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fl studio调成24平均律? flstudio水果三连音

7692℃ KRISTEN

如何把fl studio调成24平均律?flstudio水果三连音

FL Studio水果怎么做四分之二拍的三连音

摁着键盘Ait键,用鼠标缩成3分之1,再复制粘贴3次即可。或者摁着Ctrl键加E,选中这个3分1的键变红,再摁Shift,用鼠标点着拉出3个即可。

软件简介:FL studio 简称FL,全称:Fruity Loops Studio,因此国人习惯叫它"水果"。目前最新版本(包括测试版本)是FL studio12,它让你的计算机就像是全功能的录音室,大混音盘,非常先进的制作工具,让你的音乐突破想象力的限制。FL Studio 首先提供了音符编辑器,编辑器可以针对作曲者的要求编辑出不同音律的节奏。其次提供了音效编辑器,音效编辑器可以编辑出各类声音针对在不同音乐中所要求的音效。再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音源输入,对于在音乐中所涉及的特殊乐器声音,只要通过简单外部录音后便可在FL Studio中方便调用,音源的方便采集和简单的调用造就了 FL Studio强悍的编辑功能。另外,FL Studio 本身也可以作为VSTi或DXi的插件,用于 Cubase、Logic、Orion 等宿主程序。FL Studio 包括原来的Fruity Loops软件的所有功能。但无法导入wma,flac等部分格式文件。

水果FL STUDIO如何改变歌曲的BPM

一首歌的BPM为121可以把它调成180,首先把工程速度改成121(速度可水果内外探测得知),在波形左上角点匹配速度,点输入(BPM),再输入81.317,波形自动压缩成180的速度。因为180/121=1.488,121/1.488=81.317

FL Studio怎样转调

FL Studio怎样转调(仅对midi文件有效)

全曲转调

1、先看看这张截图,我在里面分别标了5个地方

2、首先,如果确定整首歌都不用调整细节,只需要升降调,就在图中“2”的那个master pitch(全曲音调),也就是音量旁边那个滑条,上下滑动即可。

注意,“1”的那个位置会显示cent(音分),每100音分代表一个半音。例如说,从C调升到D调,就要+200cents。

单个乐器轨转调

1、第一种方法:如果只是想调整某个乐器轨的调,最简单的方法是打开钢琴卷帘里面的编辑,就可以看到有红框内的升降调选项。shift+↑/↓是每次升降一个半音,ctrl+↑/↓是每次升降一个八度。

2、第二种方法:打开channel setting,看到位置“3”那里的pitch,这个旋钮最大只能加减100cents,但是可以在旁边的数字框里增加100音分的个数。

例如说,我想升调三个半音,那换算起来就是300cents。

那只要把pitch加到最尽的100cents,再把旁边的数字框调成“3”,就等于是升了三个半音。

3、第三种方法:打开channel setting,点击MISC,看到图中的位置4和5。

小键盘写着C1、C2、……那里,特别亮的地方,就是中央C,这是可以通过右键点击某个键上方去改变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把右键点在了哪个键上面,那个音符就是等于你想升降的那个调。(这个方法有点复杂)

例如说,如果现在图中C5是中央C,我想把C调升成D调,就要把C5当成是D5,那这样的话,原来的C5那个音就移到了#A4,也就是说要右键这个见上方的位置,把那里点亮。这时候按一下C5那个位置,就变成是原来D5的那个音了。

这样升降调就相当于不用改动钢琴卷帘里面的音符位置。

4、如果你用了改变整体音调的方法,但是想某乐器轨不受全曲pitch改变的影响,就把“4”那里的enable main pitch点灭。

add to key那个功能比较复杂,啃得下英语的童鞋可以看看水果的官网教程关于channel setting的misc那部分。

关于平均律钢琴曲的问题!

《平均律》共分两卷,是按同样的形式组成的,每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都是由一个共同的调性统一起来的独立作品。前奏曲和赋格曲连在一起,既形成对比,又起着补充作用。前奏曲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流动,音乐思维富于幻想,赋格曲的形式则非常严谨,音乐思维是严格集中的。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一套家喻户晓的钢琴曲,它由《前奏曲与赋格曲》连缀构成,两集共48首。第一集先后完成于1722年,第二集则由巴赫于1740年左右在莱比锡汇编而成。每一集都包含有24首大小调的《前奏曲与赋格曲》。这套在音乐上千姿百态、令人叫绝的曲集,由于体现了巴赫对于完善平均律理论的成功实践,奠定了大小调音乐体系的基础。因此,该作一直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新约全书自然是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音乐研究的经典范本,是每一位爱乐者心中的圣经。此外,由于曲集中的大部分乐曲,对演奏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因此,它也是解决键盘技术问题的最好教材。

