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上,中国的哪些正当权利受到损害?(巴黎和平会议 谁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7187℃ GILBERT

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上,中国的哪些正当权利受到损害?(巴黎和平会议 谁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巴黎和平会议 谁晓得是怎么一回事?

巴黎和会(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是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巴黎和会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您好!

中国北洋政府参加巴黎和会的结果是: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抗议列强把德国在华权益——山东青岛租界转让给日本的做法。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为一方,英国、法国以及后来参战的日本、美国等为另一方,双方展开惨烈的战争。中国一开始保持中立,因此日本就在德国租界地山东青岛登陆,通过激战占领了青岛;后来中国北洋政府参战,宣布没收德国在华资产,取消德国在华特权,废除与德国的一切协定并断交,还派遣了大量华工到欧洲参加战地工程,支持了协约国[英法为主]的战争,为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英法曾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为了让中国尽快参战,承诺德国在华权益归中国接收,而且战后中国将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废除德奥在华一切特权等。美国更是表示全力支持中国废除对德奥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主权。

但到了战争结束的巴黎和会,日本先是质疑中国战胜国身份,又要求减少中国代表人数,还提出要接管德国在华权益,而其它列强为了自己的私利,准备拿中国利益为筹码与日本作交换,而北洋政府也一度准备妥协,但受到了国内人民特别是学生的强烈反对,爆发了54运动。最后,中国外交人员拒绝了在和约上签字,维护了中国的尊严。而事后,中国坚持就青岛主权与日本交涉,迫使对方不得不最终将青岛主权交还给中国,但中国也付出了代价,如双方约定,中国不得在青岛驻军、支付日本补偿款、允许日本军队在胶济铁路沿线驻军等等。

中国人民为什么对“巴黎合会”抱有希望?结果怎样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 Paris Peace Conference(简称PPC)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

  会议的筹备

  为确立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霸权,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总统威尔逊,即授命其助理豪斯组成专门机构研究战后和会问题。英国外交部也组织一批专家探讨一旦大战结束英国对和会的对策。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后,豪斯到达巴黎,与法、英、意等国政府首脑就召开战后和会问题进行磋商。1919年 1月13~17日,英、法、美、日、意五国举行巴黎和会准备会议,背着多数国家制定了和会的议事规则。规定英、法、美、日、意五大国为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可参加和会的一切会议。比利时、中国、塞尔维亚等国为有“个别利益的交战国”,只能出席与其本国有关的会议。玻利维亚等与德国断交的国家,只在五大国认为有必要时,才得以用口头或书面陈述意见。议事规则还限定各国出席会议的全权代表的名额,五大国各5名,比利时、 塞尔维亚、巴西各3名,中国、波兰等国各2名,共计70名。

  会议的机构

  巴黎和会自始至终在帝国主义战胜国的操纵下进行。

  ①大国会议,凡和会一切重大问题均先由五大国会议讨论决定。先有“十人会议”,由美国威尔逊和兰辛、英国劳合•乔治和贝尔福、法国克里孟梭和毕盛、意大利奥兰多和桑尼诺、日本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组成。“十人会议”为五大国“经常的正式会议”,和会期间共举行60多次。1919年 3月26日起,“十人会议”缩减为“四人会议”,即英、法、美、意四国首脑就和会中有关欧洲问题私下协商(4月23日意首相奥兰多一时离会,由英、法、美三国首脑以“三人会议”形式控制局面)。

  ②和平预备会议,即27国全体会议,和会期间仅开过6次,止于形式。

  ③和平正式会议,协约国代表与各前敌国代表分别相会,一次是递交和约最后草案,一次为签署和约。

  ④委员会,和会附设有国际联盟、赔偿、领土问题、条约起草、战争责任、国际河港铁道等专门委员会52个。

  会议的经过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市内法国外交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1月25日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筹组国际联盟的决议。4月24日第5次全体会议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1919年1~4月,英、法、美、日、意就制定对德和约问题进行讨论,大国间勾心斗角,争论激烈。战后德国的西部边界、萨尔区归属、德国赔偿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理等问题均因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分赃中各有图谋而成为和会中的难题。后经妥协,于5月7日将对德和约最后草案文本交给德国政府代表 布罗克多夫-兰曹。德国曾几次对草案一些内容提出异议,但英、法等战胜国只对和约草案略做细微的改正。

  6月28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签字仪式。德国外长穆勒等代表德国签字。对德《凡尔赛和约》由是成立对德国同盟国的和约在巴黎和会结束后另行签署。 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收回战前德国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山东的一切权利。日本竟然要求和会同意把德国的侵华权益转移给日本,并得到英、法的支持。由于美、日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矛盾,美国对日本的侵华野心起初持暧昧态度,后日本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和退出和会相要挟,美国转向支持日本。在五四运动浪潮冲击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列强还秘密拟定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经济封锁计划。

  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希望条件七条:

  1.废除势力范围

  2.撤退外国军队、巡警

  3.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

  4.撤消领事蚕裁判权

  5.归还租借地

  6.归还租界

  7.关税自由权

  按照以上所述,中国也希望得到应得的权益,补偿战争的损失

  但是该会议实质上是战胜过重的强国对战礼品的瓜分,中国不可能取得利益,利益被别国强行霸占,比如日本取得了德国在中国的土地,国弱被人欺

巴黎和会签的条约对哪些国家有利。

1919年,以英,法,美为首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凡尔赛会议,商讨如何惩治战败国,以及如何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但由于国内"孤立主义"的盛行,加上英,法两国的综合国力超过美国,美国未真正得到它所想要的东西.

英国希望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竭力要求削弱德国海军,剥夺其殖民地,并要求其制服战争赔款.但其主张"均势主义",防范法国势力膨胀,反对法国提出的过分削弱德国.

法国力求最大限度的削弱德国,重建其在欧洲大陆的霸权,除了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外,还要求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但遭到英国的强烈反对.

意大利也希望扩大领土,但遭到英国法国反对而中途退出会议.

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来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得到英国法国的默许.

会议通过<<凡尔赛和约>>:

第一,重新划分德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德领土由写学国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内德不得设防;德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于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德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与它合并.

第二,德在非洲和中东殖民地归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

第三,德要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第四,德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因此,巴黎和会签的条约对英国,法国,日本是有利的.在会议上,各国凭借着综合国力提出各自的国家利益.战败国和弱国<包括中国>无外交,只能听从强国的安排.

TAG: 巴黎 [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