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主持人和央视差距有多大?口碑是一方面,门槛高低更明显,为什么呢?

1180℃ KIM

地方台主持人和央视差距有多大?口碑是一方面,门槛高低更明显,为什么呢?

中央台和地方台的差别在哪里

那就说中央电视台是中国重要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是当今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具有传播新闻、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是全国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上的影响正日益增强。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和一批高素质的各类电视专业人才。全国人口覆盖率达到95.9%,观众超过11.88亿人(2005年统计数据)。地方台当然也不甘示弱,一些娱乐节目的收视率也是超高的,eg:芒果台虽然不太收好评,但人家收视率超高,这在地方台也是不可多得的。

当然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了,中央领导地方,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不干就掐你。而且背后是国家撑腰啊,就凭这点人家中央台就可以自命清高么!

央视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哪个好?

央视是国家电视台,湖南卫视是中国地方性最高收视率的电视台

央视的主持人要求高,所做的电视节目的严谨性政治性比较强,需要主持人的职业素质较高

湖南卫视的主持人综合能力较强,主持人风格轻松自然能够符合大众口味

湖南卫视的娱乐综合节目在全国也是当老大的,几个金牌主持也是名声赫赫的

央视的实力和后台是强大的受整个国家的支撑,频道也有十几个;而湖南卫视仅仅受省级所制约。

为什么很多主持人可以在好几个地方台做主持?

楼下正解,主持人目前在国内有两大阵营,第一类是卖艺不卖身、同时可主持多个平台的主持人。此类主要以已经成名并拥有一定固定居民受众数量主持人为主,否则几乎难以存在。因为电视电台等机构自身早已人满为患,大量主持人坐冷板凳,还出巨资从市场引入知名度及水平都高于自身平台主持人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弥补及带动。这类主持人大多要么属于国际级别的大型经纪公司,要么成名后自组工作室团队,以对接自身与主持节目平台的各种责任及报酬交接工作,这些事不可能这类名主持人自己来处理,他们更像是一个艺人化操作的名主持人,和唱歌演戏等分工不同而已。这类属于哪家平台适合做哪家,看报酬也看平台形象力,机构好就合作,机构倒就换平台,两者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各取所需而已。

第二类主持阵营则是各机构内自身的各种编制内、台聘、频道公司签、连约都未签等主持人,这类属于平台内工作人员,由平台统一管理及安排工作,不得在自身以外的平台主持节目,属于先卖身再谈要不要你的艺类别。这类是无法也不可能与平台产生平等高度的合作身段的,而是纯粹的雇佣关系,一切报酬及发展机会跟着机构走,机构壮你就肥,机构倒就失业。

两大类各有利弊,第一类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名人,名主持人,至少是行业内的顶端职业人才,否则不可能有平台与你去到平等合作以及支付远高于自身员工报酬这种高度。但第一类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平台很少会但自己人,都是相互利用到了一定阶段就结束的平台与明星般的合作关系。第二类的优点是可以在一个相对局限的机构内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或者说自己人。缺点同样是因为局限性,除了央视和湖南浙江这几个大台外,还真看不出哪家主持人不想超越所在机构的影响力走向全国甚至全球的。但就目前各地级机构的状况来看,靠一个自身机构的影响力去带动终身职业高度影响力,几乎还是回到原点,局限性问题。如果只是打份工而不是想出名的思维,建议离开主持人这个岗位,这个位置本来就是机构品牌前沿代表人物之一,你都不出名,你的节目会出名吗?你的机构会出名吗?有广告收益及品牌价值吗?一脉相通的道理。

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有何区别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创办之初,由于设备的限制,电视台覆盖面只限北京一地(半径25千米),电视观众也很有限,因为拥有电视机者极少。此后,上海、哈尔滨等城市也相继开办了电视台,到1960年,全国的电视台、试验台和转播台达29座。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的电视事业一度停顿。但后来,全国各省、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相继建立了电视台,并大体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微波干线播出网。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1987年底,中国的电视机年产量近2000万台,社会拥有量突破1亿台,电视观众达6亿人,电视成为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

【1978 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成为中国唯一的一家全国性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经卫星微波干线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传送。

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为加速电视事业的发展提出“四级办电视”的口号,即除了中央和省一级办电视台,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允许省辖市、县两级办电视。于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1993年,经广播电视部正式批准登记的电视台达586 家,全国的电视覆盖率为81.2%,电视观众已达8.06亿。

早期的中国电视播放影片和转播戏剧占很大比重,新闻节目主要是纪录性的电视片。70年代以后,每晚的新闻联播除本台消息外,还有全国各省台提供的新闻,成为全国电视台协办、各台全部转播的名牌栏目,全国收视率一直高达30%~40%。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剧团与广东电视台合作制作了电视剧《神圣的使命》,并播放了各地制作的电视剧19部。此后每年电视剧的产量都逐年上升,至1992年,全国的电视剧产量已达5000部(集)左右。其中包括大批优秀的电视剧目,如古典题材的《武松》、《红楼梦》,历史题材的《四世同堂》,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启示录》、《今夜有暴风雪》、《新星》、《渴望》等。一些专题片如《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等也受到好评。同时播放了一些受到中国观众欢迎的外国电视剧,如日本电视剧《阿信》等。

电视台播放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始于70年代末,1978年春节前夕,北京电视台首次播出,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确立了每年一度的这项节目的现场直播。1996年春节实现了北京、上海、西安三地的联合直播。节目主持人串联全场;主要内容有歌舞、小品和相声等。收视率高达90%以上。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节目与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人欢庆春节的一个组成部分。电视台的其他节目如为您服务、动物世界等栏目也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中国电视广告始于1979年。当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在除夕之夜首次播出了1分30秒钟的商业广告——参桂补酒。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开始分别在两套节目中播出广告,每天5分钟。1980年3月10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外国商品广告。1992年,全国电视业的广告营业额已达20.34亿人民币。广告播放密切了电视观众与经济生活的联系。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委托几家报刊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优秀电视剧评选,名为飞天奖。此为中国电视剧全国性的最高权威奖。同年,浙江的《大众电视》杂志设立金鹰奖,由读者投票评选优秀电视剧和优秀演员,此为中国电视剧的民间奖。

1990年北京举行亚运会,中央电视台组织全国各省台协同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电视转播,向各国提供了950小时的电视节目,协助外来电视机构传送节目达2045小时。充分地展示了中国电视的实力与水平。到199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已传送到全球约90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