平均律现代律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律制。它的理论是,在一个八度音程内,平均分配十二个半音。由于音的平均分配,相邻音程的谐和纯度会受到一点损失(因为纯律律制的音程关系不是等分的)。但是,这种律制的等分,却使每一个音都获取了最大程度的自由。所有十二个音,都有可能在不同的调性中,充当主音、属音、下属音等等不同角色。这样,从一个调性到另一个调性的转换,更为自由,音乐的表现力也更为丰富。在此之前,音乐多用纯律律制,由于音程的非等分关系的排列,导致了调性转移的不便。因此,当时的欧洲音乐大多都建立在七种教会调式基础之上。一旦音乐的调性确定后,调的变化更多的是仰仗调式而非调性。随着平均律的出现,不仅解决了转调不便的障碍,而且还建立了由大小调取代七种古老教会调式的近代调式体系。从而,为新时期(古典音乐时期)的到来,开启了通向繁荣的大门。

《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创作是这样安排的。从C到B的十二个音分别是十二个调性,每个调性又都包含两个调式,大调和小调。这样,调性和调式的总和共24个。巴赫为每一个调都写了一首前奏曲和一首赋格曲,因此,两集共48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便诞生了。

前奏曲(Prelude),音乐体裁名称。它可能是作为音乐戏剧开幕前的序奏音乐,也可能是一套钢琴小曲的总称(如肖邦、德彪西等人的前奏曲),偶尔也会成为单独音乐作品的名称(如李斯特的交响诗便冠以“前奏曲”之名)。在这里,前奏曲是名副其实的位于赋格曲之前的乐曲。除了它们具有各自擅长的动听之感以外,尤其重要的,是它们所体现出的主调思维,体现的是主调音乐的风格。所谓主调音乐,就是以和声作为音乐构成的基础,支持一条主要的旋律。主调音乐的情感表达比较明确,它有清晰的旋律和色彩丰富的和声,更容易被理解。它与使用多条旋律交织构成的复调音乐,有着根本的不同。随着《平均律钢琴曲集》的诞生,欧洲的音乐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音乐风格开始从较理性和较难理解的复调音乐向更为浪漫的主调音乐进化,从而成为大家目前最习以为常的音乐风格。《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24首前奏曲,虽然篇幅都不大,却让人叹为观止。例如,开篇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我们听不到任何旋律的歌唱,音乐是由安详的和声开始:平静的十六分音符,仿佛缓缓的在倾诉着什么......在这样圣洁音场的感召下,十九世纪的法国作曲家古诺,为它倾情配上了一条同样动听的旋律,这便诞生了脍炙人口的《圣母颂》一曲。巴赫不仅赋予了所有前奏曲以独特的艺术品质,而且针对手指训练,有目的地使之成为键盘学习的教材。这些是最早、也是最好的钢琴练习曲,至今仍是全世界琴童乃至钢琴大师的必弹曲目。这不由常使人想起《唐宋诗词》或《古文观止》一类的中国古籍,文字简洁、意境深远。既是艺术欣赏的经典,也是练笔作文的范本。

赋格曲(Fuga)可谓是人类智力在音乐领域最为严峻、最富于挑战性的创作形式,它是复调音乐的最高表现形式,既难于理解又难于创作。多个声部的思维,多条旋律的交织,复杂如数学般的对位法,和谐而犹如天界的声音,仿佛是上帝的音乐。在这样的音乐面前,我们崇敬创作它们的所有音乐大师。因为大师们的天才,我们才得以领略这些并非激情澎湃,但智慧理性的音乐。聆听赋格,要会用耳朵与音乐捉迷藏:赋格主题穿行于各个声部间,对位的声部会将它们藏匿起来。不论这些主题如何变化,如何在不同的调性中穿梭,我们的耳朵都要追寻并找到这些主题。其实,这也是欣赏古典音乐的主要秘诀,用头脑和智慧听音乐。虽然有点累,但很有趣。

《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可以称得上是单主题赋格的百科全书。从二声部到五声部的赋格应有尽有,其中不乏各种有趣的对位法和音乐的趣味性,这是独一无二的钢琴赋格大全。你若是想了解巴洛克时代的复调音乐,这是最方便的途径。你甚至可以仅仅就在钢琴的键盘上,去贴近深邃的巴赫,去感受那些流动的线条。

巴赫是上帝之子,他所有的音乐,不管是宗教音乐,还是世俗音乐,都是向上帝的奉献。因此,将这套《平均律钢琴曲集》奉为“旧约全书”,一点也不足为奇。

TAG: 平均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