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音乐发音不够科学和落后吗? 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4227℃ SADIE

香港流行音乐发音不够科学和落后吗?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

如何评价近五年来的香港流行音乐

听了二十年港乐,新近的港乐偶尔也会听听,也会关注一点动态,也许是老了,对新歌听是听了,但不走心。想说的是:

第一,港乐现在精致了很多,很多题材也不是以前没有,但以前不会成为主流,比如谭咏麟会唱《午夜丽人》,但不会拿它做主打。

第二,港乐真的像黄沾所预言的那样,逐渐收缩成为方言乐种。但如果按谭校长的说法,珠江三角洲也有一亿人口,做好了,没理由活不下去。

第三,但是,港乐现在的题材逐渐本地化,不但不像黄沾、卢国沾那样家国情怀,也不复90、00年代词人关注的是普遍情感。现在很多梗,不住在香港根本就不是很懂。比如李克勤的《公主太子》《北京北角》(抱歉,我还是听老歌手比较多)。

第四,很要命的是,现在的歌手演唱水平真的不如老一辈,而且明显看得出,从80年代以来,是一代不如一代。老一辈的歌手,比如罗文、林子祥、谭咏麟、钟镇涛、梅艳芳、叶丽仪,是组的band,在夜总会、演唱会里一场一场唱出来的,他们拿到两岸三地都不逊色。以后的歌手主要通过歌唱比赛(这还是好的)等渠道进入乐坛,先天有不足。

总之,港乐我还会关注,但真心觉得它会成为一个小众文化,或者它已经是了,而且也甘心做一个小众的地方乐种了。

香港流行音乐为何没落?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基础。其实你知道TW的流行音乐发展不是1、20年的问题,而是从1960年代就开始了,亚洲各地恐怕很少有那么早的,包括娱乐综艺也是3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所以他的基础底子非常好,文艺包括文学、艺术,70年代开始的TW校园民歌《童年》、《垄上行》、《外婆的澎湖湾》等等,那时就风靡一时。而同时期的邓丽君、刘文正等也是代表人物。8、90年代就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罗大佑、李宗盛、张雨生、王杰等都是代表人物,个人也比较欣赏这个时期的歌手。到了本世纪开始,虽然偶像歌手大行其道,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但还是有像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陶喆、五月天等王牌。所以无论从他的制作水平、环境和硬件设备在亚洲来说都算很上乘的。这也是为什么东南亚和外籍的歌手喜欢选择TW的原因。

2.时尚。老实说,10年前我看TW的综艺的时候,觉得他们的舞台、服装、舞蹈、伴舞等等真的不怎么样,而那时看HK的就好华丽,好时尚,所以为什么那时大家都爱看HK的表演,尤其是现场,看那些天王天后在红磡的表演真是一种视觉享受。那时TW讲究的是实力和歌喉、创作,而非舞台、明星。

但2000年开始再看TW的SHOW,就好像大转弯,变化太大了,看他们很多现场的SHOW,感觉一下子新鲜、时尚了N倍,人也好看很多。我自己也觉得蛮惊讶的。

大概是从F4 开始吧,偶像团体、偶像歌手开始大红大紫,虽然他们的歌不怎么样,但却从外形到服装、舞台、舞蹈等都很绚丽、很好看,这大概就是受欢迎的原因吧。

3.多元。TW现在的歌手很少仅限于歌手这个行业,几乎是多面发展,什么偶像剧、电影、出书、写真、广告代言、综艺主持、模特走秀等等样样精通,这种遍地开花、五路通杀的结果是你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看到他们,所以你就会觉得他们好红,自然就占据你的市场和心理。

4.

粤语流行歌曲真的没落了吗

是的,港坛青黄不接,内地乐坛受kpop还有欧美影响,已经越来越多人忘记粤语歌了,只有广东省的人还会听听粤语歌

有谁知道香港的流行音乐怎么突然就没落了?

時代在變革

30年河東30年河西啊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