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书院讲授的《易经》水平如何? 如何分析易经

2615℃ KATE

明公书院讲授的《易经》水平如何?如何分析易经

曾仕强讲易经怎么样呀

讲得确实不错,只讲了几卦,但是都比较透彻,跟实际结合得也不错。

《周易正讲》这本书写的怎么样,有读过的吗?介绍一下?

一,首先《周易正讲》的作者齐济先生深谙天地大道,对《周易》的理解透彻,同时精通奇门遁甲等预测方法。早年致力于周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曾出版五本专著。

二,《周易正讲》是齐济先生在自办的传统文化书院--嵩阳别院,免费第二次讲解《周易》时的录音整理,内容生动完整,每字有解,每一爻的精髓内涵都有点拨,把周易讲解的淋漓尽致。揭示天道,落实在人道,以期开启人们的智慧,更好的生活在当下。

三,《周易》的学习不在入门,而在正确与否。在这本书中,校正了自孔子之后,对《周易》解读的诸多偏差,坚持以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传播正确的传统文化。通过对比分析,读者自会领悟其中的美妙。

四,《周易正讲》的出现,是读者之幸。希望保持联系,共同学习。

易经谁讲的比较好?

李发海 潘树深 张述任 刘玉圣 

陶思潮 张宝祥 桂海杰 谢腾  

张雷雷 潘长军 倪春辉 郑富国 

林道明 周森  东方跃明 黄国洞 

何子文 郭骐榕 商易道长 李东秀 

付易昌 王瑞民 任东升 赵学哲 

鲍磊  王晓鹤 玄贞子 陈品元

分析明代书院课程设置的特点

第一,机构简单,管理人员较少。书院的主持人往往又是书院的主讲人,一般由著名学者担任。书院的负责人一般称为山长(也有称洞主、洞正、堂长、山主等),书院的管理人员除山长外,有的还设有副山长、助教、讲书等,协助山长管理书院教育教学等事宜。另外,学生也可以参与书院的管理。

第二,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富有弹性,而且不同的书院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异。教学则以学生自学、师生之间的自由研讨为主。对学生的考查,亦注重德才兼备和平时考核。学生有日记册,书院里的季考或岁考的成绩要参照平时成绩斟酌给定。

第三,设置、颁布严格的学规,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书院所订学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第四,书院经费自主。书院的主持人往往自筹办学经费,其经费来源亦号称多途,既有名人捐款,也有官方赐学田、赐房屋等。书院的开支主要用于教学、购书和进行学术研究。

第五,注重形成独具的特色。宋明之际的书院,每个书院都是某一大师学术研究的基地,许多著名的学者在主持自己的书院的时候,都注意形成自己书院落拓不群的鲜明个性,形成独具的教学、科研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其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密切相联,共生互动。

第二,“百家争鸣”与“门户开放”。书院的教学继承了稷下学宫的优良传统,采取“百家争鸣”、门户开放的政策。书院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进行广泛的辩鸣。

比如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是两个不同学派的学术领袖,曾进行过公开的论辩。但朱熹却主动邀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并把讲学内容刊刻在石头上,以便于学生学习与参考,这为不同学派在同一书院讲学树立了榜样,首开书院“讲会”之先河。此后,许多书院的主讲在讲学中都欢迎别人质疑问难,进行辩论,逐渐形成书院的“讲会制度”,使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气氛活跃,学术研究气氛浓厚。而且,书院讲会制度的盛行,不仅打破了各家书院之间的门户之见,而且打破了师生之间在受业上的地域限制,学生来去自由,师生之间自由交流,形成了高等学校开放的办学传统。

第三,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书院的大师在教学过程中,大抵是提举纲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至于教学内容,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各有差异,决不强求一致,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更是随其钻研体会的程度,令其各有所思,不求一律。老师有时略加点化,启发自悟,有时明白讲解,以期彻悟。另外,书院教学注重知行结合,讲求“躬行践履”。书院的大师们认为只教学生“读书穷理”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读书穷理与“躬行践履”相结合,引导学生把掌握的知识义理付之于亲身实践。书院的教学寓教于乐,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期间,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每有闲暇即赴书院留居,与生徒游泉石山水林木之间,寓讲说、启迪、点化于游乐之中。

第四,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