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久居民要回香港需要些什么手续在网上登记需要上什么网址 如何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3228℃ BERNARD

香港永久居民要回香港需要些什么手续在网上登记需要上什么网址如何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如何办理回港证预约?

1、在香港政府一站通的网站上找到网上预约申请身份证或是网上预约申请旅行证件的地方都可以预约办理回港证。

2、最多可提前24个工作天预约。在预约时,除了日期,还可以选择时间和地点,现时香港入境事务处有7个办事处可以办理相关证件。

3、如果没有预约,也可以在办事处办公时间直接去申请,但因为每天能办理的个案有限,如果是周六或是学生假期,去办理的人会较多,很可能要提前很多去排队拿号。

4、香港回港证的全称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港证,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港证是签发给香港居民,用作往返内地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之用。

5、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港证共分为两类:

1)有效期六个月,限用一次的单程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港证。

2)有效期五年,多次通用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回港证。

香港回乡证办理流程

须本人亲自到办并交验具中文姓名(不能超过六个汉字)的香港身份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的正本(受理申请时须收取该证件的影印本一式两份,须用A4纸影印),提交本人完整填写并签名的《申请表》,提交必须为申请人近半年内拍摄的正面免冠的彩色近照一张,背景颜色为无任何装饰及偏色的纯白色,面部色彩须饱满均匀。相片的规格大小应为40mmX50mm,不应超过45mm x 55mm;头部宽度: 20~25mm,头部长度:25~30mm。注意:喷墨打印机制作之数码相片不适用,穿白色衣服拍摄或面部反光等相片不适合制作证件。为确保申请人相片的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保护申请人的利益。自2009年6月1日起,按发证机关要求,凡办理遗失补领《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申请人必须提供在办证大堂拍摄的证件相片,该相片能直接上传供制作证件使用。

申请办理香港永久居民的手续须知

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即有资格申请海外签发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1)在香港出生,并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任何时间,父亲或母亲已在香港定居; (2)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的任何时间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以上; (3)在香港以外地区出生,而在出生时,父亲或母亲是中国公民并在香港有居留权。 享有居留权,而未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者,在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时,须同时申请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申请人除提交上述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所需文件外,还须提交: 1、《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申请表》(18岁或以上人士填写ROP143表,18岁以下人士填写ROP144表)。 2、提供下列任何一种证件(正本及影印件): (1)“香港身份证明书”(简称CI); (2)“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简称BNO); (3)“英国属土公民(香港)护照”(简称BDTC); (4)其他可证明申请人在香港享有居留权的证件。 3、如申请人没有上述证件,请提供下列任何一组证明文件(正本及影印件): (1)出生证明书;父亲或母亲在香港定居的证明文件,例如已签注无条件限制居留的旅行证件;如只是父亲在香港定居,则需递交父母亲的结婚证书。 (2)在香港曾连续通常居住满七年的证明文件,如就学文件、工作证明、正式收据、银行单据等。 (3)出生证明书;父亲或母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他们何时取得香港居留权的证明文件,如旅行证件;若只是父亲有香港居留权,则需递交父母亲的结婚证书。 4、彩色近照一式两张。 5、如申请人原持有香港身份证(非永久性),应在递交申请时把该身份证交出。 6、身份证申请只可与特区护照申请一并递交,不能单独申请。

香港居民返回内地机制的流程

具体方案还在酝酿之中,并没有最后定案是否推出及推出的细则。

具体可以看以下新闻。

希望可以帮到您。

无论单程证来港又或双非童,一旦成为香港人,就算在港不适应又或後悔,也没回头机会。昨有报道指日後或设「返回机制」,可让他们有得拣今生不再做香港人,是否对大家都好?

按现时做法,内地人取得居港权做香港人,是不能回头的抉择,取得港人身份,就要放弃内地户籍。

立法会议员黄国健昨在电台访问时指,去年到访北京公安部,得知当局计划设「返回机制」,已向国务院递交方案。

研准单程证新移民双非童申请

甚麼是「返回机制」?昨日有传媒报道,内地研究容许单程证新移民或双非童,可放弃港人身份证,重新申请内地户籍,便可以内地人身份在内地生活。

返回机制近年引起讨论,每日有不少内地人申请单程证,也有不少内地父母特地来港产子,为子女取得居港权,目的达到了,但却也有人开始发现,做香港人并非如当初预期般理想。

於内地没有户籍 「焗」做港人

有赴港产子的双非父母,为子女安排在港读书生活,但双非童每日长途跋涉跨境上学,又或与父母分隔两地,还有适应及学习困难等等,曾有内地家长大吐苦水表示後悔,但子女没有内地户籍,无法入读当地公立学校,惟有「顶硬上」。

至於领取单程证来港人士,来港後也失去内地户籍,就算有种种原因不希望再留港生活,但因为没有内地户籍,返回内地也没有医疗等福利,亦情况相若,只能「焗」做香港人。

减少本港福利开支 不是坏事

他们不情不愿地滞留本港,只因没有回头路,以致进退两难。若内地设返回机制,对他们而言,毋须再勉强留港,未尝不是好事。

事实上,若部分新移民或双非童「自愿离开」,从而可减少涉及福利开支或资源争夺的矛盾,对本港也不是坏事,例如对北区家长而言,若返回机制可减少当区学位竞争,便一定举手支持。去年教育局设跨境学童专用校网,部分双非童被派到屯门、元朗等地,不少双非家长不满甚至曾扬言控告教育局。

既然愈来愈多声音要求「回头」,让想走的走,另一方面又可稍解本港近年屡次爆发由资源分配而引起的矛盾纷争,是一家便宜两家着。

倘享双重身份 或带来反效果

不过,不得不考虑的是,返回机制会否带来反效果?早年内地人憧憬做香港人,千方百计如以两地婚姻或来港生子等方式来港生活,但没有回头路的两难处境,近年确实令内地人明白「香港梦」非如想像般美好,故此,正好产生阻吓力,令内地人对於决定是否来港有更多考虑。

返回机制究竟细节如何,尚未定案,但若果不是港人或内地任择其一,而是让他们既有居港权又可取回内地户籍权,换言之,是「鱼与熊掌」,兼得香港人及内地人福利,如此「美事」,岂不等如叫人多多来港,反正无蚀底。

现时没有「不做香港人」的选择,是因为内地每人只能在中国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居港权与内地户口不可兼有,而本港法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一经证实,则其符合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条件便不会改变,当事人要求放弃也不可能。

故此,若本港不拟修改任何法例,则主导权在於内地。究竟是让其返回是否同时可以放弃香港人的身份,抑或变相成为「想来就来,无着数就走」?不过,据报道引述消息指,希望居港不足7年、未合资格申请永久居留权之前的单程证人士可申请,另双非童则可由父母提出,并须表明放弃香港身份证,且亦会考虑设机制避免「双重着数」。

俗语有云:「勉强无幸福」,既然部分人不想留港,设「返回机制」提供回头路,对大家都好,中港矛盾已成为本港的头痛难题,无论是每日150个的单程证配额,又或双非孕妇、双非童等,均衍生不少问题。有来有回,应该皆大欢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