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为什么出来社会就很少人看书了? 不是走上社会就不会读书了,而是走上社会之后,所有(地理的题经常问你有利条件这个怎么回答?)

4731℃ DUANE

《自然地理》为什么出来社会就很少人看书了? 不是走上社会就不会读书了,而是走上社会之后,所有(地理的题经常问你有利条件这个怎么回答?)

地理的题经常问你有利条件这个怎么回答?

很有归纳总结性的问题。

如分析一个地方的有利条件,这得看是什么类型的题:如是人文地理方面的题,那么就从两大方面来回答,一是自然因素,二是社会经济因素。例如说明珠三角发展混合农业的有利条件,即回答地形平坦、水热丰富(自然),人口多市场广、经济发达(社会经济)。这就是去归纳人文地理的区位优势即可。

如是自然地理的有利条件,就从地形、气候、纬度、海陆位置、洋流、下垫面状况等来回答。例如说明台湾西部的有利条件,就可以说地形平坦,雨热充足,距海近等。

《自然地理》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

《自然地理》黑格尔的名言“熟知并非真知”是什么意思?首先,应该弄清楚,熟知是什么意思?我认为,熟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表现和实质两个部分组成,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往往用自己主观的认识即表面的认知代替了实质的认识,这就是认识上的错误。

地理答题套路

水土流失专题【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产生原因(常见的所有可能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地形:破面陡峻【坡度大】

②土质: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土壤松】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③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多暴雨【暴雨多】

多大风天气【大风多】

④植被:地表裸露,植被覆盖少【植被少】

⑤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强烈,历史上多发地震,加剧了表面的破碎和滑坡现象【构造碎】

⑥多类区域过渡地带,自然环境复杂,生态脆弱

2、人为原因

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滥垦/滥樵/滥牧】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陡坡开垦,表土流失

④大型工程建设/开矿/其他建设(如居民用地),使草木破坏,地标裸露

⑤环保意识弱,管理不力【意识&管理】

⑥人口增长,环境压力大【人口】

二、治理办法

1、生物措施: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如:“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

2、工程措施

①缓坡——梯田

陡坡——种树(年降水量>400mm);种草(年降水量<400mm)

②打坝淤地

③平整条田(黄土塬上)

④石墙与泄洪沟(瑞士拉沃梯田经验)

解释:通过水渠将水集中排走,避免水大面积经过土地,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3、管理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改善&保护草场

③矿区复垦

④小流域综合治理

三、部分措施详解

1、打坝淤地的三种效益

A.经济效益:提供肥沃的土壤

B.社会效益:提供相对清洁的水源

C.生态效益:防止过多淤泥随水流向下游

a.减轻水土流失 b.减少河流淤泥 c.减轻洪涝灾害

2、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

*护坡树应沿等高线栽种,适宜密度范围内,种植越密集效果越好。

等值线专题

一、取值原则

一般情况下,相邻两线间必为一个等值距。如下图,如果等值距为5,则下面一条线只能为105或95。极少数时候因为图幅限制出现不遵循该原则的情况,绝对不会考,可以忽略。

这个定义由于太过简单,常常被同学们忽略,然而在某些推测等值线数值的难题中,却成为解题的突破口,因此万万不可小觑。

二、规律总结

等值线的常用规律,说白了就两个——

1、“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如图,两条等值线上数字分别为a、b,若a>b,则1处大于a,2处小于b。

2、“高高低低”和“高低低高”的本质:

一般情况下,面对等值线只要遵循“向高值处凸是低值,向低值处凸是高值”,就绝对不会错了,这是所有等温线判断的本质,只记这一句足矣,还不容易弄混。

三、关于等值线的小知识及拓展

1、某地等温线与纬线基本平行——该地地表性质单一

某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受海岸走向影响明显

海面上某地等温线出现明显弯曲——受洋流影响

因此,当要求解答同纬度等温线出现弯曲的原因时,应主要从地形和洋流两个方面考虑。

2、等PH值线

PH值小于5.6为酸雨,小于4.5为严重酸雨。

影响因素主要有:

A.工业排放(污染物来源)

B.地形(污染物不易散去)

C.充足水汽(降雨)

