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一套拳和练一篇字帖。哪个更难?(新手练字是用 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真的能练好字吗?)

9993℃ ALAN

练习一套拳和练一篇字帖。哪个更难?(新手练字是用 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真的能练好字吗?)

新手练字是用 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真的能练好字吗?

关于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我的观点如下:

弊大于利的凹槽字帖

优点:

1、初学者在不熟悉笔性和字体结构的前提下,建议使用凹槽字帖(但不要太久),因为它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初学者较快地上手。

2、初学者往往对练字这回事儿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身边很多朋友不是不想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只是他们总说来不及了或者效果太慢等原因,说到底还是害怕自己就算练了也练不好,通过凹槽字帖的学习,可以增加初学者的信心。

缺点:

1、直观来看,凹槽是刻上去的,那么我们的笔在凹槽中行进的时候就会有被抵住的感觉,有一些笔画,按照这个字帖,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力要领,另外这也不是我们平常写字时候的感觉,平常写字是自然的、放松的,用凹槽就难免拘谨,时间久了会养成我们的依赖性,脱离了字帖,就又控制不住字的走向。

2、有些字的凹槽还会有深浅不一的情况,会影响写字的效果,另外书写者的心情同样会影响到书写效果,假如遇到这样的字帖,心情好不到哪儿去吧!

总体来说:凹槽字帖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弊大于利,仅限于初学者或者小学生使用,应该尽快把临帖转到普通字帖上来。

下面分享一下孩子们的硬笔书法作品,坚持练习你也可以的哦!

一直都练习一套太极拳好,还是练习几种套路好?

总结如下:

第一段:基础段。

基本做到松、稳、慢、匀。

第二段: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做到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运行一致。

第三段:上下相随。

拳架的每招每式都能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内气舒畅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不僵滞。

第四段:拆架子。

对太极拳套路,能在掌握要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拳架套路每个姿势的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环节,能够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套路。

第五段:拆手.。

练拳姿势手为先,内气舒畅需身形和手势密切配合。练习套路和推手可以做到身形和手势灵活变换、手无定向身无形。并符合太极拳的练习原则。

第六段:练功时能将神、意、气集中于一点,并体现在每一个姿势上;能够克服拙力而发挥内劲的威力。

第七段:入化境。

练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达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神奇颠峰。

练习楷书用字帖好还是凹槽练字

书法练字是一个因人而异的话题,而字帖的选择也是一样。什么样字帖适合你,哪种字帖让你进步最快,需要我们了解不同字帖之间的优劣势,才能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字体。

1)就材质而言,字体大致分为两种:描红和模具。凹槽练字板基本上属于后者。

2)描红和模具之间的优劣势:

A. 练字板/模具: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约束你的运笔,让你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字帖字体的间架和笔画,就像刚买的新皮鞋;缺点是容易束缚练习者的自我发挥,价格比较贵,适合手头宽裕的初学者。

B. 蒙纸字帖: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纸质字帖,它是最为传统的练字方式,投入小,收效大,普适性强,适用于书法学习的任何阶段;缺点是 不能最大限度约束练习者的笔画,见效时间比前者要稍慢,同时也有点费眼睛。

假如将两种练习方式都是古往今来最常用的书法练习方式,题主与其在逐一尝试然而二选一,倒不如将两者结合起来一起运用,不同的练习体验兴许会收获不同的感悟。

另外,练字中还会遇到另外一个困扰初学者的问题:练字用什么笔?

A. 初学者不建议使用圆珠笔、中性笔,因为圆珠笔笔尖比较太滑、签字笔笔尖太僵,都不利于写字时对笔画和运笔技巧的感受;

B. 最好选用钢笔、铅笔。选一支价格适中、书写优秀的好钢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在全球十大钢笔品牌(附钢笔的来历及简易挑选保养方法) 中找到答案,里面有很齐全的钢笔和挑选方法,很实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想写好字也是。所以要持之以恒地练下去,即便不成书法家,也必有大收获。

为什么我觉得我练硬笔字帖越练越难看

实话告诉你吧,现今的高中生想练好字是非常非常难的。

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缺乏毅力这些没用的废话,甚至不是因为没时间练,原因只有一条——应试教育的题海根本不允许我们好好写字,或者说写出“漂亮”的字来(当然世事无绝对)

