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膨胀阀ETs6.034G5150和034g5100有什么区别,可以互换吗?(热力膨胀阀和膨胀阀有什么区别)

783℃ KELLY

热力膨胀阀ETs6.034G5150和034g5100有什么区别,可以互换吗?(热力膨胀阀和膨胀阀有什么区别)

热力膨胀阀和膨胀阀有什么区别

为防止机组在初始启动时,蒸发侧的制冷剂压力和流量过大,引起压缩机过载,一般热力膨胀阀均设有MOP 功能,即蒸发压力只有在低于设定值时,膨胀阀才打开。但其功能与电子膨胀阀相比,仍显得较为单调。电子膨胀阀在结构上可视作为节流机构与电磁阀的有机结合,且通过控制器进行调节,因此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在机组启动、负载变化、除霜、停机以及故障保护等情况下体现出其控制功能上的多样性和优越性。例如:电子膨胀阀对制冷剂流量的调节除了可以控制蒸发器外,还可以用来调节冷凝器。当蒸发工况允许的情况下,若冷凝压力过高,可以适当关闭膨胀阀,减少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降低冷凝器负荷,从而降低冷凝压力,实现机组的高效和可靠运行。

在传统的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由于热力膨胀阀的功能和性能上的的限制,往往出现系统在匹配设计时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屈从于热力膨胀阀的现象。而电子膨胀阀的采用使得这种设计理念得以突破,人们可以根据系统的特性要求对膨胀阀的控制方式和控制逻辑进行人为设定,使其真正达到部件屈从于系统的目的。

电子膨胀阀作为一种新型的控制元件,早已经突破了节流机构的概念,它是制冷系统智能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冷系统优化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手段和保证,也是制冷系统机电一体的象征,已经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由于电子膨胀阀的采用,突破了以前在空调机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某种系统屈从热力膨胀阀的观念,进入膨胀阀为系统优化服务的新境界,对于制冷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热力膨胀阀 分类,及不同分类的区别

  热力膨胀阀的种类:

  热力膨胀阀按照平衡方式不同,分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分F型和H型两种结构型式。

  1) 内平衡式膨胀阀结构和工作原理:

  感温包内充注制冷剂,放置在蒸发器出口管道上,感温包和膜片上部通过毛细管相连,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入口压力。如果空调负荷增加,液压制冷剂在蒸发器提前蒸发完毕,则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将升高,膜片上压力增大,推动阀杆使膨胀阀开度增大,进入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流量增加,制冷量增大;如果空调负荷减小,则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减小,以同样的作用原理使得阀开度减小,从而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2) 外平衡式膨胀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外平衡式膨胀阀与平衡式膨胀阀原理基本相同,区别是:

  内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入口压力;而外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出口压力。

  3) H型膨胀阀 H型热力膨胀阀有四个接口与制冷系统连接,其中两个接口与普通热力膨胀阀相同,一个连接储液干燥器,一个连接蒸发器进口;另外两个接口,一个连接蒸发器出口,一个连接压缩机进口。感温包直接处在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流中。该膨胀阀由于取消了F型热力膨胀阀中的感温包、毛细管和外平衡接管,提高了调节灵敏度,结构紧凑,抗振可靠。

  热力膨胀阀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它既可控制蒸发器供液量,又可节流饱和液态制冷剂。根据热力膨胀阀结构上的不同,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两种。考虑到制冷剂流经蒸发器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为降低开启过热度,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一般自膨胀阀出口至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降所对应的蒸发温度降超过2~3℃,应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按使用条件分哪两种?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有于什么场合?

热力膨胀阀按使用的条件可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史两种。

在结构上,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和内平衡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作用在波纹膜片下方的不是蒸发器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而是经由平衡管连通的蒸发器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这样就避开了蒸发器的内阻问题,不论内阻是大是小,作用于膜片上方和下方的压力可以根据要求的过热度进行调节。

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只能适用于蒸发器内阻较小的场合,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机和空调机。而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则用于只有当蒸发器的压力损失较大时才采用此种膨胀阀。

膨胀阀tx2与tex2的区别

TX2,内平衡式膨胀阀,适合小系统;

TEX2,外平衡式膨胀阀,大小系统都适用;

外平衡膨胀阀带一根外平衡管,一般在低温系统中以及蒸发器采取分液器的系统中都要采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TAG: 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