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玫瑰葡萄成熟时雨天裂果吗? 玫瑰香葡萄裂怎么回事

8062℃ BRANDON

中国红玫瑰葡萄成熟时雨天裂果吗?玫瑰香葡萄裂怎么回事

葡萄成熟时遇大雨会不会裂果是红宝石葡萄

会的。红宝石葡萄裂果严重,特别是成熟期赶上雨季,这与自身品种特性有关,皮薄等。你最好采取排涝、避雨措施。

葡萄为什么下雨天会裂果

苹果裂果是生理病害,多发生在即将收获时期,其症状有二:一是果顶裂开;二是果蒂部裂开。通常板结泥土、排水差的粘质泥土、易涝、干旱的泥土发生裂果严重;连阴雨放晴、急剧高温单调、着色期多雨时易裂果;结果量大、疏果不当,易引起裂果。其预防办法如下:

  1、调节泥土水分。泥土水分急巨变革,泥土透性差,排水不良时,要采取明渠或暗渠搞好排水。同时,经过深翻和施有机肥、石灰等改良泥土物理性状,以减少泥土水分变革。

  2、覆盖地膜。葡萄园覆盖地膜,既可避免根系吸收过多的雨水,又可避免地面水分蒸发,减少泥土水分变革。干旱时,要把覆盖与灌水联结起来。

  3、调节结果量。葡萄着色不良的树或着色产很的年份,发生裂果尤多,因此要经过疏穗、疏粒、掐穗、调整好结果量,减少裂果。

  4、遮果。葡萄果面直接吸收雨水,或从根部吸收水分以后,果实产生膨胀压,导致引起裂果。因此,雨天采取遮雨办法,能有效地避免裂果,采取果实套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5、中耕除草。中耕松土既可消灭杂草、减少病虫的发生,同时又可蓬松泥土,具备旱能提墒、涝能晾墒,调节泥土含水量的作用。通常10—15天中耕一次,雨后应及时中耕散墒。

  6、防治病虫害。葡萄病虫损害的伤口是葡萄裂果重要因素,因此,及时作好葡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要。彻底消除枯枝、落叶,将病叶、病果烧掉或深埋。萌发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含剂。白粉病发生时可喷25%粉锈宁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喷2—3次,或退菌特800倍液防治。防治虫害可选用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1605”乳液1500倍液。

玫瑰香葡萄在快熟时(特别是雨后)为什么经常烂?怎样防止?

玫瑰香葡萄,其树势较强,易成花,易座果,但不耐霜霉病。故生产上宜增施农家肥,培育壮树;加强综合防治,注意夏季修剪,合理负载,培养优质果品。

在葡萄上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各个过程,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目的。但目前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生理学和生物学效应及彼此的平衡关系等方面,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应用技术以经验为准;应用效果常因地区、气候、品种、树体状况、生育期、使用技术等的差异而表现很大的不同,甚至产生相反的结果。因此,应用时必须慎重。

1)重视综合栽培技术

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益的获得,必须以合理的土、肥、水和架面管理等综合栽培技术为基础。如管理粗放的弱树不可能依靠喷生长延缓剂提高坐果率以获得增产;结果过多,叶面积不足,也不可能用生长调节剂使果粒增大、提早成熟和提高糖度。

2)针对不同目的、不同品种,正确选择药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应,相互之间存在着加合、拮抗、诱发等复杂关系。所以,为某一目的在选择一种或两种以上药剂混合或先后应用时,要先了解其基本性质,避免用错。

3)严格把握使用时期、浓度和次数

同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时期使用,不仅效果大小不同,而且可能完全无效,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GA3在葡萄坐果期应用,可提高坐果率并使果实增大,而在花前使用一般会降低坐果率并使果实变小。浓度过低、次数少,可能不起作用或作用小,过浓、次数多,则可能有药害或反效果。

4)树体状况和环境条件

葡萄品种、树势、树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很可能不一样。因此,在某地某一品种上的成功经验,在别的地方或别的品种上应用时,仍需先进行试验。

5)药剂配制方法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时剂型或溶剂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配制时和配制后的温度、光和pH,也影响药剂的稳定性和活性。这些都需依据有关说明资料加以注意。

6)注意残毒

但是食品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许多国家对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任何调节剂都不能过量使用

葡萄成熟时为什么有裂果

一、品种生理特性引发裂果

裂果与品种的生理特性和品种遗传特性关系密切,品种的果型大小、果皮厚度、果实含水量、细胞紧密度、需肥规律、含糖量及含酸量、果皮发育质量都会影响到果实裂果。如葡萄品种中,果皮薄、果肉脆的品种易裂,着色期根系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品种易出现开裂;柚类,果形指数越大,果顶皮越厚、果心中心柱越充实,裂果较轻;油桃品种,含糖量较高,含酸量较低的品种的裂果较重。

二、植物内源激素失衡引起裂果

植物内源激素比例的变化会影响到果皮和果肉生长的速度,当两者生长速度失衡时就会形成裂果。在实际生产中,果实发育中后期,因激素失衡造成裂果的现象较为常见。同时,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是造成裂果的原因之一。2011年发生在江苏丹阳的西瓜“爆炸”事件,除了与栽种品种、气候(生长前期干旱,后期急剧降雨)有关,也与膨大剂使用不当有密切关系。

三、土壤水分急剧变化引起裂果

土壤水分的变化,对果皮中钙的吸收影响较大,干旱、淹水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减少钙的吸收量,进而造成裂果。作物生长前期遇干旱,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遇频繁降雨,根系输送到果实的水分猛增,果肉细胞会快速膨大,而此时,果皮多已老化,果皮细胞因角质层的限制而膨大慢,就会出现果肉把果皮胀破的情况。因这种情况出现的裂果在葡萄、枣、石榴上较为常见,若前期缺水,会影响幼果膨大,着色期如遇连续降雨或大水漫灌,都会引起大量裂果大发生。

四、病虫危害引起裂果

有研究表明,炭疽病可以引起脐橙裂果,炭疽病、锈壁虱、红蜘蛛等为害与裂果有直接关系,需要注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白粉病为害葡萄后果皮硬化失去弹性,硬核期后易从果顶纵裂,形成裂果。红蜘蛛为害葡萄后,果面形成褐色锈斑,多数从果蒂纵裂,形成裂果。

五、营养失衡造成裂果

果肉中的矿质元素及其营养平衡对裂果有显著影响,树体养分不平衡会加剧果实裂果。果实生长期间磷、钾、钙对果实裂果影响最大,其次为镁、硼、锌、铁、铜、锰。当某一种或几种元素过量,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时,裂果就会增加。实际生产中,在作物生长后期,因钙缺乏、钾超量造成裂果现象十分常见。目前土壤酸化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起的中微量元素缺乏或失调现象十分普遍,加剧了裂果的发生程度。

六、栽培管理措施引起裂果

树势弱、光照差、通风不良及偏施氮肥的果园裂果严重;负载量大,叶果比小的果蔬易诱发裂果;土壤排水不良、严重板结、通透性差、土壤酸化的果园裂果严重;病虫防治差的果园裂果较为严重;大量使用乙烯利、赤霉素、2-4D的果园裂果量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