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3年和20年 欠条五年了能起诉吗

7966℃
民事诉讼时效的20年和3年分别指的事哪种情况?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上效果的法律事实.3年的诉讼时效是一般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年是最长保护期间.诉讼时效因为特定事由可以中止、中断,但最长不超过20年.

诉讼时效3年和20年 欠条五年了能起诉吗

借条的诉讼时效三年和最长二十年的差别是什么

民间借条诉讼时效过去是二年,现在是三年.《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什么是二十年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也就是说你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你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后,必须在从.

20年请求权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

1)20年请求权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当事人保护自己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最高时效.法律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二年,部分特别的为一年,但是实践中存在因权利人.

诉讼时效有1,2,4年的,为什么还要有20年的呢?

二十年的诉讼时效是最长保护时效,在于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什么情况会是20年的

因为按照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只要当事人人主张,就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然后重新计算二年,但最长是不能超过二十年的.打个简单的比方:某人欠款,有明确的还款期限,到期后计算二年即是诉讼时效的时间,如果二年内双方又达成新的还款意向,则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二年.但如果二十后都不主张,那就无法再主张了啊.

《民法通则》中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表明,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二年.

法律上所说的诉讼时效指什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长期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其他法律也有规定为3年或5年的.除民法通则规定的长期诉讼时效20年期间为除斥期间外,其他诉讼时效期间均为可变期间,即可以引起中止、中断情形,除了有特殊情形可延长外,最长不得超过20年.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在于,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

诉讼时效的分类有哪些

普通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按照期间的长度,可将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两类:1.3年的普通时效期间.《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

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 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