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槟榔对于湖南人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如此受大家欢迎?

7637℃ DOLORES

湖南槟榔对于湖南人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如此受大家欢迎?

湖南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

在湖南,普遍有吃槟榔的习惯,特别是在湘潭。至于湖南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槟榔虽说吃多了有害,但本身槟榔却是有药用价值的。具有健胃泻气攻积,治痢固齿。驱虫行水等功能,对驱除人体的条虫、蛔虫、姜片虫及家畜的胃肠寄生虫都有特效。因为湖南属于比较潮湿的地方,湖南人喜欢吃槟榔跟喜欢吃辣椒是一样的道理,目的是把寒气逼出体外。有御寒的作用。

  2、抽烟喝酒的人特别喜欢吃槟榔,抽烟喝酒的人知道,烟抽多了酒喝多了的时候口腔会很苦,一点味儿都没有,如果此时来上一口槟榔,口腔马上变得很清爽,这个时候在抽烟喝酒,将会更加舒服。所以为什么俗话说“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就是这样来的。

  槟榔可作药用,性温,味苦,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育、水肿脚气等症。它又是一种果品,特别是在湘潭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湘潭人在相互客串中,待客可以不用烟,不用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了。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有的父母便会把一丝丝的槟榔让小孩吸吮,真可称得上是“奶操”。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中,以卖槟榔的生意最好。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槟榔摊子,竟有数万个之多。

  湘潭人吃槟榔很是讲究。刚摘下的鲜果呈青色。形似鸭蛋而略短,先用水煮两小时左右,使之变成棕红色,再用烟薰七天七夜,就成了干果。这道工序一般在产地完成。买回干果后,用清水洗净,用开水烫过,喷上少量糖精水,存放二十四小时左右,才可食用。食前用刀把槟榔剖成两至四瓣,点上用石灰加饴糖熬成的卤水,有的人还爱点上一滴桂子油,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又甜又涩,芳香满口,越嚼越有味,余味悠长。一口好槟榔能嚼得人面颊潮红,浑身燥热,甚至遍体生津。嚼槟榔的乐趣如此,难怪湘潭人对它如此厚爱了。

  其实,把槟榔作为果品的不仅是湘潭人,海南岛五指山下的黎族、苗族,以及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也有这个嗜好。不过,他们吃的是鲜果。一只鲜果剖成四瓣,点上调成浆状的贝壳粉,嚼后嘴唇呈乌红色须用棕叶揩干净。他们嚼槟榔是为了解除热带丛林中的瘴气。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妇女嚼槟榔则是为了美容。她们出门前一边梳妆打扮,一边嚼槟榔。待打扮完毕,嘴唇已被被槟榔染得红润鲜嫩,面颊也灿若桃花了。

  不过,不管哪个地方嚼槟榔,都没有湘潭人嚼得凶。湘潭人嚼槟榔以海南岛产的为正宗,称这为“海南个子”。另还有泰国个子、云南个子、台湾个子等,但这些槟榔肉体薄,嚼起来有股青气涩味重,不太受欢迎。每年深秋,湘潭的大小商贩就云集海南岛,往往一个人守住一片槟榔林,享有收购专利权。近几年来,湘潭槟榔生意日趋兴旺,在槟榔产地形成抢购局面。收购价格也由七十年代的几十元钱一担迅速上涨到两、三千元一担。以至海南岛槟榔树的种植面积猛增。

湖南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啊?

湖南人喜欢吃槟榔的原因

1、驱除瘴气

湖南人爱吃槟榔,据说与瘟疫有关。传说在清朝顺治年间,湖南瘟疫流行,很多人身染疾患,吐泻而亡,而当时在湖南的一些海南商人却安然无恙。人们观察发现,这些海南人平素爱吃槟榔,于是关于槟榔可以祛邪抗病的传说便传开了。不少小贩纷纷从海南引进槟榔,作为一种治病的良药。久而久之,吃槟榔在湖南便成了一种习俗。

2、与湖南气候相关

湖南人喜欢嚼槟榔,确实是跟气候有关。湖南虽然不产槟榔, 但是湖南冬天湿冷,比槟榔产地台湾,海南冬天的温度更低。加上基本大多数居民房子没有暖气(一般烤电火炉,煤炉等取暖)嚼嚼槟榔,身体发热,祛湿驱寒,要暖和、舒畅不少。

