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在历史上是贵州的还是四川的?(遵义在历史上是贵州的还是四川的?)

7752℃ ALICIA

遵义在历史上是贵州的还是四川的?(遵义在历史上是贵州的还是四川的?)

遵义在历史上是贵州的还是四川的?

遵义,商周时代诸侯小国鳖国,秦汉时代称鄨县,唐宋元明时代称播州。居住在大娄山东麓鄨水流域的上古鳖族,是巴人的重要支系之一,也是蜀人的重要起源之一。鳖令开创古蜀国开明王朝13代,并于开明9世时缔造蜀文化中心——成都城。唐代,播州是巴蜀地区抵御高原部落国的边境重镇。宋代,播州杨家将是西南地区抗击蒙古入侵的中坚力量。元代,播州土司控制疆域北濒长江,南临红水河,横跨云贵高原。明末战乱,四川惨遭屠戮,惟遵义府幸存。清雍正年间,遵义划入贵州,是贵州省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财政来源之一。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的重要转折点。

遵义以前的确是四川,更具我家家谱,有这么一段话! 四川江西籍杨柳街大水井,我家就是遵义的,姓梁!

有人说遵义以前属于四川 是这样的吗??请详细回答

是的,遵义在古时候有一段时间是属于四川。

洪武五年(1372年)遵义属四川行省,十五年(1382年)改属贵州都司,二十七年(1394年)复改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后,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于次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两个“军民府”,分别隶属四川、贵州两省。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置遵义军民府,并徙治宣慰司西白田坝。

清康熙年间取消“军民”二字,直称遵义府。今遵义市大部分地域属于这两府,还有部分地域属于石阡府、思南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遵义府由四川省划归贵州省管辖。

扩展资料: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遵义市共有镇181个,乡21个(其中民族乡8个),街道办事处50个。

遵义市辖3个市辖区(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7个县(桐梓县、绥阳县、正安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习水县)、2个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赤水市、仁怀市)。市人民政府驻地在汇川区人民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遵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

遵义属于四川吗?

若从历史渊源看,确实是巴蜀地区。行政区划上现在当然是属于贵州,但是清初都还属于四川

贵州在历史上属于什么地区 在三国时属于什么国 遵义又叫什么

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蜀汉政权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

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

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和沅陵郡。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

宋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

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30年4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并在部分地区建立革命政权。1934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即红二军团)进入黔东,建立黔东特区,7月成立了特区委员会,在沿河、德江、印江、松桃等县建立了县、区、乡革命委员会。

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1935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进入贵州,1936年2月在大定建立了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后迁毕节县城),以后还在毕节、大定、黔西等地建立了县、区、乡人民政权。

扩展资料:

贵州地处高原,贵州人的吃穿住行用以及性格特点无不打上山的烙印。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大山王国,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

群山林立,自然的隔阻使贵州人保留了许多本色的东西。因此,贵州人像大山一样的豪放、坚韧、淳朴。

说起贵州,有句谚语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的确,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走进贵州,就走进了山之国,山之海洋,几乎找不到大一点的平整土地。

省会贵阳就建在群山环抱的“坝子”里,山里风光无限,进入贵州就像进了大公园,到处悬崖峭壁,峡谷川流,气魄雄伟,有惊心动魄之感。

贵州雨水多是实情,说“天无三日晴”却不免夸张,其实省会贵阳冬暖夏凉,气候在全国仅次于昆明,而且不像昆明那样多风,避寒避暑都是理想去处。由于交通不便,贵州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比较贫穷落后。

在贵阳的山与山之间,散布着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坝子、盆地或河谷阶地”,这些坝子就成了人们繁衍生息的地方。在连绵如涛的喀斯特山地上,贵州人会因为最基本的生活忙忙碌碌,但他们总是有着最纯净的笑容和欢乐。

在他们身后,大山静寂无言,流水捎走四季,留下的只是山与人的交响。有山就得爬山,在与山的长期交响中,必然形成豪放、坚韧、淳朴、偏狭、保守的性格。

民间素有“云南的烟,贵州的酒”之说,让这两个同处高原的近邻省份闻名全国。贵州绝大多数人都爱酒,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酿酒,有客人来必然会以酒款待。

到某一家,若无好菜招待还说得过去,若没有酒就不像话了。贵州农村办各种红白喜事,都必然会备酒,喝酒,以至于人们去送礼,不说去送礼,而说去“吃酒”。

而贵州民间待客有一个习惯,不仅要以酒款待,而且喜欢想方设法把对方灌醉,好像客人没醉酒就算不得好客似的,而看到客人醉酒,他们就像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果实一样快活。

总之,酒俨然成了贵州人维系人缘交往、社会和谐的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可以想象,若没有酒,一切红白喜事都会瘫痪。我敢断言,若中国政府突然下令禁止酒的生产和销售,第一个起来造反的肯定是贵州人,而且是群起响应。

贵州盛产美酒,自然也盛产酒鬼。贵州人爱酒,酒几乎成了贵州人生活甚至身体的一部分。这并非夸张,我看到很多人嗜酒如命,以至于他们必须有酒在肚子里才觉得舒服,否则他们的身体就会颤抖,像打摆子一样,那情景就像机器少了一个重要零件。

对很多贵州人来说,酒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酒。走乡串寨,随处可见男男女女划拳、行令、唱山歌、酒令歌的热闹景象。贵州有很多酒鬼,哪怕生活再穷,他也不会放弃喝酒,因为他的信念是:再穷也不能穷酒杯。

贵州酒鬼有一句名言“宁愿伤身体,也不愿伤感情。”

贵州茅台酒是贵州人的骄傲,所以贵州人常说“产茅台酒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不喝酒呢?”

当然在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人是喝米酒的,香甜的米酒自己酿,自己喝,来了客人更是毫不吝啬的敬上三碗,喝得松了裤腰带才算满足。喝酒凸显出贵州人豪放大方,热情好客的特点。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贵州苗族、土家族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们常常会在寨门前摆上十二道拦路酒,由穿着盛装的少女向客人敬酒。这般场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这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最隆重、最高规格的接待贵宾的礼仪。

的确,贵州酒醇厚,更重要的是民风淳朴。在酒乡,老乡都会酿酒,走人其家,端酒待客,品酒话谈,无不投机。

会觉得酒的醇厚与人的淳朴交相辉映,仿佛酒就是人,人就是酒,当真酒不醉人人自醉矣。

喝贵州的酒,赏灵山秀水,会觉着如入仙境,流连忘返。喝酒使贵州人养成了一种“难得糊涂”、乐天知命、得过且过的处世态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贵州

TAG: 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