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什么书? 什么是脸书有什么作用

6047℃ CLAUDE

请问这是什么书?什么是脸书有什么作用

这本是什么书???

应该是“变频器的设计与应用”或软启动技术应用等。。。

这是什么书 日语怎么说

これはなんの本ですか

这是什么书

设计诗,是不是诗?这几天,一本名叫《设计诗》的诗集在网络上火了起来,文字设计与现代诗糅合的新颖形式吸引了网友们的眼球,众多网友纷纷转发评论,不少网友受此启发还设计出自己写的设计诗呢。不过,对于设计诗的形式,网友褒贬不一,有网友赞其充满想象力创意十足,也有网友质疑其剥夺了人对诗的自由理解。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本《设计诗》是装帧设计师朱赢椿的新作,他将诗歌用设计的手法展现,新颖奇特。比如,这首“前年,我一个人生活,人像神仙一样快活的人;去年,我两个人生活,从此变成另一个人的随从;今年,我三个人生活,众人只把我当成最忠实的听众。”三段竖排设计,每段加黑加大突出了“人”“从”“众”三字,递增变化形式感强。再如,这首“列车飞驰,窗外;青山,绿柳,老牛,农夫;窗里,我与时间共处。”其中“青山,绿柳,老牛,农夫”四个词语是模糊设计,就像人坐在飞驰的车里看到的窗外景象。而关于“花”的诗也颇有趣味,“花苞起,花蕊现,花瓣打开,花正艳,一阵风来,花满地。”全诗旨在展现一朵花的“一生”, “花”字也每段渐渐变大,最后的“花”满地,不是以字展现,而是“花”字所有的笔画拆开散落,呈现花瓣散满地的意境。

设计诗在网络火了以后,果壳网网友“llanfairpwllgwyngyll”还专门介绍了一下设计诗的起源,“这类诗以拆分文字,改变字体为目的,达到突出某个意向的特点,可与英语里近代美国文学中的康明斯交相辉映。”

除了专业点评,更有不少网友跃跃欲试。网友@丁丁张设计的这首诗:开会就是一堆人坐成两排,中间,坐着一个领导等他说了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上下排列,“中间”二字安置在中间,俨然一副开会的模样。

“我喜欢,但是设计太贴合文字的表面含义了,没有诗的感觉,设计还可以更意识化一点。”对于设计诗,网友褒贬不一。不少人认为形式很新颖,也有人质疑这只是设计的游戏,将诗意可视化是一种扼杀,剥夺了人对诗歌的自由理解。网友“徐光辉”认为,形式代替了想象,低估了文字的能力。

这是本什么样的书??

《资治通鉴》主编是司马光。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御史中丞、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1070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大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身后追赠太师,封温国公,谥文正。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司马光原欲定名为《通志》,神宗即位后,把《通志》改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下止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分为294卷,共计300多万字;另外《目录》30卷,《考异》30卷。编成这部巨著共花了19年的时间。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资治通鉴》所搜集的材料十分丰富,据估计,《资治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

TAG: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