这可以用来分析酸雨严重的原因,如湘赣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主要是AC两项。

3、河口的等盐度线

如图,距离河口越远,盐度越大;河口正对的位置等盐度线向高值处凸,说明该区域盐度低于周围区域。

这也可以用来判断河流汛期/季节,如“等盐度线弯曲程度最大是什么时候?”,答案是河流汛期,可由此判断季节。

农业专题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大全(关键词)

【农业区位,分自然人文两大方面,自然就是气、地、土、水四个(注意区分降水和水源】

(1)自然因素

①气候

A光照 a路径(地势/纬度) b太阳高度角 c日照时间(昼长/天气状况)

B热量 a纬度&海拔 b坡向(阴&阳)/坡度 c昼夜温差 d洋流 e极端天气

C降水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迎/背风坡)

②地形 A平原——种植业 B山地丘陵——林业/牧业 C缓坡——梯田 D沿海、滩涂——海水养殖

③土壤

A肥力(有机质)

*常见的几种肥沃土:紫色土(四川盆地);火山灰土(爪哇岛);河流的三种冲积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B发育程度 C盐碱化 D土壤酸碱性(我国南北方差异)

④水源 A河流 B湖泊 C高山冰雪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E地下水 F水库 G调水工程 H海水淡化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本地/国内/国际)②交通运输③资金(经济实力/政策补助)

④政策扶持⑤地价/地广人稀⑥农产品消费状况

⑦劳动力资源(数量/素质)⑧科学技术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

①劳动力水平

②生产技术 A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B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③技术设备 A机械化水平 B化肥农药 C冷藏保鲜技术 D培育良种

④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解决水源问题的各项措施

⑤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

⑥病虫害防治

2、典例及知识补充

(1)郊区农业:以市场为主导因素;若出现分化,主要考虑地租因素

A郊区农业的存在因素? a临近市场 b单位产值高

B常见郊区农业主要因素

a花卉:水源(河流/湖泊);交通;保鲜技术

b养鱼:水库

c果园:市郊丘陵山区;地价低

d乳牛:水源(河流);交通;保鲜技术

【这些可以用于解答选址类大题】

(2)灌溉农业:凡全年或一定时期内自然降水不足,需要额外供水的,均为广义上的灌溉农业

*可能的水源来源包括: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河水 E水库 F人工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3)农业知识小贴士

*我国的甘蔗产地:

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注意四川的特殊性——地形导致)

*花生和棉花,适合于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

*用卵石覆盖地表的重要意义: A减少水分蒸发 B增加昼夜温差

*南疆种植棉花的特色优势条件:

A春旱时:用季节性积雪融水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B夏季生长期:降水丰富且集中

C生长后期:需水量少,而此时恰好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

二、农业地域类型(概念梳理)

1、类型概述

(1)按产品对象分类

①畜牧业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AB为密集型&商品型)

C游牧业/畜牧业

(C为粗放型&自给型)

②种植业(高温、多雨、平原最为典型)

(2)按投入&产出分类 ①粗放型:“广种薄收” ②集约型:投入多,产出高

(3)按产品用途分类 ①自给型农业 ②商品化农业

三、农业典例分析

1、我国畜牧业现状及解决

(1)现状:不合理(过牧;超过环境承载力),即“靠天养畜”——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

(2)解决措施或可借鉴的经验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改善牧区交通条件

③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生态环境

④发展多种农业

⑤完善产品加工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

⑥促进农业产业化

2、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分析混合农业

(1)经营方式的优点

A从土地利用角度看,种植与牧羊结合,休耕结合,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于是答题的时候什么可持续利用啊、保护生态环境啊、科学发展啊一系列的话都可以往上写~)

B可根据市场决策种植&畜牧的比例,与市场紧密结合

C合理安排农事,有效利用农时

(2)牧羊业发达的原因

①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阔(地广人稀)

②地下水丰富/河流流经/东水西调工程——水源充足(答小麦种植业也需要答)

③无大型食肉野生动物(特色优势条件)

④气候干燥,适宜绵羊繁殖

(3)优势区位分析

①地形平坦;水热充足;灌溉条件好(强调自然条件时可分成三点写)

②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有固定销售市场)

⑤政府扶植鼓励

【注意:③④是所有农业分析题中社会经济因素里最常见、最需要注意的两大因素!】

(4)限制条件:降水(主要原因:大分水岭背风坡)

*解决:

①大自流盆地地下水 ②墨累—达令河水 ③东部引水(东水西调工程)

TAG: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