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的肌肉量跟同龄的人比有比较多吗?(为何同样的锻炼,每个人的效果不一样?)

4958℃ APRIL

这个人的肌肉量跟同龄的人比有比较多吗?(为何同样的锻炼,每个人的效果不一样?)

为何同样的锻炼,每个人的效果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锻炼,而且还有不少人会直接到健身房中锻炼,不过,很多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明明两个人做了同样的锻炼,但是锻炼效果却完全不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为每个人身体的适应力是不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两个人采取的是同一种减肥策略,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体重差距也可能会越来越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运动减肥或是节食减肥的过程中,个人的体质和个人的适应能力会随着你运动习惯的调整而改变,所以那些适应能力并不是很强的人,每天的运动量都能对身体造成适当的刺激,他们的减肥效果很有可能非常不错。因此,对于那些想要赶上他们减肥速度的朋友,必须加大自己的运动强度,给自己身体充分的刺激。

第二是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代谢的差距。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基础代谢,事实上,基础代谢指的是人体维持运转的所需要的代谢强度。我们知道,人体的主要代谢活动分为两大类,也就是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燃烧脂肪,塑造肌肉就是这两大类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只有合理控制好自己的代谢,就能让你在尽可能避免肌肉流失的情况下燃烧掉足够多的脂肪。事实上,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体重,身高,有无运动习惯,甚至自身的饮食结构,这些都会影响自己的基础代谢率。除了这些因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比如睡眠和精神状态,分泌的皮质醇和生长激素,这些都会是影响自身新陈代谢的因素。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就算是相同的运动量,每个人的锻炼效果也是不一样。

其三是因为运动强度不一样。事实上,当我们在锻炼的时候,很多人看似做的都是同一组动作,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发力点是不一样的,而且握力方向、身体的控制力以及运动的持续时间是一样的,这些因素都是会影响运动强度的。在很多时候,也许两个人看似做了相同的一组动作,但是因为其中一个人掌握了动作的各种要领,做的非常标准,而另外一个人却做的马马虎虎的,根本就没有按照动作要领来做。在这样情况下,前者的锻炼效果肯定要比后者的锻炼效果要好一些,因为前者掌握了动作要领。

总而言之,相同的锻炼,之所以效果会不一样,就是因为以上三种原因。

为什么肌肉比别人大 比别人多 但是没别人有劲? 怎么解决? 要详细计划。

你好

因为你练肌肉的时候没有练肌肉耐力和肌肉爆发力

肌肉的力量是靠耐力和爆发力来决定的

比如胳膊练20KG哑铃 你一次做20次 下次依次累加 一直做到自己最大的承受范围 然后每天坚持

练爆发力就需要自己不能承受的,每次少做几组,但是每天练肌肉的时候都必须做

如果你每天都坚持三个月绝对会有效果

祝你健身愉快。

什么是肌肉量的标准?

肌肉量就是身体中肌肉所占的比例,像常见的脂肪含量指标一样。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具体标准如下:

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数据是:体重=肌肉含量(细胞内外液+蛋白质)+无机盐含量(人体含量是4公斤左右)+脂肪含量。

肌肉密度是指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与力量无关。肌肉密度脂肪和肌肉的比例,一般不看肌肉密度,都是看脂肪含量。肌肉的密度你也可以理解成肌肉的硬度,密度越大硬度越大,即爆发力越强,不然则反之。一般来讲,块肌比腱子肌密度大。人的肌肉密度是1.12 g/ml,人的脂肪密度小一些是 0.74 g/ml。

扩展资料:

女性肌肉含量52.6%,脂肪含量12.3%已经是体脂率很低的了,女子健美竞技状态大概也就在10%到12%左右,再低就可能会引起闭经了。女子因为激素水平很男性相差50倍,所以是不会练成男性那样的块头的。而男性体脂率在3%左右才是健美比赛的竞技最佳状态。

人体有206块骨骼,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可。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35--45。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肌肉密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肌肉

我16 岁身高1.60``身材看上去像大人了怎么办啊?我是不是没长了啊?

需要积极争取和鼓励自己。

  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6、肥胖儿。

  7、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补肾益气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

  掌握孩子生长情况

  首先是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周围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长得慢、个头矮,就应尽早找医生咨询,通过孩子的生长量表,了解孩子是平均身高还是偏矮身高。

  其次是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如果孩子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每年生长的高度不到5厘米,应该就医咨询。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家长应该记录孩子每年长多少。如果没有测量,孩子的裤子几年都穿不短,肯定也有问题。

  第三是注意孩子的性发育。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会伴有骨龄提前,可能导致“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现实中不少孩子在小学时身高比同龄孩子高,身材也壮,家长从没想过孩子会有身高问题。但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生长速率逐渐下降,在班里排队越来越靠前,如果那时再来就医,孩子的骨骺可能就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了。也就是说,孩子就医时不理想的身高,可能就是他的终身高度了。

  生理年龄与时间年龄不一致

  许多家长会问,不是说男孩子骨龄18岁、女孩子16岁才闭合吗?为什么他们的男孩子才十四五岁、女孩子才十二三岁或更小,生长就完全停止了呢?有些家长甚至还在等待“二十三蹿一蹿”呢!

  在这里我们提到的孩子骨骺闭合是指生理年龄,而家长说的年龄是时间年龄。

  正常人的骨龄可以和时间年龄相差1到2岁。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的骨龄,则很可能会超过这个范围。这时如果让孩子与他的同龄孩子比个头,就会显得身材较高。而实际上,他应该和与他提前的骨龄同岁的孩子比较,并依据此数据预测孩子的终身高范围,这样就会及早发现孩子的身高度异常。家长应该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密切注意孩子青春发育迹象,特别是孩子出现生长加速时,应该注意是否开始性发育了、性发育的时间是否过早。如果女孩8岁前开始乳房发育,男孩9岁以前开始睾丸发育,都叫性早熟。

  了解孩子的发育标志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孩子的发育标志,往往误以为女孩子乳房高出胸部平面才叫发育。其实孩子开始发育时,乳房外观是平坦的,触摸可有触痛及皮下可及一个很小的硬核。

  男孩子的性发育开始时间经常被家长忽略,很多家长以为变声和遗精才是性发育,事实上那已经到发育的高峰期了。正常男孩子的性发育通常是从睾丸变大开始的,医学上把睾丸由4毫升增长到5毫升作为男性正常性发育开始的标志。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内分泌科医生咨询。

  矮小症4-10岁治疗最佳

  专家指出,治疗孩子身材矮小,要把握最佳时机,只要在4岁至10岁开始治疗,完全可能长出与正常人一样的身高。

  医学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和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疗效越好。专家认为,孩子在4岁至10岁(骨骺未闭合时)是治疗矮小症的最佳时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最佳生长时期,其中春夏季节最为突出,每天22时至次日2时是生长最佳“黄金时间”。

  专家指出,家长对于矮小症大可不必着急,完全可以对症下药以对身高进行干预。如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使用生长激素后可以长到他的正常遗传身高,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于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的矮小,很便宜的甲状腺素片就可以让孩子实现生长追赶。

  与此同时,非药物性配合治疗效果更好。充足合理的营养饮食、适宜健康的体育锻炼、有益心理的生长环境,都是促进孩子长高的重要因素。如蛋白质是骨髓与肌肉生长的能量来源,同时又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此儿童要多食富含蛋白质的蛋类、肉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食物。

TAG: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