际,见一陌生女子,前去称之为“小姐”,轻者会遭来责骂,重者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千万不能称呼别人“老板”,老板一般有吃喝嫖赌的爱好,称别人老板,有骂人之嫌。

  于是乎,台上台下都叫“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试问:你们是真老师吗?只不过欺世盗名而已。因为现在老师的名声还不算坏,长此以往,对于老师这种称呼也没人敢接受了。

  中华民族语言丰富多彩,可是,遇见陌生人却不知如何称呼为好。悲哉!

  ————————————————————

  北京市丰台区禁用“小姐”称呼,还有多少称呼可以重来?

  从6月7日起,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街道将执行“称谓新规”,工作用语方面,除了禁称“小姐”外,还包括对流动人口禁止称呼“打工仔”、“打工妹”、“小保姆”等,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对违反者要给予通报批评。(《京华时报》6月8日)

  在工作中尊重流动人员的人格、劳动和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本是公务人员理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从改进作风、热情服务的角度出发,出台相应的工作用语规范,很有必要。但是,以存在歧义和隐含不尊重意味为由,通过“称谓新规”明令禁用“小姐”、“打工仔”、“小保姆”之类称呼,除了吸引媒体关注、增加宣传效应外,对于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歧视方面又有多大意义呢?

  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的符号,称谓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它之所以产生歧义或隐含褒贬,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和文化形成的。即以“小姐”为例,原本用作对未婚妇女或少女的称呼,一直是可爱、优雅、高贵、青春的女性代名词。无庸讳言,社会客观存在的某些丑恶现象确实玷污了“小姐” 的芳名雅称,使其带上了一种暧昧之意,但是这个美好的称呼就真的十恶不赦、非禁用不足以体现对女士的“尊重”了吗?至于“打工仔”、“小保姆”之类说法,不过是社会对一些职业人群约定俗成的分类,责之以歧视或侮辱,大概有些言过其实吧。更何况作为群体性称呼,又有多大的机率会在现实交往中真正用于称呼具体人士呢?如果因为容易产生歧义而泛化称呼的歧视指控,真不知还有多少称呼需要禁用,还有多少称呼可以重来。

  据报道,右安门街道在禁用这些称呼后,将在工作中统一称呼“同志”一词。姑且不论对所有的人不分身份一律冠以“充满革命情感”的同志是不是一种称呼上的倒退,笔者更有一种杞人之忧:面对甚嚣尘上的“同性恋”的暧昧色彩,称呼“同志”是不是也会因不尊重而给对方带来伤害呢?更深一层分析,“新规”中口口声声要尊重的“流动人口”一词,不也可以视作一种隐性的歧视吗?

  透过“称谓新规”,折射出的是一些部门的“唯名主义”情结。他们奉行的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管理哲学。尊重流动人口,需要的是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真正使干部深处充分认识到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做出的贡献,并落实他们在政治、经济等层面的平等待遇来提升相应的社会地位,进而使这些称呼成为一种引以为豪的骄傲。相反,在称呼问题上过于关注,以为称呼一改,便能创设尊重外来人口的新风,在实现人性化管理上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果不是天真,恐怕更多的应是唯名主义下的驼鸟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