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调理身体恢复,能怎么调理? 产后身体虚弱怎么调理

4059℃ MELODY

产后调理身体恢复,能怎么调理?产后身体虚弱怎么调理

女人生孩子后如何调理身体

一般来说,妇女产后应多进食高热量的饮食,如:脂肪、蛋白质之类。据研究,在产后一年之内哺乳妇女大约每日需要热量3200千卡,蛋白质90克-100克,钙2克,铁15毫克,维生素A3900因际单位,维生素B116毫克,维生素C150毫克。这样大的营养量,全部要由饮食摄取。但由于产后数周内脾胃功能亦处于虚弱状态,因此进食量之增加应采取渐进的方式。食物品种要多种多样,新鲜可口,并多吃汤类。乳母每日可吃5餐-6餐,每餐应尽量做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

根据我国居民的生活条件,产后妇女应多吃鸡和鸡蛋,鸡和鸡蛋是最理想的滋补品。因为,鸡和鸡蛋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产后极好的补养之品,也是民间传统的产后食物补品之一。鸡肉性平,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有益五脏,健脾胃,祛风养血,补虚等功效,鸡蛋营养比较全面,蛋黄又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和铁质,能补益气血,生肌长肉,对恢复体力有很大的补益作用。产后几个月内如能每天吃2个鸡蛋,产妇不但恢复快,而且身体健壮,可减少产后一些并发症,保证婴儿的营养需要。

产后初期,宜用红糖水或红糖大枣汤、红糖面条、红糖鸡蛋汤等。这些食物不但能益气温中补血,还能缓中行血活血,温经祛瘀,排除恶露,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产后若乳汁分泌不足,可熬制猪蹄粥食。其制法为:取猪蹄1个2个,通草3克-5克,漏芦10克-15克,粳米60克,葱白二茎。用时先把猪蹄洗净,切成小块煎取浓汤,再将通草、漏芦煎汁去渣,而后,把猪蹄和药汁同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放入葱白稍煮即可。

若产后肢体酸痛、全身乏力,可食芎胡桃仁粥,其制法:为取川芎、元胡、桃仁各15克,水煎取汁1000毫升左右,加入适量粳米煮成粥,再入适量红糖调味,服食,每日一次,连用35天。此主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之效,对产后血滞引起的全身酸痛、小腹胀痛、恶露淋漓不尽、口唇紫暗等症,颇有效验。除此之外,还可以熬制山药杞果粥服食。其制法为:取山药60克,杞果、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小米适量。将上四味捣碎,加水共煮成粥,再放入适量红糖,服食,每日1次,连用4天-5天。此方可滋阴补肾、强腰壮骨,对产后肾虚而致的腰脊酸痛、肢腿乏力及足跟痛,功效独特。

产后失血较多,头晕眼花者,可熬制益母草汁粥食用。其制法为取益母草汁10毫升,生地黄汁20毫升,藕汁40毫升,生姜汁2毫升,蜂蜜10毫升,粳米60克。用时煮米作粥,另把其他药汁入粥中,煎二三沸,每次服粥一碗,日服二次。能益阴养阴,解渴除烦。适用于产后虚劳、血气不调、腹肚绞痛、血晕昏愦、心热烦躁。宜温服,病愈即止。除此之外,还可熬制红宝粥服食,其制法为:取粳米100克,红枣6枚,枸杞子15克,共煮成粥,加红糖适量食用。本方具有滋阴生血,益气生津,养心安神之功效。

对于产妇来说,多吃蔬菜也至关重要。新鲜蔬菜不仅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还富含维生素K。因为母乳喂养虽有百利但也有一弊,那就是所含的维生素K远比牛奶中的含量少得多。而且母奶喂养儿,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亦较少。致使母乳喂养儿可能患有维生素K缺乏症而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绿叶蔬菜,但有些农村却有不让产妇多吃蔬菜的习惯,这是不科学的。而且由此往往造成1岁以内婴儿的严重颅内出血,甚至因患此病而死亡,或导致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

产后该怎么调养身体?

[孕妇食谱]产后补身汤

药材

当归、熟地各18克、党参、炒白术各15克、川芎5克

  

材料

乳鸽1只、姜片若干、米酒适量、盐少许

  

方法

1、药材稍冲洗、加水9杯以大火煮开、改以小火煮至汤汁剩约3杯时,去渣,药汤备用。

  2、乳鸽去内脏洗净,入开水中煮5分钟后,取出洗净备用。

  3、锅内入乳鸽,加姜片,酒及药汤,入锅蒸至肉熟烂(约2小时),捞去姜片,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气血双补,对妇女产后贫血、头晕、身痛、手脚麻木效果良好。

产后如何调理

有些刚生过孩子的年轻妈妈,产后不知道如何调护身体。有的人说,她产前身体很好,生了孩子后却这痛那痛。还有的说,她本来没有疾病的,是产后没有注意保养身体而得的。对于产后如何调理,记者采访了金华市中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中医师金利民。

金利民说,产妇从分娩结束至全身器官恢复到孕前状态,这段时间称产褥期。时间大约1个半月至3个月。产褥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生孩子时由于消耗体力较大,产时出血多,抵抗力明显下降,如果这个时期护理不当容易引起许多疾病。

