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特殊动力名词解释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名解

8458℃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名词解释

现代营养学研究中:“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应该是属于:“食物热效应”.食物热效应是指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过去就是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一般混合膳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

食物特殊动力名词解释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名解

什么叫食物特殊动力能

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8小时,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要比未进食时有所增加.可见这种额外的能量消耗是由进食所引起的.食物的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尽管有关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产生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但总不外乎是系统在处理食物时做功的能量消耗,即身体在消化食物以及吸收、运转、代谢和储存营养物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定义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即食物热力作用,是指人体的代谢因进食而稍有增加.譬如,某人基础代谢率为168.80kJ·h-1,当摄取相当于168.80kJ的食物,并处于基础代谢条件下,经测定,这时的代谢率不是168.80kJ·h-1而是176.40kJ·h-1.显然,这部分增加的代谢值是因进食引起的.这一现象最早为Rubner发现,他称之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什么是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其能量消耗有什么特点?

食物特殊动力学作用(SDA): ①因摄食(摄取、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过程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②不同食物成分的SDA不同:CHO为本身产生能量的5~6%,Fat为4~5%,Pro为30% ③成人摄入一般混合膳食时,SDA相当于BM的10%,约600kJ(150kcal)

食物特殊动力学说的原理是什么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又称为食物热效应.食物热效应只能增加体热的外散(表现为餐后体温升高),而不能增加可利用的能.换言之∶食物热效应对于人体是一种损耗而不是一种收益,而只够维持基础代谢的食物摄入后,消耗的能量多于摄入的能量,外散的热多于食物摄入的热.此时,机体就要动用筹备的营养,燃烧脂肪来补充这部分能量损耗.所以,为了保存体内的营养储备,进食时必须考虑食物热效应额外消耗的能量,使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人们在进食时本身就会消耗能量.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是由于进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也称为食物的热效应,一般混合进食约增加基础代谢的10%.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只能增加体热的外散,而不能增加利用的可能,换种说法,就是对于人体是一种损耗而不是收益.当只够维持基础代谢的食物摄入后,消耗的能量多于摄入的能量,外散的热多于食物摄入的热,而这个额外的能量却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来源于体内营养的储备.所以,为了保存体内的营养储备,进食时必须考虑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额外消耗的能量,使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强的热源质昰什么

由于机体摄入食物而引起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高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被吸收的食物成分在肝内中间代谢的结果.蛋白质在食物中特殊动力作用最大.

生理学名词解释

以专业医学角度回答你 兴奋性:是指活细胞,主要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 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

什么叫热能营养学?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基础代谢 就是生物在静止但意识清醒的情况下 身体消耗的最低热量!也就是你每天至少要吃的热量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是如何耗能的

食物的特殊动力占摄入总能量的10%左右,主要用于:咀嚼耗能、吞咽耗能、分泌各种消化酶耗能,胃肠蠕动耗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