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二级考试前三名,读三年级换的老师作文抄一篇背一篇,阅读理解题直接说答案,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5551℃ DALE

孩子一二级考试前三名,读三年级换的老师作文抄一篇背一篇,阅读理解题直接说答案,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关于开学了,发现两个老师都换的作文

开学后要上四年级了。我们的班主任姓张,她已经教了我们三年了,她和蔼可亲,讲起课来很生动,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

但是,在这个暑假中,我听到了一个坏消息,开学后要换老师了。这个消息让我很吃惊,张老师教我们很好为什么我们要换老师呢?没有一个家长对她不满意,那为什么要换老师呢?原来,张老师担任了我校大队辅导员和德育处主任的职务,没有时间教我们。她自己也说:我其实很想教我们四三班,我们班很团结,每个人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我们班确实是一个好班。可是,我担任的这两项工作都很忙,我一忙起来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了,我还怎么教好我们四三班呢?我如果让别的老师教这个班,我不但放松了很多,还不会耽误大家的学习成绩,这样不也挺好么?大家只要好好学习,无论哪个老师都会喜欢咱们四三班的,你们说难道不是么?以后教我们班的老师姓王,叫王锦,大家以后要听王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说到这,我们班同学都泪流满面。

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班要换老师?如果说是因为张老师忙的话,那么为什么又要让张老师担任那么多项工作?如果学校真的是为我们考虑,那就应该让张老师继续教我们。我们大家都喜欢张老师,突然让我们去面对一个全新的老师我们怎么受的了。虽然,我爸爸妈妈一直劝我,叫我不要太伤心。还说:换个老师有什么不好的,熟悉熟悉就好了,我们小时候换了好几回老师,我学的不也挺好的。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我真的受不了,我爱张老师,她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给我关心呵护我。我们大声地请求:我们不要换老师,我们爱张老师!

感念师恩 小学三年级作文

念师恩

很早以前,唐代的韩愈就在《师说》里面给老师下了一个贴切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清代的曾国藩是这样解释的:“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一千多年过去了,这句精辟的话随《师说》流传至今。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得到韩愈当时作为一名老师的勤勉和困厄。现在,我们形象地把老师比作园丁、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表达对他们的喜爱和尊重,而这些都是一千多年前的韩愈无法体会得到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老师的范围是很广泛的。所以,要感谢老师,我们应该感谢的人就有很多,要感谢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他们是第一任启蒙老师;要感谢在社会上遇见的、将要遇见的和曾经遇见的给予我们帮助的好心人;更要感谢在学校里勤恳任课传授知识的老师,他们培育我们,助我们成材。一年后,我将要离开这美丽的校园,走向社会,告别可亲可敬的老师,其实真的不想走!

大学时光匆匆、匆匆,回忆起这几年的点点滴滴,使我想借纸和笔记录下几位老师的风采,作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师的无限感激。

给我们上药理课的是董老师,男,一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戴一副金色镜框的眼镜,穿着朴素,整体上给人一名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形象。我们都有点怕他,因为他是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董老师其实很随和。有一次,一个同学迟到了十多分钟,喊了报告就往里走。董老师把他叫住,立刻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见。

“你吃过饭没有?”董老师问。

那个同学愣了一下,满脸通红:“吃过了。”

“那行,你坐到你的位置上去吧。”董老师和蔼地说。

你们早上一定要吃饭,不然,饿一上午会导致血糖过低,对身体不好。这就是董老师对刚才那番话的解释。我们都笑了起来。刚才还很紧张的气氛荡然无存。常常看见的都是老师训斥迟到同学的场面,而今天,我们看见了老师对每一个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那天起,很少有人迟到,很少有人不吃早饭。

教药用植物学的是李老师,一名矮小的男老师,博士毕业。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用书非常厚,我们学起来很吃力。有一天,李老师准备免费地为我们补一次课。

有人就说了:“补课?那好,收钱。”

“收钱?收多少?”李老师吃惊地问。

“一人一百块总要收吧。”

李老师没有收这笔钱。他有他的想法:做人何必围绕一个钱字转呢?要做有钱人,就不来当老师了。

李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从下午一点开始,给我们整整讲了三四个钟头。我们真的很想说一声:“老师,辛苦了!”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我很庆幸,自己遇见了这些好老师。当然,好老师还有很多很多,就让我们用“谢谢”两个字来表达我们对他们永远的感激。

一位老师和三个孩子看图写话?

一位老师和三个孩子,肯定不是在正常的上课,一个班级不可能只有三个孩子,老师有可能是在为这三个孩子补课。

急求一篇作文?

从小到大,没有老师教过我如何写作文,我也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写过一篇作文,原因只有两个字:不会。逼急了,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抄,一个是编。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要求写一处景物。我在《青年文学》上抄了一段文笔优美的散文。里面的一句“我曾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已经无意中露出了马脚。结果,老师竟给我打了99分,并说可以投稿。我得了便宜还洋洋得意。抄作文的势头有增无减。

小学六年级时,我抄了一篇《粉笔赞》,这是一篇在作文选上经常能看见的作文。被老师当众读了,并指出不合本次作文题意。虽然没有明说抄袭的事,但我从她严厉的目光中读懂了一切。我羞愧难当,哭了两节课,发誓以后不再抄作文。

也是六年级时,老师布置作文《难忘的一件事》,我满脑子里也找不出哪件事难忘,哪件事有意义。结果硬着头皮编了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取名为《冰棒水》。老师竟丝毫没研究它的真实性,还在年组别的班级里对我的作文大夸特夸,在下几届的兄弟班级里还流传了好几年。那时候,我一点也没意识到作文其实就是说话,说自己的真实的事,说自己真实的想法。否则,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在。我想:老师可能也忽略了这一点。

初二时,我又旧病复发,抄了一篇赞美秋菊的文章。旁征佐引,词藻华丽。那时候,我对语文老师稍微有一点对立的意思,因为我非常渴望能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篇作文。而老师恰恰一次也没有过。我固执地认为,这是老师的失职。我故意抄给他看,想看看他到底会怎样处理这类事情。结果,语文老师根本没看,批了个“阅”字发了回来。

哎,作文啊,你简直愁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