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煞榷谷历史故事讲的是什么? 夹谷之会的故事概括

1710℃ SYLVIA

掖煞榷谷历史故事讲的是什么?夹谷之会的故事概括

古代君王靠隐忍成大事的故事

1.隐忍之人必成大事

  历史有时会是这样的,时间愈久远,有些著名人物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这里指的是一代雄主楚庄王。提到这个名字,他的许多故事很快会聚于我的脑海之中。我们便从这个历史巨人的一件件小事中,敬佩于他的丰功伟业和雄才大略的同时,更感受到他的真君子真性情,至今这些还会深深地使我们动容。说起他的故事,我们无法绕过他的隐忍。

  一个年轻的君王,应该是血气方刚,豪气冲天,继位伊始,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才对。何况他是掌着楚国的命运,握着群臣身家性命的一代君王。可是,他给我们的印象,却是窝窝囊囊地在醉眼蒙眬和温柔乡里度过了三年。其父楚穆王乃弑父篡位之君,在位十二年,尽管铁腕统治,遗下祸害尚难肃清,家国矛盾可能随时爆发,另外是强臣在侧,若敖氏家族的头人,现任令尹斗越椒,犹如清康熙继位之初的鳌拜。王权衰弱到两个家族之间的火并,矛盾直指王权,以挟持他这个一国之君为人质。所以楚庄王继位前三年,用左拥右抱和大智若愚来隐忍着。

  有一个人发现了楚庄王非昏庸之君,他透过几件小事的现象看出楚王的本质来。这个人便是伍举,伍子胥之先祖。伍举注意到楚王巡猎之时,见勇者猎杀了虎豹,便会赞叹"吾以是知其勇也",看到勇者把猎物均分,便会称赞"吾知其仁也"。伍举惊讶地发现楚王隐忍的真实意图,其实是在物色可用之人,力图恢复王权威势。伍举便对楚王试探起来,历史上就这样产生了一次著名的君臣对话。据《史记·楚世家》、《韩非子·喻老》、《吕氏春秋·重言》多种古代文献记载:"(伍举)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我们可以想象伍举这个忠臣冒险来见楚王,颇费了一番心思。当时的楚庄王只会沉湎于歌舞和酒池之中。他正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一见伍举,便爱答不理地问道:"伍大夫此来,是想与不谷同饮呢,还是想要共观歌舞?"伍举摇了摇头,话中有话:"我被一个谜语难住了,怎么也猜不出,特此向大王讨教。"楚庄王一听来了兴趣,整天喝酒听歌其实也同样乏味的,来点谜语做精神养料也的确不错,正好可以提提神。便有几分兴趣地问:"呵呵,什么谜语,这么难猜?我来试试吧。"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在朝堂上,身披七彩,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大王猜猜看,不鸣也不翔。究竟是什么鸟?"楚庄王听了,与伍大夫对视一眼,那样子像是说,我早就知道你是我想要重任的大臣,便笑答:"我猜中啦!它绝非普通的鸟儿。这鸟三年不飞,而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则惊人。你请回,等着瞧吧!"君臣就这样用密电码对上了暗号。伍举心里踏实而去,今后他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版本,就是淳于髡尝说齐威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无法判断谁是首创者,从伍举口吻来看,好像先有这个故事。这与本文无关。过了不久,另一个忠臣也坐不住了。此人便是苏从。他见楚王三年不理朝政,不发号令,终日只知巡猎,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还下死命:"有敢谏者,死无赦!"他觉得作为国家大臣,应该为社稷考虑,不应该计较个人安危。便冒死进谏。楚庄王见了这个敢吃豹子胆的人:"你难道不知道我的禁令吗?"好在这个人不仅有勇也有几分谋略,他发明了历史上的哭谏。楚庄王见这么一把年纪的人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便好奇地问道:"我又没有打算惩罚先生,怎么就哭了呢?"哪知苏从说出了惊世骇俗的话来:"我为我死哭不假,但更为亡国之哀伤。"这样把楚王绕糊涂了,他惊讶地发问,楚国亦未亡,先生也没有死,何故如此。苏从指了指楚王:"三年了!大王只知淫乐,还下死令,不准进谏,这不是亡国先兆吗?我来送死,可以得到千古忠君美名,而大王必会遗臭万世啊。"然后,这个大忠臣呐喊道,"来吧,要杀就杀吧!"也许隐忍的时间到了,也许是改革楚国的弊端找到了方略,或者物色到了合适的人选。楚庄王哈哈大笑起来:"你真心为了社稷,我哪会有不明白的!"楚庄王的确应验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那句话。他拔剑出鞘之时,便斩杀了一百多位蔑视王权为非作歹的权臣,并相应提拔重用了以伍举、苏从为首的忠君之臣,对势大的令尹斗越椒的权力采取制衡,于是王权与若敖氏家族的矛盾不可调和地爆发了。

  2.铁血之君必彪炳春秋

  对一代雄主来说,只有经历多多的磨砺才会尽快地成长起来。三年后楚国发生了大饥荒,西北方的大庸国联合楚国四周的反叛势力,趁机要颠覆这个年轻君王治理的国度。一时之间,弄得四面"庸"歌,连北方的申、息县城门也只得紧紧地关闭。楚庄王毕竟是一代雄主,他借讨伐大庸之名,将楚国军权牢牢掌控,用七战七败的计谋,联合秦、巴两国前后夹击大庸国,最后灭掉了这个楚国的心腹大患,从而奠定了他在楚军中的绝对地位。

