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血糖正常,但运动稍微剧烈就低血糖是咋回事? 运动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751℃ TYRONE

平时血糖正常,但运动稍微剧烈就低血糖是咋回事?运动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激烈运动低血糖怎么回事?

多半有 问题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确诊DM之前的10年左右,经常发生莫名其妙的低血糖。

运动性低血糖怎么回事?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较常见的原因有:①胰岛β细胞增生和肿瘤等病变使胰岛素分泌过多,致血糖来源减少,去路增加,造成血糖降低;②使用胰岛素或降血糖药物过多;③垂体前叶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使对抗胰岛素或肾上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结果同胰岛素分泌过多;④肝严重损害时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摄入不足时很易发生低血糖;⑤长期饥饿、剧烈运动或高烧病人因代谢率增加,血糖消耗过多。

  低血糖时可出现饥饿感,四肢无力以及交感神经兴奋而发生的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等症状。脑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作为能源,对低血糖比较敏感,即使轻度低血糖就可以发生头昏、倦怠。低血糖影响脑的正常功能还可发现为肢体与口周麻木,记忆减退和运动不协调,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昏迷(血糖降至40mg/dl以下可出现低血糖昏迷),如没有及时纠正可导致死亡。对于低血糖病人,若能及时静脉输注葡萄糖或口服补糖,以上症状可迅速纠正和缓解。正常人脑组织储存糖极少(约0.5mg/g组织),仅可维持数分钟脑功能的需要,正常脑功能的维持要靠血循环不断供给葡萄糖和氧气。血糖浓度一旦降低,下丘脑中枢就会发出信号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①通过肝交感神经末梢直接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使肾上腺髓质迅速分泌肾上腺素,增强糖原分解,增强糖异生作用,并降低组织摄取葡萄糖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以便提高血糖浓度,缓解低血糖;③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此外,低血糖还刺激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生长素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分泌ACTH和生长素。ACTH又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异生,抑制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以上总的效应是代偿性的对抗低血糖。如果低血糖是缓慢发生,数小时血糖浓度才低达2.2mmol/L,此时则可以无上述激素反应。

  低血糖症的诊断通过测定血中葡萄糖浓度即可确定,但要根本性治疗则需要进一步找出低血糖的发病原因。

  低血糖症的分类常用临床分类法,即将低血糖症分为空腹性低血糖和刺激性低血糖症两类。

  一、空腹型低血糖症

  正常人一般不会因为饥饿而发生低血糖症,这是因为正常的调节机制可维持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成年人空腹时发生低血糖症往往由于葡萄糖利用过多或生成不足。如果怀疑病人有此型低血糖症,可以按图3-5所示检查程序找出原因。

低血糖的临床分类

⒈空腹性低血糖症

①高胰岛素血症:良性、恶性和多发性胰岛瘤,小腺瘤病胰岛细胞增殖症;

②非胰性肿瘤;③肝和肾疾病;④内分泌疾病:垂体、肾上腺、下丘脑等;⑤

先天性代谢病:糖原贮积病等;⑥各型新生儿低血糖症;⑦自身免疫性疾病;

⑧饥饿

⒉刺激性低血糖症

①外源性低血糖因子:药物、毒物;②反应性低血糖症;③遗传性果糖失耐;

④半乳糖血症;⑤酒精性低血糖症

空腹型低血糖症的诊断程序

  若测得12小时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2.8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症。进一步检测胰岛素(I)与葡萄糖(G)的比值(I/G),如I/G>0.3,提示为胰岛素瘤,如测其C肽和胰岛素原也会增高。若I/G>0.3的低血糖者,还可做以下检测以进行鉴别诊断(见力图3-6)。胰外肿瘤病人血清中可以有类胰岛素活性物质,后者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空腹性低血糖预后比刺激性低血糖症差,且难以用食物控制。

  二、刺激性低血糖症

  刺激性低血糖症空腹时血糖并无明显降低,其往往是给予适当的刺激,如进食才诱发,表现为反应性低血糖,临床上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最常见,也可由干扰糖异生或促进糖利用的药物、毒物或糖(半乳糖、果糖)引起,餐后低血糖症为刺激性低血糖症的一大类,低血糖发生于进餐后1-5小时,且可用OGTT诊断

餐后低血糖的诊断程序

  餐后低血糖按病史与OGTT反应类型可分为三型

  ⒈功能性低血糖症(反应性低血糖症)为发生于餐后或OGTT2-5小时的暂时性低血糖。多发于心理动力学异常的妇女。病人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病人耐糖曲线的前部正常或接近空腹水平,有的病人可见胰岛素延迟分泌。病人血浆胰岛素不高,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的病人可出现此型低血糖症。

  ⒉Ⅱ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伴有的低血糖症病人空腹血糖正常,OGTT前2小时似糖耐量受损或Ⅱ型糖尿病,但食糖后3-5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迅速降低达最低点。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持续高血糖引起胰岛素延迟分泌,且表现出后期胰岛素高,致使血糖后期迅速下降。

