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迫使他迁都长安,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是什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7359℃ SHARON

键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迫使他迁都长安,关键人物,关键事件是什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

  勃海太守袁绍

  后将军袁术

  冀州牧韩馥

  豫州刺史孔伷

  兖州刺史刘岱

  河内太守王匡

  陈留太守张邈

  广陵太守张超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

  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支持袁绍,一起推举他为盟主,但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人都有被假授官号,如曹操就被授行奋武将军。

  而其他地方军的态度因不同原因没有明确表态:

  公孙瓒:并未表态。

  陶谦:与董卓保持关系。

  刘焉:与张鲁只是保州自守。

  孔融:著手于打击黄巾余党。

  马腾:于西方与韩遂建立势力,与董卓保持关系。

  公孙度:于辽东自立为侯,与董卓保持关系。

  刘虞:并未表态。

  焦和:虽曾起兵,因为青州黄巾复起,所以没有参与会盟,不久病死。

  陈温:并未表态。

  王睿:本来也有起兵,因为和孙坚有私怨,被其逼死。

  面对关东军的势力,董卓大为震惊,又董卓女婿牛辅以兵三万征讨伐河东白波军大败,担心两方连络,便先在癸酉日,派李儒鸩杀了废帝刘辩,又与众臣议论要发大军对抗关东军,但被郑泰劝阻。后提议迁都到关中的长安,杨彪、黄琬一再劝阻,被董卓在2月乙亥日以因灾异免去黄琬、杨彪等的职务,伍琼、周毖仍认为不能迁都,董卓便以向敌通讯而杀死了当初举荐袁绍、刘岱等升官的周毖与伍琼等。但董卓又后悔杀死了二人,便重新任用黄琬、杨彪。

  但迁都一事并没有停止,在丁亥日开始,董卓以车驾先送献帝西迁。又以步兵、骑兵逼徙洛阳数百万人到长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董卓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将他们杀害,没收财产,死者不计其数。又派吕布掘开先帝帝陵及公卿以下的冢墓,没收内里的珍宝。

  最后放火烧了洛阳宫庙、官府、居家,洛阳二百里内,建筑物全毁,连鸡、狗也没有,董卓便留守在洛阳圬附近。3月乙巳日,献帝到达长安,因董卓未到,便以王允辅政。而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绍起兵而杀了其叔父袁隗、袁基及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婴孩、妇女。

  虽然如此,联军仍畏惧董卓军强,所以不愿先行,只有曹操认为既然起兵讨董,就应有所行动,所以便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张邈亦派卫兹领兵随军。军到荥阳汴水时,遇上董卓大将徐荣,双方发生战斗,曹军因兵少不利,曹操更被箭射中,坐骑也受伤。曹操堂弟曹洪将马给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便让曹操上马,自己徒步追从,趁夜逃走。而徐荣见力战了一日,酸枣又不是易攻,便率领兵马回去。

  曹操回到酸枣后,见联军虽有十多万人,但每日都只在设宴聚会,不图进取,曹操十分不满,便向他们进计:只要袁绍领河内兵到孟津,酸枣将领进驻成皋,占据敖仓,在轘辕、太谷建立营塞,控制险要,袁术则由南阳到丹、析,入武关偷袭关中,那时形势便可大定,又认为如果只是在此不图进取,只会失去天下名望,是一种耻辱。但张邈等人不接受,曹操便带夏侯敦等到扬州募得千多兵,屯兵河内,转属袁绍。

  另一方面,孙坚由长沙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又杀南阳太守张咨后,终于与袁术会合,被表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部属袁术,准备北攻。冬天,孙坚派长史公仇称回州督促军粮,于城门东外设帐幔,邀请官属为仇称设宴送行。刚好董卓军数万步、骑突然出现,但孙坚仍在行酒令、谈笑自若,整顿部曲,命他们不可妄动。后来董军骑兵渐到,孙坚才起来,徐徐率军入城,对他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走,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我所以不立即起来走避,是怕士兵互相争先,令各人反而不能入城。)”董卓军见孙军整齐,不敢攻势而归还。

  后孙坚改屯梁东,而董卓派徐荣、李蒙四出虏掠,与孙坚在梁县发生遭遇战,孙军大败,孙坚与数十骑突围而走。因为孙坚喜欢用红色的头巾,被董军认出,便脱下来给了近将祖茂戴上,引开徐荣军骑兵,孙坚则由小路逃出。祖茂被敌军追得困迫,便下马将头巾放在一条烧过的柱上,自己则隐藏在草堆中。骑兵看见头巾,以为是孙坚,便将头巾重重围绕,到近看才发现是柱,便离去。孙军大多兵将被俘,更以残酷手段所杀,如颍川太守李旻就被烹死,其他士卒则以布缠裹,吊起倒立到地,用热油灌杀。另外,屯兵河内的王匡亦派泰山兵屯河阳津,准备进攻,董卓便派出疑兵摆出要由平阴渡河,暗地里派遣精兵从小平北面渡河,绕过王匡军,在后方攻击,在津北大破王军,死者甚多。

  后来,韩馥惧怕袁绍危及自己,便一步一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的粮食输送,军粮耗尽后,联军各自回到守地,但各军仍保持盟友关系。同时,刘岱与桥瑁二人一向交恶,刘岱便杀了桥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而董卓见盟军撤退,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想与袁绍等人议和。众人到河内后,王匡告知袁绍,袁绍不答应,要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袁术亦杀了阴修,只有因韩融有德名以幸免。

