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新格律诗要达到什么目的?

王金环

闻一多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

闻一多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新格律诗要达到什么目的?

首先,从音节上看,该诗具有音节的和谐美,这主要表现在诗的节奏上.这首诗的节. 使声律整齐而不呆板.这也就使新格律诗与旧格律诗在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区别.另外.

闻一多的新格律诗有哪些?

*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 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 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

闻一多新格律诗主张对新诗的影响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 1926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

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的三个美是?

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三美”理论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①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听觉要求.闻一多最重节奏,认为“节奏便是格律”.他要求每个诗句中音节的数量应相等(音乐也成音尺、音部或顿).②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视觉要求.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③建筑的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视觉要求.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之间一定的比例上.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一.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都是为了救国,是对整个社会认识的转变. 二. 1.写诗的兴趣、兴致减少了,而转入研究古代典籍方面. 2.让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即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把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当成是一个病人,即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探求救国的方法才仅仅走出了第一步. 4.“它”指深宵灯火.深宵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是闻一多不然,在孤灯的陪伴下、照料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闻先生深夜研究的怡然自得的情景. 5.用心极专,说明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任何事情能使他分心.

闻一多发现是新格律诗吗?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 新格律诗派因此逐步形成,由于新格律诗派源自于新月社,所以也称为新月派.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格律诗派"的新诗人.新格律诗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格律诗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新格律诗派诗人中,徐志摩是最有代表性的杰出诗人.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创作的“三美”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闻一多先生是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奠基者,那么徐志摩先生就是新格律诗的推崇者和努力实践者.在徐志摩先生的许多诗歌中都流露出他对美的要求.特别是《再别康.

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的三美是哪三美

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他主张必须具有新格律诗三个美.①音乐的美,主要指音节.听觉要求.闻一多最重节奏,认为“节奏便是格律”.他要求每个诗句中音节的数量应相等(音乐也成音尺、音部或顿).②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视觉要求.他认为好诗必须有“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他要求借助富有色彩的词藻来创造“浓丽”的意象,以此增添画面的生动.③建筑的美,主要指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视觉要求.即美要建筑在音节、句子之间一定的比例上.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是什么?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是:建筑美,即是诗歌的形式要整齐,每一句话的字数差不多;音乐美,即是音韵语句节奏铿锵,押韵;绘画美,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

闻一多格律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摘要】:本文把闻一多对新诗的理论贡献概括为三个方面 :主张诗应当富于时代精神和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浓郁诗情 ;主张诗应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主张诗应当有艺术形式的规范.着重论述闻一多为建立新诗艺术形式的规范而提出的创造新格律诗的理论 ,并联系新诗的历史和现状 ,论述闻一多这一理论主张对新诗创作、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影响.认为新诗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有悖于闻一多关于新诗的理论主张.认为新诗应在继承民族诗歌传统的基础上 ,充分运用、发挥民族语文的特点和优长 ,借鉴外国诗歌的长处 ,学习和发展闻一多关于新格律诗的理论 ,以实现新诗的格律化 ,创造出新诗形式的艺术规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