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痹证的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药物组成

7803℃
痹证之痛痹的治法和方药??

治法是:散寒通络,祛风除湿.方药:乌头汤加减.川乌 生麻黄 生黄芪 生白芍 甘草 苍术 白术 羌活 姜黄 当归

治疗痹证的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药物组成

中医如何去痹症

一、散风宣痹法 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痹证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行痹.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为特点,可伴有恶风.

请问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生姜、薄荷、菊花、柴胡

是辛温解表,用于感冒风寒,比如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如果是感冒风热或风温,一般用辛凉解表,比如代表方剂银翘散等.

三痹汤组成成分是什么?

宣痹汤是《温病条辨》中的名方,功用是清化湿热、宣痹通络;主治湿热痹证,症见寒战发热、骨节烦疼、面色萎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灰滞.处方:防己15克 杏仁15克 滑石15克 连翘9克 山栀9克 薏苡15克 半夏9克(醋炒)晚蚕沙9克 赤小豆皮9克(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功能主治: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治湿热痹证.湿聚热蒸,阻于经络,寒战发热,骨节烦疼,面色痿黄,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灰滞.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痛甚,加片姜黄6克、海桐皮9克.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川芎,当归,生地,白芍,桂皮,附子,炮姜,蕲艾,知母,黄柏,甘草他们是起到什么作用

您好,川芎,当归,生地,白芍四味药组成“四物汤”,是补血方剂的基础代表.桂皮,附子,炮姜,蕲艾四味药温阳暖中,属驱寒补阳药,知母清热凉血,黄柏清热燥湿,甘草是调和诸药的“和事老”.如果上药是组成一个方剂的话,是不太严谨的,因为体内如果有湿热需要清泻,那么就不适合用桂皮,附子,炮姜,蕲艾等热燥性药物,如果是虚寒性疾病需要用到上述热性药,则不宜用大量清热药如知母、黄柏.如果非要说有合理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只有一个人同时血虚、中上焦虚寒,下焦湿热的情况,就可以用,不过也太僵硬了吧.以上是个人见解,不是可以针对谁.希望能帮到您,如果满意请采纳,若有疑问可我.

瓜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橘枳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具体药方

【方名】瓜蒌薤白白酒汤 【来源】《金匮要略》【组成】瓜蒌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功用】通阳散.

有白芍,当归,柴胡,茯苓,川芎,白术,路路通,川楝子,元胡,厚补,生姜,大枣,是什么方子

此方主治:肝气不舒

黄芩 川莲 木香 枳实 白芍 白头翁 甘草 茯苓 川楝子 淮山东 元胡 柴胡是药方名称

你好! 治疗痢疾的.应该是芍药汤合白头翁汤加减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熟地,丹参,陈皮,半夏,白术,茯苓,牛膝,山芋肉,巴戟,淫羊霍,山药,苍术,甘草,这个药方有什么功

滋阴补肾壮阳

谁知道因受寒引起的全身疼痛 浮肿 关节僵硬 经络不活 御寒疼痛加重是什么病症?叫啥名?有什么方法治

问题分析:你好,寒为阴邪抑制阳气的运行,造成气血的郁闭,从而使得全身关节肿痛,僵硬,影响到功能,该类疾病的总称为“痹证”属于“寒痹”的范畴.意见建议:建议,观其脉证,查其舌像,对症治之,治疗原则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为主,代表方剂有“尪痹汤”加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