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中国最残忍的皇帝石虎

6147℃ ERIK

石虎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中国最残忍的皇帝石虎

后赵石虎是什么时代的王?

石虎,字季龙,生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上党武乡县(山西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后赵皇帝。

石虎的父亲早逝,从小随母亲生活,由后赵皇帝石勒的父亲抚养,故有人称石虎系石勒之弟。当石勒被拐卖到山东时,石虎随母仍留在山西。此后,由于西晋末年战乱迭起,石虎与石勒失去联系,直到永嘉五年(311年),兄弟二人才得以重新见面。是年,石虎17岁。

石虎作战英勇,弓马娴熟,深得石勒赞赏,被封为征虏将军。石虎也因此全力以赴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用石虎后来的话说可谓“端拱指授”、“躬当矢石”。

石勒称赵王后,封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加侍中、开府,后又封为中山公。石勒称帝后,任命石虎为太尉,守尚书令,进封中山王,食邑万户。此时,石虎满以为自己功高他人一等,石勒称帝后必能充任大单于,没想到只被封为单于元辅,大单子之职为石勒之子石弘所得,石虎开始对石勒不满,他曾对子石邃说:”成大赵之业者,我也。大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几,每一忆此,令人不复能寝食”,并进而产生了石勒死后反叛思想“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后赵延熙元年(333年),石勒死,石虎果然尽杀石勒重臣,并派子石邃率军捉拿石勒太子大雅,只缘担心舆论对自己不利,才扶大雅做傀儡皇帝,自任丞相、魏王,掌管后赵实权,并将石勒的文武大臣改做丞相闲职,任用自己亲信功将担任要职。然而,石虎并不以此满足,力图称王称帝。

面对石虎的侵凌,石勒亲属不甘受辱,曾联兵反抗。先是石勒妻刘氏与子彭城王石堪计谋除石虎,以免后赵国落入石虎手中,造成“养虎自残”的悲剧。针对当时石勒旧巨大多受贬在京外,京城旧属又被石虎死死控制难以起事的状况,准备携王室离京到兖州(山东郓城)以廪丘为根据地,扶石勒子南阳王石恢为盟主,宣太后诏今,号召各地牧守联合起兵从京外发动进攻,讨伐石虎。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计划未成,刘氏、石堪被杀。镇守洛阳的石朗和镇守长安的石生闻讯即联兵起来讨伐石虎,亦被石虎所败。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在灭掉石勒子弟的反抗后,石虎自立为王,称大赵王,年号建武,将国都从襄国(河北邢台西南)迁到邺(河北临漳县西南)。同年,石虎将大雅及其弟弟、母亲全部杀死,石勒亲属势力消灭殆尽。咸康三年(337年),石虎改称大赵天王,永和五年(349年)改称赵皇帝,最终取代了石勒赵国。

石虎称帝时,后赵的都城便从襄国迁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邺镇)。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虎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石虎

石虎是后赵明帝石勒堂侄,为人心眼狭小,嫉贤妒能。相传他只要听说军中有谁比他武艺高本事大,就借故将这个人杀掉。每次攻城掠地之后都伴随着屠城和残杀,他最喜欢用活埋的方式来处理战俘,无论男女老幼坑中一律平等全部被埋。他攻下青州之后,血腥屠城,致使人口数万的青州城最终只有七百人幸存。

石虎在当上后赵的皇帝后。石虎为了方便行猎,还把黄河以北的大片良田为猎区,派御史监督,如有人在猎区猎兽则判“犯兽”,处大辟之刑,即为死刑。而这“犯兽”的刑法,又被各级官员用来欺压百姓,若百姓家有美女或好的牛马等家畜,官员索要百姓不舍得给,官员就诬陷其“犯兽”,因此被判死刑者甚多。石虎上台后,还增置女官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分封其部属诸公侯七十余国,各国均置女官九等。为充实女官数额,石虎下令从民间强行掠夺十三岁至二十岁的女子三万余人,把她们分为三等,分配给后宫、东宫及诸公侯国,充当“女官”。为搜罗美女交差事,各郡县官吏公然抢掠貌美的有夫之妇九千余人,不忍受夺妻之辱而反抗的男人均遭残杀,逼得三千多女子自杀,弄得一大批家庭夫妻离散,家破人亡。石虎之子石宣及公侯还私自下令采集民女,又掠获民间女子一万人。这四万名女子被押送至邺城后,石虎欣喜若狂地来了一次临轩大检阅,像军队阅兵式那样,让美女们列队接受他的检阅。虽然有了人数多达四万人的后宫,但还是不满足。他经常在夜晚率领数百名骑兵迳直闯进某位大臣的家中,强行奸淫他的妻妾子女。甚至有时候看见长得好看的尼姑也不顾佛门净地,强行与他们交欢后,再将她们杀害。更有甚者,石虎还经常让美貌的宫女妃子梳洗打扮一番后,然后将她们斩首,首级冷冻后,再经过一番化妆被放在盘子里,供他与大臣们传视。还有更残暴的手段,那就是在宴会上,招来一群歌姬跳舞,之后将她们强暴,再命令将她们的肉剁碎和牛羊肉一起加上作料烹煮后亲自食用。甚至有时还会活活从受害者身上取肉生吃。

后赵羯胡视汉人为猪狗,称汉人为“羊”,不仅大肆杀戮,还烤而食之。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

以上只是石虎丰功伟绩的一部分,我国历史学家称之为民族大融合。

后赵皇帝石虎是哪个电视剧中的人物?