餐后低血糖症血浆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较

  ⒊营养性低血糖症低血糖常发生于餐后1-3小时。病人大多有上消化道手术或迷走神经切除,由于胃迅速排空,使葡萄糖吸收增快,血浆葡萄糖明显快速增高,刺激胰岛素一时性过多分泌,致使血糖浓度迅速降低,出现低血糖症。

  餐后低血糖症血标本一般采集服糖后5小时内或病人低血糖症状时的血液。对高度怀疑者,虽一次OGTT为正常,还是应该再次检测。

  临床上同一病人既可发生空腹性低血糖,也可发生餐后低血糖。对于这类病人,治疗首先在于纠正空腹性低血糖症。

  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对低血糖更为敏感,且儿童对低血糖的敏感性也高于成年人。原因是儿童大脑占体重的比例比成人高;新生儿酮体生成能力低,很难以酮体作为大脑的有效能源;新生儿糖异生能力还未达到足以防止饥饿性低血糖的水平;早产儿肝糖原储量少于足月新生儿,空腹时糖原很快就消耗掉等。

运动活动过程中,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

低血糖分为空腹低血糖和餐后低血糖。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低血糖原因。空腹低血糖一、药物所致低血糖

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在诊断时要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区别。

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特别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则较易诱发低血糖,大多数病人在服用一周内出现。服优降糖的患者可在剂量不变、几周甚至几个月后出现低血糖。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均应警惕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3、乙醇。当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可产生低血糖。若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大量饮用乙醇,甚至可因严重低血糖导致死亡。

4、其它。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剂量应用醋水杨酸(4-6克/天)时血糖可降低。

应用心得安和其它B-受体阻滞剂也可发生低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应用心得安者更易导致严重低血糖。可诱发低血糖的药物还有巴比妥、戊双脒、甲氧西林、四环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及BAL等。此外,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如氯仿、辛可芬、扑热息痛、乌拉坦、新胂凡纳明及杀虫剂1605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二、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1、胰岛B细胞瘤。此病会引起慢性、反复发作性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或造成难以逆转的脑部损害。患者常自动增加进食次数,因此往往比较肥胖。

三、非B细胞瘤所致低血糖有些胰外肿瘤的临床症状与胰岛B细胞瘤相似,故亦可出现空腹腔内和腹膜后的纤维肉瘤及纤维瘤。患者常以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

四、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不足

1、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由糖皮质激素不足导致低血糖。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常在空腹时出现,但也有在餐后1-2小时发生的。

2、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者常在空腹时发生低血糖。垂体性侏儒亦可表现血糖较低。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粘液性水肿与呆小病患者空腹血糖较低,但症状一般不严重。五、婴幼儿及儿童期低血糖

4、新生儿低血糖。见于出生后72小时内、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母亲所产的新生儿。

5、儿童期酮症性低血糖。发病于2-5岁,如8-16小时不进食,可出现低血糖和高酮血症。

六、其它长期进食不足可引起低血糖餐后低血糖一、先天性糖代谢酶缺乏

1、半乳糖血症。缺乏半乳糖-1-磷酸嘧啶苷转换酶乳儿。

2、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性低血糖。患者先天缺乏果糖-1-磷酸醛缩酶,摄入果糖后出现低血糖症,不进食果糖同无症状。二、肠道性低血糖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或胃-空肠吻合术后。三、特发性(功能性)餐后低血糖多见于女性,主要见于一些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或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并常伴有胃肠道运动及分泌功能亢进的表现,是低血糖的常见类型。一般早上空腹时不发作,常在早餐后1.5-3小时发作,而午餐及晚餐后则较少出现。每次发作时间约15-20分钟,可自行缓解。患者能耐受72小时禁食,这与胰岛B细胞瘤有明显不同。四、早期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反应迟缓所致的反应性低血糖。

运动性低血糖的发病原因及处理方法

当我们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要消耗能量的,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体内糖的氧化。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由于血内糖被大量消耗,因而会导致低血糖症。身体有病、饥饿或精神过分紧张的同学,在参加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较大负荷的运动,特别如长跑等的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可能发生运动性低血糖症。运动性低血糖症,轻度症状表现为感到非常饥饿、极度疲乏、头晕、心跳、面色苍白、出冷汗;较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四肢发抖、躁动不安或精神错乱,甚至语言不清、昏倒在地。进行医学检查时,会发现脉搏快而弱,血压无明显变化,呼吸短促,瞳孔扩大,血糖明显降低。当发生运动性低血糖时,应将患病的同学平卧,注意保暖,神志清醒的可给他喝热的浓茶或糖水,并吃少量食品,一般短时间后即可恢复。若患病同学人事不省,可针刺或指掐人中等穴位;严重者要进行葡萄糖静脉注射。为防止发生运动性低血糖,对于患病初愈的同学,或者平时体质较弱没有锻炼基础的同学,不要突然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特别是在空腹饥饿时,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