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和张大猷一样的名将是谁?不是戚继光,姓张的。(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是谁??)

4114℃ NICK

明代和张大猷一样的名将是谁?不是戚继光,姓张的。(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是谁??)

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是谁??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俞大猷与戚继光谁管谁

两人职务相当,不存在谁管谁。

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并誉 “俞龙戚虎”,“俞家军”声望也不在“戚家军”之下。

二人都出身武职世荫家庭,俞世职百户,戚世职千户,戚起点稍高于俞;都毕生军旅生涯,转战南北,主要功绩都是抗击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扰,为东南海疆的安定作出重大贡献。

两人都立功塞上,为大明朝铸就钢铁长城立下不朽的功勋;都治军严明,卓越善战,俞家军、戚家军齐名。

两人都是兵器发明家;最后均位居左都督,戚进阶少保,秩位较俞稍尊;都好读书,学识渊博,著述甚丰,不仅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还精通诗文,乃文武双全的儒将。此外,二人都是武术家,同为南派武学一代宗师。

余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意思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俞大猷是民族英雄。

俞大猷是谁?历史上为什么说“俞龙戚虎”?

俞大猷是历史上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

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552-1558年),倭寇大肆侵扰我东南沿海,时称浙直千里潇然,倭寇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掠夺。俞大猷奉召从广东带兵到浙东、苏南平倭。他主张用福建制御倭,在浙东,苏南大败倭寇,在王江泾战役中,歼敌1900多名,取得了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还创造连续十八仗无措衅的战绩,让倭寇闻俞家军丧胆,谈俞家军色变,终被提升至苏(苏州)松(松江)副总兵,浙直总兵、署都督同知。

  倭寇在苏浙惨败后,便南窜闽粤,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攻陷兴化城(今莆田市)。福建巡抚游震得奏请朝廷,提升俞大猷为总兵(此前俞大猷受奸人陷害,多次被夺职削爵),戚继光为副总兵,隶属闽浙总督谭纶指挥,会同剿倭。谭纶秉用俞大猷“围而不攻”计出万全之策。命令戚继光、刘显、俞大猷分别率领中、左、右三路大军,全歼倭寇于平海卫。歼敌两千两百多人。救回三千多名被劫的居民,胜利地光复了兴化城,“俞龙戚虎”名闻天下。

    俞大猷善于运筹帷幄,把握战机,出奇制胜,可以说正是得力于青年时代对《易》学有关奇正、虚实、矛盾、变化的辩证思想的精深造诣。例如,他主张“练兵必先练胆”,而“练胆必先教技,技精则胆壮,胆壮则兵强。”又如,他的“功收万全”用兵的基本思想。他平时想到战时,战时想到战后,计定而后战,战则求全胜。再如,他提出的“大洋虽哨,而内港必防;内港虽防,而陆兵必练。水陆俱备,内外互援”的御海洋、御海岸、御内河、御城镇的多层次、有纵深的一套海防战略。不愧为中华历史上的一名杰出的儒将。

    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是一位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TAG: 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