  袁绍与韩馥以献帝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献帝是否平安为由,想立刘虞为帝,曹操拒绝参与,而袁术亦反对。袁绍又得到一个玉印,在座位中举向曹操手肘 ,暗示已经准备一齐,可以立刘虞为帝,但曹操只是大笑,暗地里却对袁绍十分厌恶。不过袁绍仍与韩馥等仍于2月推举刘虞为帝,于是派张岐等邀请刘虞讨论事宜。

  刘虞怒叱张岐:“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国耻。各位据有州郡,应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反而在造反谋反,是互取耻辱呀!)”便坚辞不受,韩馥等又想请刘虞领尚书事,但刘虞仍拒绝,更斩杀使者,袁绍等唯有罢手。

  同时,在2月孙坚收复散兵,屯兵阳人,董卓便派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骑攻击孙坚。胡轸便扬言要斩杀一个长官,军队才算整齐,各都督听到后都十分讨厌他。当到达离阳人城数十里的广成已是黄昏,兵马疲乏,又受董卓节度,便下扎喂马、休息,准备在夜里出发,次日早上攻城。各将领讨厌胡轸,想要破坏他的计划,吕布等便扬言阳人的士兵已走,应立即追击。胡轸立即出兵,但原来孙坚军已整顿守备,董军无奈,加上吏士饥渴,人马疲乏,唯有就地休息。吕布又大喊敌人偷袭,全军混乱,弃甲逃走,骑失马鞍。逃出十多里外,才发现没有敌人,刚好天亮,便舍回兵器,想再攻城,可是军队已被孙军发现,加强了城池防守,胡轸等唯有撤退。孙坚出城追击,大败敌军,斩杀都督华雄等人。

  袁术见孙坚大败董卓军,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坚若得雒,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假如孙坚得到洛阳,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狼而反得虎呀。)”袁术心疑,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鲁阳,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亦回到阳人。董卓亦闻孙坚如此厉害,便派李傕游说孙坚和亲,更称可以令其子弟们担任刺史、郡守,但孙坚大骂董卓,一口拒绝。立即进军大谷,董卓亲自率兵与孙坚在先帝陵墓间发生战斗,董卓败走,移屯渑池,另在陕集兵。

  孙军便进入洛阳宣阳城门,击退吕布。孙坚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分兵出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就只有孙坚才是值得注意,要各路人马留意。便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对制衡山东,自己则出发向长安。而孙坚修塞各陵后,便率军还鲁阳。洛阳因破坏严重,只成为董卓与关东军对抗的屯兵地方而已

  虽然孙坚攻进了洛阳,但联军中的各群雄在这战役中大多都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自己的领土,董卓讨伐战中在没有得到大的成果下,便告结束。

  这次战役,令各群雄结下仇怨,各军已完全交恶,讨伐董卓中两个最有人望的群雄袁绍、袁术是挑起内斗的人。袁绍首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与公孙瓒开战。而袁术拥有南阳,与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关系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令讨伐董卓中的英雄孙坚战死。最终袁家两兄弟产生决裂,掀起了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董卓到了长安后,并没有减少恐怖的统治,反而变本加厉,自称太师,更欺压大臣、残杀百姓、奢侈挥霍、独裁凶残等。这令朝中大臣憎恨不已,司徒王允连同黄琬、士孙瑞、杨瓒等密谋要杀死董卓,连络上董卓贴身侍卫吕布,在192年4月丁巳日,王允、吕布等人以书诏刺杀董卓,结束董卓的统治。可惜,董卓属下李傕等人率兵攻破长安,杀死王允,吕布兵败逃亡,李傕等继续董卓的暴政,最后更逼献帝逃出长安,汉室名存实亡。

董卓劫献帝强行迁都长安,试对董卓此举作简要分析

董卓强行劫献帝迁都长安,与当时的战争局面是有很大关系的。当时,以袁绍为首的反董卓联合军已经打到了洛阳附近,18路诸侯对洛阳已经成了包围之势。那时,18路诸侯分兵攻打洛阳城附近的两个重要军事关隘:汜水关和虎牢关。历史上著名的三英战吕布就发生在这一时期。那时,董卓派其心腹战将郭汜去死守汜水关,不与联合军作战。而自己则亲率十几万军队并自己的虎将吕布去虎牢关与联合军作战。结末便是,三英战吕布,挫顿了董卓的西凉军的士气,董卓见洛阳大势已去,便十分惊慌。其女婿兼谋士的李儒便献计道:洛阳无险可依,不如迁都长安,长安原为西汉建都之地,异常坚实,还有崤函之险,近闻洛阳童谣道:“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汉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帝旺于东都洛阳,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于是,董卓便劫献帝迁都长安,意在躲开联合军的兵锋,入长安死守。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哪些?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铀。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计18路诸侯。

吕布麾下的八大猛将:第一个雁门马邑人,姓张,名辽,字文远;第二个泰山华阴人,姓臧,名霸,字宣高。两将又各引三员健将: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三国演义的问题:请问董卓迁都的原因是什么,请问刘辩是在第几回死的,书里有120回,刘辩死在第几回

吕布在虎牢关战败,董卓为了避开反董联盟的锋芒,也为了将根据地设在自己基础更雄厚距离更接近的地方,故而火焚洛阳,迁都长安。

120回版本的《三国演义》中汉少帝刘辩死于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他只做了4个月皇帝。

TAG: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