语文、地理、历史、政治。。。这些卷子上要写多少字?很多很多。可一共才给我们多少时间?很少很少。有时候老师根本就是根据你的字数来给分的,所以我们只有不停地写,疯狂地写,迅速甚至神速地写(但不能“划拉”),才能在交卷前完成,这种情况从初中就已经开始,几乎成了我们提笔写字的约定俗成的规矩。你认为每天晚上拼命挤出的那一点点时间练的要用超慢的速度才能写出的、而且一开始很不顺眼(刻薄,见谅)的字体可能用来应付第二天扑面而来的一叠叠卷子吗?你想好好写,时间允许吗?老师会因为你字稍微“好看”一点却空了一大片没写而给你加分吗?不能。所以,所谓练字,根本就是一个习惯,将每一次提笔,每一次书写都当成练字,无字不练,无笔不工,这样想练出来才有点盼头,只通过晚上的短训白天又被逼回去,我不认为这样耗时间会有什么进展。

如果你是理科生,那情况也许会好一点,但仅建立在你有时间料理那无穷无尽的芜杂公式、图形、数据等等之后,每天写外国字(英文加阿拉伯数字)的个数必中国字多N倍的你还有时间或兴趣来练习本国汉字吗?西文重流畅快速,而汉字入门时最忌心浮气躁,必先正其心,诚其意,定其神,坚其志,凝重方可入门,也就是说,得非常慢才行。所以,让现今疲劳辛苦的高中生练字不仅无利,反而有害,平白的打消了他们练字的热情,所以,不宜再练。

但是不是说,再也不用练了呢?当然不是。只要你清楚一点,绝不要相信什么“过了18岁字就定型了”之类的鬼话,纯粹胡扯。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高中时期的字无与伦比(汗),老师见一个怵一个,又小又歪,武大郎一般。到了大学二年级,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缪建飞”老师的字帖,当时就感觉到这才是我想写的字。练了两个月,每天一小时,平时功课不紧(我是学中文的)逐渐成型。这时我在直觉上意识到要换字帖了,这时便相中了一本司马彦的行楷,结合他的楷书练习,又有了明显的进步。可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的楷书还不够格,在挑选之后我选中了庞中华的正楷,这是我的字於当时早不可同日而语了。又是一次无意中,我见到了宋徽宗的瘦金体《千字文》,疏朗端正,凌厉洒脱的笔锋让我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瘦金体笔画极细,缩印至正常大小(word字号小初左右)后与钢笔字无异,当然其水准当世无人可望其项背。我摹写了千字文一年左右,直到我的书法选修课老师告诉我,这种字体华丽而不实用,不适合日常工作书写时,我才听他建议改练王羲之的《兰亭序》。两种完全不同的字体,但我凭着当初练司马彦字帖的基础还是上手了。当然在“天下第一行书”的面前谁也不敢说练好了,甚至不敢说入门,只能说稍有进展,但毕竟我感到自己又有了一次超越,这正是我一直所期待的。有人说我犯了“频繁换字帖”的初学者大忌,这我承认,我没能“从一而终”。可是对一个基础极差甚至零基础的人来说,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朝三暮四总好过半途而废,况且换字帖不是瞎换,是根据对自己性格乃至人格的逐渐摸索中不断的改进的,每换一次就是一次拓展与进步,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现代到古代,从习字到书法,这种蜕变决不是简简单单、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照猫画虎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想练好字,就一定要用心去思索,我适合什么样的字帖?我是什么性格的人?见字如见人,这是真理。只有在练习中不断了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真正适应自己的字帖,这时练字就接近于“求道”的境界了,一种无功利、无强迫,而非常自在的状态,好像漂浮在“宇宙”中一样,真能到这一步,咱们才算刚刚“登堂入室”了。

最后,希望你高中阶段把字写清楚,老师看得懂就行。等到过了高考,上了大学,疯个几天,就塌下心来,到书店好好选一本字帖,之后以每天固定练习一小时,上课记笔记有意识地模仿字帖的写法,一到两个月,必有小成,之后就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换还是不换字帖了。

祝你成功!

P。S。不要以为我很老,我19岁练字,现在刚刚工作,今年才22岁:)

TAG: 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