金利民认为,产褥期要注意:

(1)寒温要适宜。产妇刚生过孩子百脉空虚,抵抗力明显下降。有些人为了避免风吹,将房间里封闭得严严实实,致使室内空气很差,这是不可取的。还有些人为了避免着凉,过多的增加衣被,这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夏天,容易中暑。产妇室内一定要通风透气,保持空气的清新。但产妇也不能坐卧当风,不避风寒,受风容易引起周身疼痛,容易引起偏头痛等疾病。

(2)劳逸要适度。产妇要充分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劳动不宜过早、过累。但也不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一点也不下地活动。这样不利于气血流通和恶露的排出(正常情况是恶露3周干净,如果过了3周还淋漓不尽,应到医院检查),也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金利民说,生过孩子2~3天一般可下地进行适当的走动,如果要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最好过产乳期比较好,如果是剖腹产的要经医生诊断伤口复原了,才可做产后瘦身操。

(3)调节饮食。产后伤精耗气,体质虚,但又必须化生乳汁,喂养孩子,这时候急需加强营养。因此,饮食要选择富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忌吃肥厚干腻或者生冷的食物。对于如何增加营养,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是虚寒体质,要多吃温补的食物;如果你是偏热体质的,那么要吃清淡的食物。金华传统的吃法是产后要吃一段时间的红糖姜汤,这主要是有利于气血的流通,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但如果你大便硬结难解,热体质的人就不宜服,否则会使大便更加干,更难解,加重症状。还有产后不宜过早的吃一些温热食物,否则容易引起恶露不尽,如桂圆、荔枝等温热的食物。如果你大便干结,可吃蜂蜜、香蕉,多吃蔬菜,如果产后气血虚,乳汁很少,要吃养血、补血、生乳的食物,如赤豆汤、花生米汤、猪蹄汤、鲫鱼汤等,促其增加乳汁。母乳喂养的,为了使孩子有充足的营养,那么还要多吃一些含钙和维生素族的食物。

(4)调节情志。产妇的精神要愉快,切忌暴怒和忧思,否则会引起气结血滞、腹痛、缺乳等症状。

(5)要保持清洁。产褥期有恶露排出,这时的子宫口是开的,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因此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创口愈合后要用温开水洗外阴。要勤换内裤,要经常将内衣内裤拿到太阳底下晒。(许晓云)

产后怎样食疗调理身体

产后并不代表结束,很多不适症状跟随而来,肥胖、妊娠纹、气虚、体虚……如果你产后有下面5种烦恼,试试中医吧!

    1.肥胖,体形走样

  怀孕易引起女性“气虚”和“血虚”,从而导致虚胖、腹壁松弛,严重者还可发生内脏下垂。而且,据中医权威专家分析,如果错过产后修复这段减肥最佳期,以后等体形定型再减肥将变得相当困难。

  调理法:通过中医针灸、耳穴、刺络拔罐、穴位埋线等经典方法,可改善内分泌平衡,补益气血,纠正虚胖体质。特别适合体质差的产后女性。结合腹壁整形及吸脂术,减肥效果更佳。

    2.体虚

  分娩时失血过多、用力、疼痛、创伤,都会导致气、血、津液的耗损,就是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虚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如眩晕、出汗、便秘、小便不利等等。

  调理法:中药膳食可以帮助新妈咪的身体尽快恢复。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选用党参、黄芪、当归、麦冬、枸杞、山药、桂圆、核桃仁、黑芝麻、莲子等煮粥或煲汤喝。

    3.血淤

  分娩时胞宫的脉络被损伤,导致脉络淤阻不通,旧血停留,经气郁滞,从而出现腹痛、腹硬满、恶露不尽等淤血停滞的症状。

  调理法:经常对腹部施以自我按摩,可以促进血脉流通;也可以采用桃仁、黄酒、玫瑰花、三七、鸡冠花等进行食疗。

    4.妊娠斑(蝴蝶斑)

  妊娠期间激素变化,会引起皮肤色素细胞功能增强,导致面部出现咖啡色的斑块,即妊娠斑(亦称蝴蝶斑)。一般认为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有关。另外,还可有便秘、头晕、精神差、皮肤干涩等,从中医角度看,都是“气血阴虚”的表现。

  调理法:中医可运用针灸、耳穴、脐疗、中药熏蒸、拔罐、刺络拔罐、刮痧、穴位埋线、中药口服、穴位敷贴等多种方法,纠正内分泌失衡。改善局部皮肤代谢与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色素吸收。令黄褐斑逐步减淡至消失,且不易反弹。并在疗程结束后还能发挥一定的淡斑作用。

    5.体虚而易感冒

  由于气虚血弱而致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产后经常怕冷怕风,容易患感冒、关节冷痛。

  调理法:以往民间的很多产后禁忌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形成的,所以新妈咪还是应该科学地看待这些禁忌。不是不能洗澡和洗头,而是要水温适度。要避免身体被冷风吹,避免盆浴。月子里也可以外出,条件是在气温适宜的时候,但不能身体带汗,尽可能地多穿一件外套。也可以刷牙,但要用温水。做家务用水时要尽量使用温水

TAG: 身体