3、社交桥梁

湘潭有句老话,叫“养妻活崽,柴米油盐,待人接客,槟榔香烟”。可见槟榔,对湘潭人的重要性。在湘潭,逢年过节,家有大小喜事都离不开槟榔来招待客人,客人进门不用先上烟、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

槟榔在社交场合也是一种社交媒介,在陌生人互相寒暄前,递上一口槟榔,也会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这也是湘潭人出门在外口袋里都会揣上一两包槟榔的重要原因吧。

扩展资料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 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据药监部门透露,我国有225个药品含有槟榔。统医学认为,槟榔具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

由槟榔与乌药、人参、沉香组成的四磨汤主治“七情气逆,上气喘急,妨闷不食”,民间有在婴儿出生一周后服用四磨汤的传统,据说有利于孩子肠胃,以后不闹肚子。

参考资料:槟榔(棕榈科槟榔属植物)_百度百科

至今也没明白,为什么湖南人那么喜欢嚼槟榔

湖南湘潭有句俗语叫做:槟榔加烟,法力无边.

在湖南,普遍有吃槟榔的习惯,特别是在湘潭。至于湖南人为什么喜欢吃槟榔,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槟榔虽说吃多了有害,但本身槟榔却是有药用价值的。具有健胃泻气攻积,治痢固齿。驱虫行水等功能,对驱除人体的条虫、蛔虫、姜片虫及家畜的胃肠寄生虫都有特效。因为湖南属于比较潮湿的地方,湖南人喜欢吃槟榔跟喜欢吃辣椒是一样的道理,目的是把寒气逼出体外。有御寒的作用。

2、抽烟喝酒的人特别喜欢吃槟榔,抽烟喝酒的人知道,烟抽多了酒喝多了的时候口腔会很苦,一点味儿都没有,如果此时来上一口槟榔,口腔马上变得很清爽,这个时候在抽烟喝酒,将会更加舒服。所以为什么俗话说“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就是这样来的。

槟榔可作药用,性温,味苦,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育、水肿脚气等症。它又是一种果品,特别是在湘潭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湘潭人在相互客串中,待客可以不用烟,不用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了。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有的父母便会把一丝丝的槟榔让小孩吸吮,真可称得上是“奶操”。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中,以卖槟榔的生意最好。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槟榔摊子,竟有数万个之多。

湘潭人吃槟榔很是讲究。刚摘下的鲜果呈青色。形似鸭蛋而略短,先用水煮两小时左右,使之变成棕红色,再用烟薰七天七夜,就成了干果。这道工序一般在产地完成。买回干果后,用清水洗净,用开水烫过,喷上少量糖精水,存放二十四小时左右,才可食用。食前用刀把槟榔剖成两至四瓣,点上用石灰加饴糖熬成的卤水,有的人还爱点上一滴桂子油,放入口中反复咀嚼,又甜又涩,芳香满口,越嚼越有味,余味悠长。一口好槟榔能嚼得人面颊潮红,浑身燥热,甚至遍体生津。嚼槟榔的乐趣如此,难怪湘潭人对它如此厚爱了。

为什么槟榔成为了湖南特产?

其实湖南人嚼槟榔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史料考证可追溯到400年前,早在20世纪30年代,湘潭已是海南槟榔的主要买家,湘潭人吃槟榔远近闻名。还有句俗语说“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这个“草”说的就是槟榔。还有史书记载早在古时候,就有古人食槟榔的记录,可以说当时还形成了一种风尚,那就是有钱人炫富的标志。之后我们也知道它既是一种药材也是一种休闲食品,所以人们不管是走街串巷还是访谈交友都因为有槟榔的陪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已经上升成热爱了,就连当地的有关部门,为了环境问题一度将乱吐槟榔渣作为重点打击对象;还有原因就是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虽说流行于广东一带地区,但是湖南有一个地方是湘潭,是以前的商贸中心,饮食文化的交流就是从那会开始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广东人的饮食习俗渐渐地影响到湖南的人们,甚至将他们吃槟榔的习俗带到当地,甚至一度超越了其他吃槟榔的地方,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各种原因,湖南人成了槟榔最大的消费群体。

从刚开始的一个地方到现在整个湖南地区的人们都喜欢吃,这就是湖南人吃槟榔的历史。不过槟榔虽然好吃,大家吃的时候还是要适度,否则对身体也会有一定的损伤。

TAG: 湖南人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