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转移毒品罪既遂如何判 毒品罪的最新刑法

9595℃ LORA

新刑法转移毒品罪既遂如何判毒品罪的最新刑法

构成转移毒品罪既遂怎么量刑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转移毒赃罪既遂如何量刑

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运输毒品罪既遂标准的相关内容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刑法》第347条规定了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采取的是后一种立法方式,即将运输毒品罪作为选择性罪名之一。 我国理论界对运输毒品罪的定义纷坛,主要存在如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运输毒品罪是指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国领域内将毒品从此地转移到彼地;二是认为运输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的行为;三是认为运输毒品罪是指行为人明知是毒品而为他人运送,包括利用飞机、火车、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或采取随身携带的方法将毒品从甲地送到乙地的运输行为,转移运送毒品的区域,应以国内的领域为限,而不包括进出境。

转移毒品罪怎么判刑

转移毒品罪是指为了帮助犯罪分子隐匿罪证,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制裁,而且为毒品犯罪分子转移毒品的行为。《刑法》第349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根据转移毒品的种类、数量、转移的次数以及造成的后果来决定的。如果存在与毒品犯罪分子事先通谋的情形,而提供转移便利的,将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而不是转移毒品罪。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量刑标准均为法定刑。具体到个案的量刑,法庭会视个案的证据情况以及行为的严重程度、后果、事后的表现(如是否自首、是否认罪悔过等)来进行综合判断。即使罪名成立,行为人也可以通过自首、认罪等方式争取从轻或减轻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