  到了第六年,他又成功地击败了宋国。在第八年之时,击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的戎族。之后楚庄王便带着强大的楚师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到达洛水,直抵周王室都城洛邑附近,并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观兵于周疆"。时值周定王当政,周家天下冒似天下共主,其实只有洛水四周弹丸之地。周王室见楚师声势浩大,吓得屁滚尿流,忙派能言善辩之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一见王孙满,直截了当,便问九鼎之轻重大小。此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华夏九州,被夏、商、周三朝奉为镇国之宝,亦是天下共主的标志。也有传说,周昭王时代南面伐楚,昭王淹死于汉水之滨,携带过夏鼎。楚庄王问九鼎,不言而喻,欲取周而代之。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王孙满委婉地回答:"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国家强大尽管可以巧取豪夺,但治理国家则是要以德服天下。楚庄王虽乃一代名主,一时间仍无法驳斥王孙满。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他只好悻悻地说:"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我们楚国把矛上的铁尖折下来,就可以铸出九鼎来。气息奄奄的周王室见楚人退兵而去,只觉得假死复活一般,依然气若游丝地缓不过来。楚军返回郢都时,遭遇若敖氏的叛乱,这对于楚庄王来说,应该是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不然不会提出"三王为质"的方案。

  最终以他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而赢得了胜利。此时,若敖氏家族斗子文之孙克黄,时任箴尹,正出使齐国,返回途中经宋国时,听到家族叛乱被镇压的消息。他依然回国向楚庄王复命,并主动请罪伏法。楚庄王说了一句感动历史的话,据《左传·宣公四年》记载:"子文无后,何以劝善?"并未免除克黄的箴尹之职,将其改名为"生"。围绕楚庄王在战争中的表现,其卓越智慧的确不同凡响。历史从不会把战争与仁义联系在一块,食古不化的宋襄公尝试过,被千古笑骂。从我们能举出的例子看,难道楚庄王不可以称之为"战争中的仁义"吗?只是他与宋襄公的"仁义"形成了天壤之别。

  楚庄王时代,攻郑乃家常便饭的事,我想也许伐郑太多,最后楚人连战争借口也懒得找了。一次攻郑,听到郑都城中齐声大哭,原来是占卜引起的,郑人占卜哭于太庙为吉,于是城中人齐声号啕。想想这也是古今未有的一道景观,楚庄王侧耳倾听,十分纳闷,嘀咕了一下。看来郑国人是被打怕了,我们退后三十里,让他们悲伤一会儿吧,让那些老弱病残都离开,不要使太多的生灵涂炭。于是,撤兵让郑人?了口气儿。哪知郑国人见占卜起了作用,忙在楚国退兵的间歇修筑城墙的缺口,使楚军多攻打了三个月,才使郑国沦陷。这时,一国之君郑襄公来了个苦肉计,光着上体,背上荆条,还牵着只羊,走出城门迎接楚庄王。这种光膀子的事情,据说是从商代传下来的,是一种自我羞辱和接受惩罚的标志,我还记得楚文王克蔡时,蔡哀侯也如此脱衣牵羊。楚庄王责问他为什么朝晋暮楚反复无常。郑襄公哭泣说,生于强权的夹缝之中,小国是没有主动权的。既然是我的罪过,请大王惩罚我吧,与这些可怜的臣民无关。楚庄王感动了,如此谦卑的人,如此能俯首称臣之人,国是不可以废的,城是不可以破的,人是不可以战胜的!于是定了城下之盟,打道回府。

郑伯克段于鄢讲的什么

《郑伯克段于鄢》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在鄢地打败共叔段的历史事件。郑庄公与共叔段原本兄弟,只因共叔段在其母武姜的怂恿下,以“请制”屡行不义之事,终被郑庄公名正言顺地以“仁义之师”克之与鄢。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多行不义必自毙”。人生在世,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毁灭自己的也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此,每一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去贪欲,避邪恶,戒骄横,存正气,办可为之事,做有德之人。否则,必将为人民所唾骂,为历史所抛弃。

关于苏轼《乞罢登州榷盐状》的故事

元丰八年十二月日朝奉郎前知登州军州事苏轼状奏:右臣窃闻议者谓近岁京东榷盐,既获厚利,而无甚害,以谓可行。以臣观之,盖比之河北淮浙,用盐稀少,因以为便。不知京东旧日贩盐小客,无以为生,大半去为盗贼。然非臣职事所当言者,故不敢以闻。独臣所领登州,计入海中三百里,地瘠民贫,商贾不至,所在盐货,只是居民吃用。今来既榷入官,官买价贱,比之灶户卖与百姓,三不及一,灶户失业,渐以逃亡,其害一也;居民咫尺大海,而令顿食贵盐,深山穷谷,遂至食淡,其害二也;商贾不来,盐积不散,有入无出,所在官舍皆满,至于露积,若行配卖,即与福建、江西之患无异,若不配卖,即一二年间举为粪土,坐弃官本,官吏被责,专副破家,其害三也。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决可废罢。窃闻莱州亦是元无客旅兴贩,事体与此同。

欲乞朝廷相度,不用行臣所言,只乞出自圣意,先罢登莱两州榷盐,依旧令灶户卖与百姓,官收盐税。其余州军,更委有司详讲利害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TAG: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