不大可能拍关于石虎的电视剧,因为容易引起口伐笔诛。

石虎是已经灭绝的五胡之一:羯族首领,这个民族本身是匈奴的奴隶,又是“五胡乱华”的元凶,石虎本人以残暴著称,杀人如麻,连儿子都给他烧成飞灰。好色成性,全国的12至20的女人全是他的。最终他的后赵国被汉族英雄武悼天王冉闵给灭了,而冉闵是灭胡令的发起者,也是石虎的养子,拍他的电视不合时宜,无法通过广电。

石勒和石虎的资料。

1.石刻的虎。古代帝王及贵族﹑官僚墓前的石刻群中往往包括石虎。

  2.似虎的石头。

  3.人物:石虎,字季龙,生于晋惠帝元康五年(295年),卒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上党武乡县(山西榆社县北)人,石勒的侄儿,十六国时后赵皇帝。

  石虎的父亲早逝,从小随母亲生活,由后赵皇帝石勒的父亲抚养,故有人称石虎系石勒之弟。当石勒被拐卖到山东时,石虎随母仍留在山西。此后,由于西晋末年战乱迭起,石虎与石勒失去联系,直到永嘉五年(311年),兄弟二人才得以重新见面。是年,石虎17岁。

  石虎作战英勇,弓马娴熟,深得石勒赞赏,被封为征虏将军。石虎也因此全力以赴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对汉族采取民族灭绝政策“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严重激化了胡汉矛盾。用石虎后来的话说可谓“端拱指授”、“躬当矢石”。

  石勒称赵王后,封石虎为单于元辅,都督禁卫诸军事,加侍中、开府,后又封为中山公。石勒称帝后,任命石虎为太尉,守尚书令,进封中山王,食邑万户。此时,石虎满以为自己功高他人一等,石勒称帝后必能充任大单于,没想到只被封为单于元辅,大单于之职为石勒之子石弘所得,石虎开始对石勒不满,他曾对子石邃说:”成大赵之业者,我也。大单于之望实在于我,而授黄吻婢几,每一忆此,令人不复能寝食”,并进而产生了石勒死后反叛思想“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后赵延熙元年(333年),石勒死,石虎果然尽杀石勒重臣,并派子石邃率军捉拿石勒太子大雅,只缘担心舆论对自己不利,才扶大雅做傀儡皇帝,自任丞相、魏王,掌管后赵实权,并将石勒的文武大臣改做丞相闲职,任用自己亲信功将担任要职。然而,石虎并不以此满足,力图称王称帝。

  面对石虎的侵凌,石勒亲属不甘受辱,曾联兵反抗。先是石勒妻刘氏与子彭城王石堪计谋除石虎,以免后赵国落入石虎手中,造成“养虎自残”的悲剧。针对当时石勒旧巨大多受贬在京外,京城旧属又被石虎死死控制难以起事的状况,准备携王室离京到兖州(山东郓城)以廪丘为根据地,扶石勒子南阳王石恢为盟主,宣太后诏今,号召各地牧守联合起兵从京外发动进攻,讨伐石虎。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计划未成,刘氏、石堪被杀。镇守洛阳的石朗和镇守长安的石生闻讯即联兵起来讨伐石虎,亦被石虎所败。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在灭掉石勒子弟的反抗后,石虎自立为王,称大赵王,年号建武,将国都从襄国(河北邢台西南)迁到邺(河北临漳县西南)。同年,石虎将大雅及其弟弟、母亲全部杀死,石勒亲属势力消灭殆尽。咸康三年(337年),石虎改称大赵天王,永和五年(349年)改称赵皇帝,最终取代了石勒赵国。

  石虎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统治的措施。首先加强农业生产。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粮食供应成为统治者能否维持统治的关键问题。为此,石虎采取各种方法屯集粮食。他先派官员带领百姓开展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使典农中朗将王典率众万余屯田于海滨”,“自幽州东至白狼,大兴屯田”。屯田外,还注意屯粮,备赈灾荒。将收集到的粮食,依傍河岸建仓储存,减少百姓转运的劳烦。此外,下令犯罪者可以粮赎刑,并将这些粮食储存起来,等到灾年,下令开仓赈民供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咸康元年(335年)冀州郡遭受冰雹袭击,大秋作物受到极大损害,石虎一面下书自责,一面派御史发水边粮仓的麦子给农民作种子。受害严重地区,农民可以免一年劳役,以便有时间从事田间劳动。同时,针对将刑徒配作劳工大修冶炼、民怨载道的情况,石虎下令“自今罪犯流徙,皆当申奏,不得辄配也。”禁止把罪犯配作大修冶炼,而“京狱见囚,非手杀人,一皆原之。”使一部分囚徒转变为农业生产劳动力,发展粮食生产。此外,为确保生产,石虎仿效历代皇帝,亲自在桑栏梓园耕籍田,对地方官吏不修田地农桑者予以贬斥。长乐、卫国的守宰就因不开耕地、不修农桑受到贬职的处分。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石虎还注重整顿吏治,进一步推广儒家思想,使之成为统治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从汉武帝开始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被历代尊崇。十六国政权中仰慕汉学、推荐儒教者不少,石赵政权就是其中之一。石勒在位时,曾设置大小学博士,推广儒学。石虎即位,重新设置国子博士、助教,下诏命郡国立《五经》博士,又遣国子博士到洛阳写经,于秘书省校中经,命国子祭酒聂熊注《毂梁春秋》做为学校读本,借以推广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