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稍岳古镇有多长的历史? 历史文化古镇

6736℃ ANDRES

栈稍岳古镇有多长的历史?历史文化古镇

黄姚古镇的来历?

黄姚是广西省贺州市昭平县一个有着450多年历史的古镇。黄姚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

古镇始建于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方圆几十里最初只有两户居民,一户姓黄,一户姓姚,繁衍至元末,此地已有黄、姚、邹、莫、曾、邓、吴、古八姓,所有姓氏中以黄和姚最多。

说起古镇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和宋代杨家将有关的传说呢。据说,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路经此地得知此地只有黄、姚两姓居住,就给小镇取了个“黄姚”的名字,一用就是千年。现黄姚古镇占地面积36公顷,聚居着500多户2800余人。

揭开岁月的黄历,源起于宋朝的黄姚古镇在明清时期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镇集。如今,历经千年沧桑的古镇,湮灭了她曾经拥有过的繁华与喧嚣,宛然以一副铅华洗尽淡泊宁静的样貌,成为人们眼中憧憬的梦境家园。

乾隆年间,黄姚街市旺盛,街区绝大部分建筑群均已形成。由于过去村镇处于半封闭状态,古老的民居、众多的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下来,以至在这块富有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历史遗址随处可见,文物古迹俯拾皆是。现古镇完整保存着8条石板街,全长10多公里,宽度2米至5米不等。明清古建筑保存着300多幢,面积达1·6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实属罕见。景观建筑也甚多,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著名的兴宁庙匾额“且唑口契茶”被文化部列为“中华名匾”之一。“黄姚八景”:古戏台、兴宁庙、文明阁、宝珠观、天然桥、聚仙岩、带龙桥、孔明岩等区级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旧貌仍存。

整座黄姚古镇,就是一部完整的桂东居民文化史。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虽没有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天花都雕梁画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石板街路面铺接技术精湛,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建筑有退有进。古镇整体风貌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感觉。

黄姚人热爱先人留下的遗产,乐于住在这些古旧的老屋里,即使在新城区建有新房,老一辈人也不愿搬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保存着先人用过的雕花床、八仙桌、红橱等家具及古老的服饰、用具。

塘栖的广济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塘栖广济桥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从桥下拾级而上,感觉像是在爬山。走到桥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

广济桥,其始建年代不祥,已无从考证,据说桥建成于唐宝历至林得年间。明代弘治二年一个姓陈的僧人,为了建桥募捐一直到了北京,得到了皇太后的赏赐,也得到了宫中的众嫔妃与朝廷大臣们的资助。所以清光绪《塘栖志》卷三《桥梁》载:“通济长桥在塘栖镇,弘治二年建。”到了弘治十一年建成。

忻州古城的介绍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历史文化悠久。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忻州文化积淀深厚,汉族传统艺术源远流长,有“摔跤之乡”、“民歌海洋”之誉。地灵人杰,也养育了不少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如班婕妤、杨家将、元好问、白朴、萨都剌、徐继畲等就出自忻州。

我的26岁女房客小说中的西塘是什么地方?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