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还没离柜算售卖过期食品吗?(超市货架上的食品无论是否超期都视为其经营吗?)

7550℃ STEVEN

商品还没离柜算售卖过期食品吗?(超市货架上的食品无论是否超期都视为其经营吗?)

超市货架上的食品无论是否超期都视为其经营吗?

当然是的。

如果不是为了销售,食品不可能放在超市货架上的。

如果是不销售的食品,或者不能销售的商品,

经营者不应该把商品继续放在货架上,

应当下架处理,放到经营场所之外的地方存放。

如果过期食品还放在货架上,

消费者万一没认真看生产日期这些信息,那就会买到过期食品了。

距离保质期多久的就算临期食品?

食品再有多久过期的时候界定为 “临期食品”。

  如何计算“临界期”,

  “临界期”具体到什么期限,才算定义中的 “即将到达食品包装物上标明的最后保质日期”?

  目前全国各省市对于“临期食品”的地方性管理规定,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进口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等,将“临期食品”的“临期”定义分类为两种:

  其一,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 “临期食品”。

  如,“保质期为1年以上的,期满之日前30天;保质期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满之日前20天;保质期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满之日前10天;保质期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满之日前5天;保质期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满之日前1天。保质期不足2天或者国家有关标准允许不标明保质期的食品,不设临近保质期。”

  其二,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

  如,“本规定所称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是指进口食品在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时一般已超过保质期限2/3时限的食品。”

  对于大量过期食品,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把过期食品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如果做环保焚烧,成本也高,而且不管怎么样,这些食品还是“浪费”了,也给企业带来很多损失。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既公益环保又节约成本的处理办法。已过期食品,交给专业第三方经过高科技处理再利用,绝不浪费,将过期食品制成饲料、肥料,或者发酵产生甲烷,作为工业能源。据统计,过期食品的70%能够得到回收利用。

  过期食品常见的销毁方式有焚烧、填埋、拆解、生化处理、或者循环再利用,我们可以根据待销毁过期食品的种类来决定具体采用哪种销毁方式。

  环保365产品销毁中心隶属三六五(上海)废弃物处理服务中心,专业提供咨询处理各类产品报废销毁处理方案,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环保相关部和工业、安全生产、海关、工业信息化、质量管理、安检、工商等部门针对缺陷产品及不合格、过期、假冒伪劣、质量问题、变质等产品的销毁处理能得到规范、安全、环保的处置,可以提供产品收集、分类、运输、销毁处置一站式服务。不仅可以达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的目的,还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形成循环经济模式。

超市售卖过期食品,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规定销售过期食品的处罚:

1.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2.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其他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还有18天过期的商品算不算过保质期商品,能否售卖

食品临近保质期并不算过期,仍然可以售卖,但建议集中低价打折处理。日期过后虽然仍可安全食用,但继续销售则会影响自身商誉并有可能遭到投诉,建议下架。

TAG: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