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中的语法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朋友们看过来 汉语言文学就业岗位

905℃ JEAN

关于汉语中的语法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朋友们看过来汉语言文学就业岗位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问题

1. 新职工宿舍,这属于什么短语?

A. 偏正 B. 名词性 C. 多义 D. 自由短语

答案:A B C

2. 短语的构成手段有哪些?

A. 虚词 B. 实词 C. 语序 D. 语气

答案: B C

3. 句子成分的配对性有:

A. 主宾 B. 主谓 C. 定中 D. 状中

答案: B C D

4. 汉语的固定短语通常有以下几种

A. 专有名称 B. 部分熟语 C. 对称结构 D. 介宾短语

答案: A B

5. 汉语的独立语按其性质可以分别为

A. 插入语 B. 呼应语 C. 感叹语 D. 象声语

答案:A B C

6. 词和短语都有的基本结构类型:

A. 联合 B. 偏正 C. 主谓 D. 兼语

答案: A B

7. 在语义上,汉语的主语可以是:

A. 施事 B. 受事 C. 工具 D. 时间

答案:A B

8. 短语的功能类型有哪些?

A. 主谓 B. 动宾 C. 名词性 D. 副词性短语

答案:C D

现在,不学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人都不知道这些。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上才学这些。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 对外汉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古典文献 中国语言文化 应用语言学 华文教育 文秘

有关汉语言文学的一些问题

从你的情况看来,你没兴趣,那么学起来会不容易!

汉语言文学就是中文专业,就业一般从事文秘,编辑,记者,写作,教师等职业,其实大学毕业改行的十之七八,中文学好了,自身素质修养也提高了,人的思想境界也不一样了!

我认为《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比较重要。也挺难学的。

汉语语法知识的问题

古代的汉语是没有所谓“语法”的。我们今天的语法正是借鉴了外语中的分类才得以形成。换句话说,汉语语法不好的人学了英语之后,反而可能在语法方面有所提升。

下面附上汉语语法中的“句子成分”部分,详细说明了主谓宾定状补等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状——修饰全句的]+(定)主+[状]谓<动补>+(定)宾+<宾补>。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天津人[总是][眉飞色舞地]谈<起了>(天津的)小吃<有多么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