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的愤青是少数群体,因为缺爱才愤,如果可以让男人爱男人就会减少愤青?

5114℃ BECKY

有不少的愤青是少数群体,因为缺爱才愤,如果可以让男人爱男人就会减少愤青?

说一个人“愤青”是什么意思

愤青(Angry Young Man),全称“愤怒青年”,指对社会的不公平现状不满的青年人群。广义上指凡是怀有对某些社会现象和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不满情绪的愤怒青年,他们不满某些社会现状,更想要改变这个现实社会不公平的一面,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有名词,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历史上的工人运动,游行示威中出现过很多愤青,大多是怀有正义感,对压迫不满的先进阶级。不过,当今社会这个词汇更多的出现在网络论坛,微博,贴吧中。

有没有人能给我明确一下“愤青”是什么意思呢?

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缩写,指在1960年代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

一个关注时事,关心民生疾苦,看到不满的社会现状会非常愤怒的男生会是个怎样性格的人?

往好的来说:胸怀国家大事,很博爱、大爱的人。如果能够把这种关注和愤怒转化为实际行动来为社会为人类事业做贡献的话,会是一个人很令人尊敬、敬佩的人。

但是:如果看到这些情况只是发发牢骚,而没有什么抱负或行动的话,就只能说是一个文学愤青了。

什么叫愤青?愤青在网络上最早是形容什么人?

“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班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了。

愤青通常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接触网络居多,很大一部分为学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狭隘民族主义。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在网络时代开始后中国的一种特别的现象。愤青最初只是在网络的BBS上表达着各种不满意见的少数人群,因为网络的虚拟化和不确定化,决定了最初的愤青仅是一些发表激进文字的用户。而随着中国大陆的互联网迅速发展,人群的扩大,这一部分具有极端思维的人更容易吸引媒体和民众的目光,而其队伍逐渐壮大,思想日益复杂,并且有网络虚拟个体与现实实在个体关联的扩大化趋势。现在的愤青,已经不局限于网络之中,更多的人走向街头,表现自己的主张和情绪。

TAG: 男人 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