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大多数都是发生在老年人吗? 老年人心脏病的症状

5283℃ STEPHANIE

心脏病大多数都是发生在老年人吗?老年人心脏病的症状

心脏病的高发年龄段是什么年龄段及心脏病如何预防?

冠心病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以后的女性,现在35岁左右的男性有上升的发病趋势。

  心脏病的预防

  第一,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

  第二,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200毫克。如果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第三,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第四,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两倍。

  第五,注意饮食。平时生活中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

  第六,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第七,当心糖尿病。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是其他人的4倍。

  第八,控制情绪。脾气暴躁,遇到突发事件不能控制自己,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中国较专业的心脏病医院

  1 北京阜外医院 (最好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擅长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支架术、瓣膜病的手术治疗。

  2 北京安贞医院

  擅长治疗: 心脏移植、儿童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以及风心病、冠心病的内外科治疗。

  3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治疗: 冠心病、心血管疑难病。

  4 上海长海医院

  擅长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冠心病搭桥术。

  5 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

  擅长治疗: 冠心病(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冠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

心脏病是怎么形成的?

心脏病发作预兆

心脏病发作前和发作时常常有一些征兆,但也常常被人们忽视,以致贻误了诊治时机。因此了解一点之方面的知识对人们及时发现病症会有一定的帮助。

1、胃部不适:有些人由于患过胃病,所以很容易把胃病与心脏病引起的胃部不适混为一谈,与一般的胃病不同,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只是有一种憋闷、胀满的感觉,有时还伴有钝痛、火辣辣的灼热感及恶心欲吐感,大便后会有一些缓解,但不适的感觉不会完全消失。

2、下颌骨疼痛:疼痛扩散到下颌骨两侧,有时也只扩散到颈部一侧或双侧。疼痛有时也可发生在颈部。

3、前臂和肩膀疼痛:尽管左臂和左肩受到影响最为常见,但疼痛严重时也会放射到右臂,当然仅右臂一侧出现疼痛者是极为罕见的。尽管疼痛不太严重,但要举手抬臂也很困难,疼痛一般为钝痛,而不是剧痛,也不会扩散到腕手指,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当心脏病发作时,患者自己很难确定疼痛产生的具体部位。

4、呼吸急促:有些心脏病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一呼一吸拉长或喘不过气来的现象,这种呼吸困难常被人们称为“气不够用”。静坐几分钟后,呼吸似乎恢复正常,但是当患者重新走动时,喘息又开始,这种喘息常常被人们忽视,尤其是老年人。

5、疲劳感:紧步急走之后严重疲劳,疲劳得连伸直身子的力量都没有。疲劳并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全身性的。如感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疲劳,就应立即上医院检查。

6、异样感觉:约有20%的心脏病患者在发作前有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这个时期常常不引人注意,就连医生有时也忽视。很多存者事后都说,在心脏病发作之前的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里,身体里就有异样的感觉。对此,专家们警告说,如果你的身体有的不适感觉,就应该找医生。

如果你自己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该怎么办呢?专家认为,首先注意观察,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5-20分钟,不管疼痛和不适多么轻微,都应请医生诊断。有些人觉得自己无心脏病史,因此没有引起警觉,结果贻误了治疗时机。所以,特别是心脏病人及其亲属都应当了解一些有关心脏病的医学知识。救治心脏病人,要想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关键在于及早治疗。

在什么情况下就会得心脏病?

心脏病有由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心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或心脏增大。过度疲劳、过量饮酒,也会引起心脏问题。酒精毒害心脏系统,发生酒精性心肌病。大家总以为喝酒伤肝、伤胃,其实同样伤心。

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一种,有人估计我国目前冠心病患者已经超过2000万,过去冠心病大都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现在患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有20多岁的人就患冠心病的。冠心病是怎么来的? 胡主任说,现在,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各种精神压力较大,长期情绪紧张,超负荷工作,加之饮食不讲究,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吃什么,时间一长,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发生冠心病,出现心绞痛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心肌梗死。

心脏病起初没有什么自觉症状,也是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加重。防治心脏病要普及健康知识,每个人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否则,得了心脏病,治疗起来很复杂,费用昂贵,无论是对个人或集体都是损失

不同年龄段心率与年龄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

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

在成年人中, 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 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

健康成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

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

3岁以下的小儿常在100次/分以上;老年人偏慢。

成人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一般不超过 160次/分)或婴幼儿超过 150次/分者,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正常人运动、兴奋、激动、吸烟、饮酒和喝浓茶后。也可见于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力衰竭及应用阿托品、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如果心率在 160~220次/分,常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者(一般在40次/分以上),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运动员;病理性的见于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以及洋地黄、奎尼丁或心得安类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心率低于40次/分,应考虑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过快超过160次/分,或低于40次/分,大多见于心脏病病人,病人常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应及早进行详细检查,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